一户人家,祖孙三代为国捐宝,拒绝10万奖金,无偿捐出10个亿

[复制链接]
作者: 重楼画黛 | 时间: 2024-6-17 05:51:54 | 历史|
0 37

3117

主题

3117

帖子

935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51
发表于 2024-6-17 05:51: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户人家,祖孙三代无偿捐宝,拒绝10万元奖金,为国家捐出大约10个亿的藏品,事迹一度传为佳话。到底是谁家有如此的气魄和精神?这就是广东的商承祚家族。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久居辽宁铁岭的正白旗汉军人旗一商姓人家,跟随汉军正白旗南下广州。从此,商家就在广州扎根,开枝散叶。
一百五十年后(1840年),商家渐渐脱离军籍,商家子孙商廷焕开始攻读诗书,改走科举功名之路。然而,商廷焕考了7次也没有高中,一生就是个穷秀才,只得以当塾师过活。

商廷焕死后,商廷焕的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商衍瀛,一个名叫商衍鎏。两个儿子继续继承父亲遗志,积极谋求科举功名。商家的两个儿子非常争气,大儿子商衍瀛高中进士,成为了翰林院编修并兼任京师大学堂的监督。
二儿子商衍鎏更争气,在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夺得了殿试第一名三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探花郎。一门两进士,商家从此青云直上,迅速成为书香门第,官宦人家。

清朝灭亡后,商家第三代登上了舞台。商衍鎏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商承祖,二儿子叫商承祚。两个儿子深受家族读书风气影响,长大后都很有学识和修养。大儿子商承祖精通德语,成为了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成为了在德国教授汉语的中国人。二儿子商承祚也是一位读书奇才,也是本文主要重点介绍的人物。

商承祚,(1902——1991),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商承祚自幼埋头苦读,学习成绩优异,20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师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21岁时,商承祚就出版了《殷墟文字类编》一书。这本书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工具书,王国维曾大加赞叹:“锡永此书,可以传世矣。”

1925年,时年23岁的商承祚成为了国立东南大学的讲师。1927年,25岁的商承祚成为了中山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商承祚先后担任了齐鲁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等学校的教授。
商承祚主要致力于甲骨文的研究,同时也精通青铜器和其他文物的收集与研究。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他们一家收集了大量古文字画和文物,倾尽家财购买国宝,避免了大量国宝的流失。

1938年,日军出动轰炸机轰炸长沙。商承祚决定冒着战火抢救性挖掘楚国古墓,获得了一批文物,其中包括了一面珍贵的战国铜镜。商承祚对楚国古墓的研究开启了先河,被认为是楚文化研究的鼻祖。
1942年,为了不让文物落入日军之手他再次返回长沙。在8个月的时间里,商承祚倾尽家财购买了10多箱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物,历经千辛万苦,将其悄悄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保护起来。

解放后,商承祚继续在古文字学、楚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出版了大量开拓性的书籍,为后世文物研究和鉴定工作做出了贡献。
1960年代,商承祚的父亲商衍鎏就开始将家里珍藏的国宝无偿献给国家,前后共捐了两次,捐出家传青铜器、明清家具等100余件。1964年商衍鎏去世之后,商承祚继续将家里珍藏的宝物捐给国家。

商承祚先后为国家捐献了商代青铜钺、唐代《大般若波罗蜜心经》、明代徐渭《梅竹图》、陈洪绶《芝草图》轴、董其昌《秋山图轴》等1000多件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一级文物100多件,二级文物400多件。
1991年商承祚病重,弥留之际他告诫子女:“我死之后将家中珍藏悉数上交,不能要国家一分钱。”同年5月12日,商承祚逝世,享年90岁。

1993年至1998年间,商承祚的儿子商志香覃等人遵照商承祚的遗愿,向国家捐赠了500多件青铜器、古砚台、古画等文物。2002年,商承祚的儿子商志香覃等人,将商家三代人珍藏几十年的4200多册珍贵古籍无偿捐赠给了中山大学。
当时为酬谢商家的无偿捐赠,中山大学为商家给了10万元。商家后人秉承商承祚的遗愿分毫不取,将这10万元作为奖学金捐给了该校的贫困学子。

五十多年来,商家三代人商衍鎏、商承祚、商志香覃等人,先后向国家捐献宝物将近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00余件,二、三级文物数千件,这些文物价值连城,总价值超过10亿元。商家一分不取,无偿献宝的举动一时传为佳话。

商家的无偿捐宝之举,值得后人铭记与学习。
参考文献:《他们将私藏献给国家》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