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歼灭战”的祖师级人物 杀敌百万却最终被赐死

[复制链接]
作者: user1 | 时间: 2024-6-16 07:12:56 | 历史|
0 61

3159

主题

3162

帖子

952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24
发表于 2024-6-16 07:12: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名将,而今天给大家说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人送外号“杀神”的白起,毛泽东曾评价他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能出其右。”
白起本是楚国人,后来逃难到秦国,从此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纵横沙场三十余年,杀敌百万,攻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了巨大的贡献。
白起
伊阙之战,面对魏韩24万联军,秦军兵力不足对方一半。然而白起发现魏军在韩军侧后面,他敏锐的发觉到魏韩联军内部并不团结。白起抓住这个点,用佯兵牵制韩军主力,而用主力精锐先攻击魏军,结果大败敌军,等韩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晚矣,这一战,白起歼敌24万,一战成名。后秦昭襄王派白起攻魏,拔城大小六十一座,无人能挡。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伐楚,大败楚军,楚国割地求和。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焚烧楚王坟墓,强楚从此走向衰落。
后白起率军攻站韩国野王,上党变成孤城,韩国君韩桓惠王害怕秦国,命上党郡守冯亭献城与秦国,冯亭不肯,转而投诚赵国。赵王听取平原君的建议接受了上党,为后来的长平之战埋下了导火索。
廉颇
秦命王龁栓军攻打上党并占领之,随后向长平的赵国发动进攻,赵国命廉颇迎战,赵军接连失利。廉颇命赵军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秦军欲战而不能,面临粮草不继等不利因素,于是秦国用反间计使赵国换掉主帅廉颇,而以赵括为主帅,此时秦国也暗地里将白起调往长平担任主帅。
两军交战,赵括主动出击,白起命令秦军诈败,赵括不问虚实以为自己大胜便命令赵军乘胜追击,结果被白起用一只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分割战场,使得赵军主力被分成两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了赵军粮道。
秦昭襄王得知赵军主力被截断粮道,亲自督战,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了长平战场。赵军被断粮四十六天,士兵间出现了吃人的状况,赵括把剩下的赵军分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突围,然而皆以失败告终。之后,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被乱箭射死,赵军因无主帅指挥,四十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
白起认为赵军士兵反复无常,留着必有后患,于是下令将四十万降卒坑杀,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白起认为此时是乘胜灭赵的大好时机,然而秦相范雎受贿,又因嫉妒白起战功,因而上书秦昭襄王称秦军疲惫,急待休养,阻止白起乘胜灭赵的计划。秦昭襄王接受了韩赵割地求和之请,白起得知此事大怒,但是却无能为力,从此与范雎结下了梁子。
后秦军再次发兵攻打赵国邯郸,白起因得病不能出战。后秦军屡次失利,白起病愈,秦昭襄王欲让白起再次挂帅,然白起分析局势之后称不可发兵,而秦昭襄王执意出兵,便以王龁为将,结果遇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遭重创。
白起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
秦军前线接连失利,秦昭襄王迁怒与白起,甚至将白起从武安君一撸到底,变成了一个普通士兵,并让他举家迁出咸阳奔赴阴密的军中报到。这让三十余年的南征北战,累累军功于身的杀神白起身心俱疲。
无奈之下白起只好带兵动身,结果白起一走这秦昭襄王又不放心了,把一个满怀怨气的战争机器就这么放走,真的安全吗?
于是在范雎的落井下石之下,秦昭襄王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接到宝剑的白起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确,白起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秦国的事情,但是慢慢的他醒悟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他为自己的死找到了合适的理由,遂横剑自刎。至此一代战神白起将星陨落,
白起是战国时候杀敌最多的将军,也被人称为“人屠”、“杀神”这样的名号,但是白起作为一个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用合适的战术战略,以这样的军事才能被后世所推崇,也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算是“歼灭战”祖师级别的人物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