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最大规模的五次战争,晋国四胜一败,霸天下九十载

[复制链接]
作者: 倾听雨落 | 时间: 2024-6-16 05:54:41 | 历史|
0 78

3142

主题

3142

帖子

942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26
发表于 6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无义战,各诸侯纷争不断。大国混战,小国依附,左右摇摆,毫无立场。春秋之战,大小之战,难以叙清,但最强五战,却众人皆知。每战之中,拼实力,耍计谋,玩心眼,政治、军事、外交,统统用上。而五战之中,晋四胜一败,遂霸天下九十载。九十载,诸国莫能与之争。

第一战:城濮(pú)之战
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大战于城濮(山东鄄城),楚国败北,晋国大胜,遂霸天下,晋文公继齐桓公,成春秋第二位霸主。
城濮之战的前奏,原本是由楚国征伐宋国而引起。当年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求救于晋国,而晋国又不能不理。因当年晋文公流亡期间,逃到宋国并得宋襄公二十乘(二十辆战车,八十匹战马)相赠。为报答宋国,晋文公曾与宋襄公相约,宋如遇困难,晋国定来相救。此时,宋被楚攻击,晋文公履行诺言,出兵相救。晋、楚两军,在城濮对峙。而晋文公却退避三舍(九十里),士兵虽怒,但不得不退。因当年晋文公流亡楚国,得楚成王热情招待。为报答楚成王,晋文公与之,相约。如有一天,晋、楚两军在战场相遇,晋军将退避三舍。如楚军不依不饶,晋可出兵大战。晋文公履行诺言,退避三舍,然楚军不依不饶。晋、楚三军对垒,楚军骄,晋军怒。一战而楚军大败,晋军大胜,从此,晋文公遂霸诸侯,开启晋国霸天下九十载的格局。

第二战:崤(xiáo)之战
公元前627年,秦、晋两国大战于崤山,晋军全歼秦军,从此秦军无力东犯,向西征伐西戎,以开疆土,晋国继续称霸天下。
崤之战的前奏,秦国在秦穆公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益强盛,遂有东犯而称霸天下的打算。此时,郑文公、晋文公相继去世。秦穆公认为这是绝佳时机,计划先征郑再攻晋。于是,派秦三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前去征伐郑国。然而,在途中,却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弦高以牛赠秦军,蒙蔽秦军乃郑公相送。秦军上当,以为郑国已知秦之意图,遂打消征郑意图。秦军退军,在中途灭掉滑国,收获颇丰。然,此时已被晋国得知,晋襄公于秦军所经之地崤设下埋伏。秦军不知,误入埋伏,被全歼。三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虏。此战之后,秦穆公无力与东方诸侯争霸,遂征西戎,开疆千里,在西称霸。

第三战:邲(bì)之战(两棠之战)
公元前597年,晋、楚大战于邲,此次楚军一雪城濮战败之耻,大胜晋军,奠定楚庄王的霸主地位。
邲之战前奏,楚国在楚庄王时,国力恢复,周边关系融洽。只郑国在晋、楚之间摇摆不定,左右逢源。楚遂发兵攻郑,郑国依附晋国,求救于晋。面对晋国,楚也顾虑重重。于是,为麻痹晋军,两度求和示弱。晋军主将无意与楚征战,遂答应和议。然楚军却积极备战,突袭晋军,晋军仓促应战。晋军二军阵乱,大溃而逃。只上军备战,从容而退,此战未败。
此一战,周边小国依附楚国,大国与之交好,楚庄王控制中原霸权。

第四战:鞍(ān)之战
公元前589年,晋、齐两国大战于鞍(济南长清),齐军打败,晋军大胜,齐国臣服于晋国。
鞍之战前奏,晋国使者郤克出使齐国,却遭齐顷公母嘲笑,遂发下誓言,不报此仇,天地难容。后郤克掌晋国朝政,践行誓言,发兵征齐。齐顷公亲率大军,于鞍迎战。不料,备战不足,被晋一举击溃,直追至齐都。齐顷公狼狈,献宝器以求和,并臣服晋国,尊晋景公为王。然,晋景公因越礼而不敢受。齐、晋再次结盟。

第五战:鄢(yān)陵之战
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割地求和郑国,郑国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同时,郑国征伐宋国,宋军大败。此时,因此两件事,晋国气愤不过,遂发兵攻打郑国。晋国出动六军,军力强大。郑成公自知不敌,求救楚国,楚国遂派六军与晋于鄢陵对峙。
两军大战一触即发,混战之中,晋军、楚军厮杀疯狂。不料,楚共王在进攻晋厉公中军时,被晋将魏锜射中一只眼。楚军只能后退,此时楚王子公子筏亦被俘。双方虽互有死伤,却胜负未定。楚共王决定次日再战,却不料晋军也做好准备,最后只能悻悻而归。晋军占领楚军之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粮食,胜利凯旋。
春秋五战,晋国四胜而一败。霸业始于文公,继于襄公,在成公、灵公时一度中衰,到景公、厉公、平公时又恢复霸业。前后历经九十载,晋国为诸侯各国最强之国。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