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性格活泼,该不该找个严厉老师?

[复制链接]
作者: Kanna Jeyaseela | 时间: 2024-6-15 16:26:26 | 读书|
0 39

3050

主题

3050

帖子

9150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50
发表于 2024-6-15 16:26:2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波幼儿园的孩子在过完暑假后,即将踏入校门,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正因此,也让无数父母感到担心:
我家的宝贝,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呢?
担心,分为两层:
一是对“幼小衔接”知识能力培养的担忧,好在各种补习班很多,在家长的“前瞻”下,幼儿园的孩子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知识储备;
二是对孩子性格的担忧,孩子活泼好动话又多(貌似大部分幼儿园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能不能被老师待见,该不该找个严厉的老师来管教?
诺妈先来泼一盆冷水:老师,真没那么好挑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家长得先端正了认识,孩子无论什么性格,才能适应学校大环境。
01
家长眼里的“活泼”
老师眼里的“活泼”
做家长的,总是疼自己的孩子的,特别是学龄前。因为无关学业压力,也因此对孩子的性格特别宽容,认为:孩子性格活泼、想法多是好事,说明他们有创造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当然,从纯粹角度讲,这是优点)。

然而,孩子正式进入学校读书,对于老师也好,对于孩子也好,上课是学业要求,成绩是学业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孩子的活动、想法多,连带着孩子行为好动,话又多,对于上课纪律来讲,无疑是“捣蛋”的。
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下的教育,一个班四十来个孩子,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课堂纪律管理好,对老师来说,是件“体力活”。
“活泼”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会不被待见。
到最后,结果往往是:那个被家长视为“优点”的活泼,到头来成为家长挠头皮的教育问题,棘手的情况会接踵而来,比如:上课不好好听,违反纪律,跟同学起矛盾……
02
活泼的孩子
适合严厉的老师吗?
举个例子。
我家儿子就属于活泼型,想法多的一类。
读一年级,班主任是数学老师,无比严厉;副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无比温柔,特别有共情能力。
数学老师,做了3年班主任后调走了,在这期间,被叫家长,成为家常便饭。
孩子被批一次,认错一次,到后来看到班主任,就像老鼠见到猫。
但仅限于“在老师面前”。老师一转背,该怎么捣蛋还是怎么捣蛋。
在严厉压制下,儿子对班主任的感情比较一般,这从班主任调走后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基本不会主动提起,偶有聊到的时候,也常常大喊冤枉)。
三年后,数学老师调走,语文老师接棒成为班主任。语文老师非常温柔,基本不发火,总是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孩子的优点。
比如:儿子因为好动,临近毕业考,老师觉得他在课间静不下来有问题,于是安排孩子收作业本。没想到,儿子竟然尽心尽责,催作业的效率特别高。
比如:孩子因各种原因被告老师,班主任往往是先和我取得联系,两个人联手“侦探”原因之后,再考虑如何教育孩子。
老师的好,孩子是有感知的,也因此,儿子对语文老师特别敬重。用一个小细节来说明,每次写作业,语文作业总被安排在第一位。可见一斑。
虽然没有“吼声”和“棍棒”,班级一样带得很好,孩子对老师的感情也深。

03
“活泼”不是问题
“严厉”不是关键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对于活泼有想法的孩子而言,他们更有创造力,更有好奇心,更具有探索精神。
老师也是一样,性格不同,教学方式不一样,教学效果也不一样。老师严厉,可能批评多于鼓励、重视纪律多于理解孩子的需求,或会对孩子的自由表达和创意思维产生限制。孩子若不适应,可能会感到压抑,乃至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温柔,给予孩子的自由度会比较大,孩子畅所欲言,畅行其道,可能会导致纪律松散,不自觉,不自控的孩子或每天上学开开心心,但学到的知识打折扣。
教育应该是包容而多元化的,既不压制孩子的个性,也不由着孩子任性,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守规矩,让孩子在适当的边界里保持个性和创造力。
让孩子融洽地处于教育环境里,需要家长在此下功夫、做努力。

1)培养孩子礼貌待人
孩子可以调皮,但是不能没有礼貌。
无论老师、无论亲戚朋友,哪怕陌生人,在“调皮+有礼貌”与“调皮+不懂礼貌”之间,一定更倾向前者类型的孩子。
礼貌则点点滴滴落实在家教。
见到老师要学会叫人,而不是,身子一闪,躲一边去了;想要发表言论的时候,要学会举手,而不是想说就说,不分场合;想要出去玩的时候,要请示老师,“我写完作业了,能不能去操场”……
孩子能够注重礼仪细节,老师感受到被尊重,自然也会倾向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
2)培养孩子正确三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放在任何时候都很有必要。
在一个众口难调的大环境里,即便知道某些事情不合理,但很多时候家长也有必要跟老师站在一条线上,才能帮助孩子走得更远。
儿子四年级开始换了数学老师,他屡屡抱怨老师拖堂、占课、脾气暴躁。虽然,从各个方向汇总的信息来看,这位老师确实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对于孩子,我们还是要引导他学会尊师敬道。
我常常“怼”儿子: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给你们补习,是犯贱吗?这个世界上,老师是唯一除了期望你们变好的陌生人。仅凭这一点,你都要理解她。
接着再抚一下孩子的情绪:当然,老师的确有些做法不那么尽善尽美,但谁又能完美呢?
如此这番引导,孩子的气理顺了,也就能够尽量去配合老师的做法。
相反,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成绩不错,也甚是调皮。每次被告家长,家长都会觉得是老师在有意“为难”她的孩子,言语之中,渗透出对学校和老师的不满。
久而久之,孩子的潜意识里有了妈妈“撑腰”,又仗着自己成绩还不错,对纪律无视,对老师不敬。
试想:这样的孩子,可以走多远?
孩子的三观需要家长引导,三观正了,就会滋养出同理心和包容心,由内向外学着自己去守规矩,去适应大环境。
3)引导孩子爱上体育
性格活泼的孩子大多精力旺盛,特别是男孩子。只有合理地引导孩子将他无穷的精力挥发出来,孩子才能够在该静下来的时候学会静心。
让孩子爱上体育,并培养一两项体育兴趣爱好,是个很不错的方式。
譬如篮球、足球,孩子在学习之余,养成了上体育馆打球的习惯,这比让孩子在教室内外疯玩,能够减少不少摩擦和冲突。
并且,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讲究规则的活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也不断树立规则意识。
*****
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阶段,是孩子的人生基础。
就像小孩刚学习走路一样,每一点进步都对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孩子融入学习环境,爱上学习。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