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许公宁大墓,见证楚汉文化融合--平顶山市博物馆珍宝系列之十五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4-6-14 07:10:13 | 历史|
0 67

3082

主题

3082

帖子

924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46
发表于 2024-6-14 07:10:1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钟
楚国居江汉之池,从春秋年起,走上了图霸诸夏、同鼎中原的强盛之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楚人占据了南阳盆地和汝颖河上游地区。原属周文化范畴的汉淮诸姬,包括当时国力衰竭的应国,都在楚人北上过程中为楚所灭,汇入了中华民族南北交融的长河中。



玉器
两汉时期的汝颖河流域,处于帝都洛阳和帝乡南阳之间,这里依山傍水,千里沃土,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素策。近年来发现的汉代遗宾数以千计,品类众多的汉代文物,印映出平顶山历史的汉世华章。

大鼎

束腰垂鳞纹升鼎
许国为周代姜姓国,最早建都于河南许昌一带。春秋时期,诸侯纷争,许国经常遭到郑、楚等强国侵凌,先后迁于叶(今平顶山叶县西南)、城父(今平顶山宝丰)、容城(今平顶山鲁山东南)。跪坐铜人

铜虎头形蓉架饰,乐器构件

2002年河南叶县许岗发现数座春秋墓葬,其中一座大墓,出土的铜戈有“许公”铭文,推测为许国国君许公宁墓。虽然墓地四分之三的面积破坏,大部分随葬器物被盗走,但仍清理出土残留器物639件。在未被盗及的东部边缘,还发现了大量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等青铜器。许公戈


后据专家鉴定,该墓出土的编钟、青铜鼎等9套62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个数字令人咋舌。墓中出土器物中,既有楚式的束腰升鼎,又有同于中原贵族大墓乐钟组合形式的三套编钟,以及承周制的玉帜目等。

青铜剑和矛

多戈戟
墓中兵器有铭文“许公宁之用戈”。经专家认定,此墓主人是许国十五世国君许公宁(公元前591年~前547年)。许国墓葬器物对研究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三环盖鼎
据专家介绍,升鼎本为7件,盗墓者盗走了4件,最大的那个升鼎,口径达82厘米,也被盗走,十分可惜。

带隔铜方甗(yãn)
玉璜、玉璧、石珠

墓中出土文物十分奇特,既有代表中原文化特征的编钟,又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束腰平底升鼎,这座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融、碰撞、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