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打造聪明的安全“大脑” 中国电信推出O2O一体化安全托管服务

[复制链接]
作者: datatune | 时间: 2024-5-29 20:55:19 | 其他|
0 11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223
发表于 2024-5-29 20:55:1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维队伍转型升级构筑差异化优势
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妍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企业平均每年遇到44起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病毒入侵、业务中断、重要资料泄露、客户丢失,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几乎所有企业身上。据安永发布的2023全球网络安全洞察报告,更令人忧虑的是,约75%的企业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找到症结并治疗这些问题。
为降低中小企业安全运营门槛,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期间,中国电信安全公司推出国内首个运营商O2O一体化“云堤”安全托管服务平台(MSSP),同时也将其拳头产品天翼安全大脑升级到4.0版本。

属地化运维大军成安全托管服务一大利器
勒索软件、钓鱼邮件、复合攻击等威胁面持续扩大,安全边界越来越模糊。但是,即使有了安全设备也不会用,又没有专职IT人员看告警,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请专职安全人员的成本又太高,这些安全问题成为中小企业的普遍痛点。
中国电信安全公司安全托管服务(MSSP)将一个安全运营服务平台、一套标准安全运营流程、一支“云端+属地化”运营队伍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的安全托管服务。

MSSP通过网络空间测绘,进行资产梳理和暴露面梳理,使用漏扫工具发现用户资产漏洞。边侧采用天翼安全大脑监测安全现状,端侧采用EDR监测安全现状,统一汇总到MSSP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处置策略,这就联动了边侧和端侧,形成了安全闭环。
此外,中国电信安全公司也将其自研的见微安全大模型植入MSSP平台,数字安全智能助手“云小堤”便能实时在线答疑并生成报告。同时,MSSP平台还能兼容主流安全厂商,实现安全日志异构快速对接,结合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的云网原生情报和高质量漏洞信息,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安全动态监测,其安全托管服务效果都能实现可视化呈现。
中国电信庞大的运维大军正在转型为“云网数智安”全能的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这支遍布各个地市的一线团队是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的差异化优势。前期,线下支撑团队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直接了解用户需求,量身定制安全策略,快速集成各类安全设备。后期,复杂问题先由云端安全专家团队处理,AI大模型也可自动处理部分问题,其余简单问题交给线下属地支撑团队。

一个人工成本用十年托管服务
单个安全产品不能百分百解决客户的安全需求,还需要有专业的队伍来支撑,但中小微企业承担不了专职安全团队的成本,安全托管服务便应运而生。
“中国电信MSSP服务一个月1200元,一年1万多元,请一个专职人员的成本,至少可以买10年的托管服务。”中国电信安全公司副总经理张晖总结了三点差异化优势:一是属地化运营团队;二是依托于电信云网基础,可以通过网络流量异常来判断是否是恶意攻击的IP地址;三是积累了大量运营经验。

在多年运营过程中,对内,安全公司承担着中国电信集团复杂的安全防护任务,防护着千万级别的资产。对外,安全公司积累了线上线下多轮客户交流、售前售后场景经验,以及数千次真实数据实战检验等。
电信如何将市面上动辄一年10万元的托管服务压降到1万多元?张晖解释道,MSSP整合了天翼安全大脑边界安全、主机安全、网站安全等主要安全产品,一方面,随着天翼安全大脑的用户增多,这一主力产品的边际成本开始递减;另一方面,AI大模型对外降低了客服人员的成本,对内提升了安全专家的运营效率,以前1位安全专家可以负责10位客户,现在1位安全专家可以负责30个客户。

天翼安全大脑4.0植入AI大模型的“脑力”倍增
2024年5月,中国电信“天翼安全大脑”发布4.0版本,这个“云、网、边、端”协同防护安全产品升级了三大能力:端侧防护、云端运营,以及电信两线(互联网专线和组网专线)资源。
首先是端侧形态的大升级,除了已有的防护型、审计型安全网关,又推出了FTTR-B插件型、路由型、Wi-Fi型,可以满足更多安全需求,实现家庭网络、Wi-Fi网络、商务宽带、组网专线和互联网专线等场景的全覆盖。此外,中国电信还联合多方推出抗量子计算网关,首次应用后量子密码卡,突破国产化硬件瓶颈,筑起量子计算“铜墙铁壁”。

“我们在家庭或政企网关的盒子里,插入一个APK就能使用天翼安全大脑的安全服务。比如说,你使用上海电信推出的云宽带,在边缘云上部署安全能力,就可以用上安全的网络。”张晖解释道,“黑客的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抗量子计算网关其实就是用量子来对抗量子,攻防就平等了。”
第二大升级体现在云端“脑力”增强上,天翼安全大脑原来支持远程安全运营、态势感知和安全运营报告等安全服务,如今,4.0版本实现“云+X”能力跃升,注入AI大模型、云端资产监测、终端防护联动、攻击溯源等能力,帮助用户建起主动防御的闭环。
2023年11月,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的自研安全大模型“见微”发布,有了大模型的注入,天翼安全大脑4.0就具备了AI安全助理、AI事件解读、AI研判等功能,比如AI运营助手可以自动判断并封禁恶意IP地址。
最令安全人员头疼的还是安全告警,见微大模型可将告警压降99%以上,可谓是极致的日志降噪,从而将安全事件响应处置时间缩短到分钟级。以中国电信集团为例,每天集团都要收到1亿条告警,如何从中精准筛选出真告警?现在中国电信安全公司借助大模型的能力,可以将告警压降到几十万到一百万条,叠加人为规则后,每天可以控制在100条以内。
天翼安全大脑是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的拳头产品,服务覆盖超31个省,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聚集20万家用户,累计处理20亿次安全威胁事件。
“天翼安全大脑的硬件相当于一个防火墙,不仅能抵抗外部攻击,也能防止内部信息泄露。这是最基础的安全产品,用户可以采取月租方式,使用门槛低,自然成为了中国电信安全公司的明星产品。”张晖表示,对于在2025年进入安全产业市场份额TOP3的目标,中国电信安全公司也找到了一条弯道超车的路径,就是安全与电信云网一体化发展。
经历了1.0到4.0的智慧演进,天翼安全大脑正在筑起更牢固的无感“防火墙”,不仅不断注入运营商级大模型、云网边端一体化等新质生产力,还累积了多年的安全防护经验,形成一个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