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出土碎成2479块残渣,专家耗时10年抢修,如今再现通天青铜神树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5-27 10:27:32 | 历史|
0 80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084
发表于 2024-5-27 10:27: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盗墓笔记》、《老九门》和《鬼吹灯》几乎是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盗墓小说了。虽然盗墓这一行为并不好,但其中描写的精妙绝伦的机关,博大精深的文化,奇特各异的文物都无不吸引着读者。而从阅读这些小说我们也可以看出故事背景多在民国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不难知道,民国期间,我国风雨飘摇,很多穷苦人家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铤而走险,进行盗墓和买卖文物的活动,以至于众多名贵文物流落海外,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发掘工作也是刚刚步入正轨。但是由于技术不够,很多发掘保护工作只能半途而废,很多发掘出来的文物也很难搞清楚来历背景,因此留下了很多美丽的谜团。

惊世文物出土今天跟大家聊的文物可以堪称稀世珍品了。因为上个世纪的技术不成熟,很多文物在出土时很容易被损坏,但这件文物却是在出土之前就被砸得碎碎的了。这件文物便是1986年在四川广汉出土的一件青铜器。这件文物刚出土时就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但它真正备受瞩目的原因并非它的精美或者壮丽,而是因为它的惨状。
一眼看到它,整个考古队就愣住了,因为它已经碎裂了一地。经过整个专家考古队的细心整理和挖掘,最终统计这件文物共碎裂成2479块,相当于被敲的碎成渣了。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也立马引起了众多专家的怀疑。众所周知,对于墓主人来说,很多精美的宝物他们喜欢保存得十分精美放入自己的墓室中,即便实现自己死后依然可以拥有这些宝物的心理,那既然是重要的陪葬品,那又为什么要将其“肢解”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在将其修复以后才能找到答案了。在经过专家十年的修复后,这件文物的全貌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众多专家在看到它的全貌就被惊呆了,直接称其是:通天神器。它就是著名的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除了这一棵,还另外出土了7棵青铜神树,但“青铜一号神树”则是出土最完整、恢复最全面的一件。造型特征
恢复全貌的青铜神树以其精美的工艺,别具一格的外形迅速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含义也开始被世人广泛关注。一号铜树高396厘米,因为顶部有一部的残缺,所以专家估计完整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
青铜树的底部是一个圆形底座,有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是笔直的,套着三层树枝,每一层有三根枝条,所以整棵树一共有九根枝条。每个枝条都显得十分柔和,自然下垂。和普通树木的神态一致,这件青铜器上的每根长枝条上都有很多短小的枝条和两根长枝。这是这个神树的整体特征,上面还有许许多多精美的装饰。

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还有一只姿态优美的小鸟,如同在树上小憩一般。枝头上甚至还有包裹在镂空树叶里的桃形果实。树干的一侧还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着的龙固定在树上,上面还有太阳、星星和月亮等装饰,造型之精美令世人惊叹!通天之由
至于为什么说青铜神树是“通天神器”,这文化背景有关。根据这些青铜神树的造型上来看,这些代表的应该是上古时代的神树“扶桑树”或者“若木树”。这些记载中的神树与青铜神树的造型十分相似,而“扶桑树”和“若木树”的原型则与上古神树“社树”十分相似。而“社”又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原始意义的社则有更多含义,如“社坛”等,所以社与祭祀也有着很深的联系。

在上古时代,社坛的中央往往有一颗树,因此神树的原型与“社树”密不可分也由此可见。不仅如此,因为神树的底部倒悬着一条龙,这样特别的树在上古时代是与普通的树分别开来的,被称为“龙树”。龙与“社树”相结合有着“指时”的特征,用于测天之用,有着“通天”的功能。因此,专家说青铜神树是“通天神器”虽有夸大的成分,这些造型瑰丽的文物也的确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和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圣物了。三星堆文化本就十分神秘,加上青铜神树和青铜人像的出土,让本就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在西方世界眼中更加神器。所以每年都有无数外国友人因仰慕三星堆文化懂得神奇而不远千里而来,只为一窥这壮丽的瑰宝。

破碎之谜既然已经将其复原,又知道其大概的来历,那它为什么会被打碎成2479块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青铜神树作为和祭祀息息相关的物品,其造型之精美,其工艺之惊奇,无一不展示出它在制造过程中工匠的用心。而且根据这八棵神树形态不一的特点来看,这些青铜神树应该是由当时最顶尖的工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的,那无论如何让都应该珍惜保存,又怎会将其打碎呢?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些祭祀用品从一开始就是被当作“一次性物品”。因为在古代,每次祭祀的主题都是不同的,自然所使用的祭祀用品也不应该重复使用,就如同每次祭祀的祭品也是不一样的。那既然本身就是用来被毁灭的,那又为何要做到如此尽善尽美和精细呢?这应该源于当时的人对祭祀的崇拜。他们认为祭祀应该是神圣的,所以祭祀用品绝对不能重复使用,这样才能体现对天地的尊敬。

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单纯地使用祭祀用品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所以在祭祀结束后要将祭祀用品彻底砸碎才能达到祭祀的真正目的。对于古人的这一做法我们无法理解,但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对于文物的保护和发掘,正是一群又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的不懈努力才让我们能在今天看到和感受到我们传统文化灿烂的曾经。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