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军副政委革命20年后回乡,家中只剩下哥嫂,无子女,过得很苦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5-26 09:02:52 | 历史|
0 96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084
发表于 2024-5-26 09:02:5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国将领中,绝大数人都是穷苦出身,如果比谁更苦,很难评判,因为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因此,大家参加革命要推翻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在一千多位开国将领中,罗通少将是一位名气不大的将领,他身上的故事,或许代表很多人。

罗通出身在江西吉安,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都是靠种佃田活命。
兄弟姐妹4人,加上父母,是一个6口之家,家里田地只有3分,要想生存就要靠种佃田生活。
父亲是一个朴实能干的农民,做事认真,无论是养鱼还是种地都比其他人家收成好一些。他经常教育子女们:做事要一心一意,绝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办不成事。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害怕有人说他沾娘家的便宜,自从嫁过来到去世,就没有再回过娘家,她说:穷人志不能穷。
她的母亲善于织布,绣花,质量好,速度快,5天织了3匹布。为了挣钱养家,没日没夜干,四十多岁就病故了,罗通说母亲是活活累死的。父亲抱着她母亲遗体放声大哭,他们夫妻之间感情很好。那时候的穷人就这样,没日没夜干,最后还欠一身还不完的债。
她的两个姐姐,很早就病故了,一个夭折,一个嫁人后去世。两个姐姐比他和哥哥都大,哥哥比他大8岁,所以他对姐姐的感情并不深。

哥哥是一个忠厚朴实的人,读过5年书,有一点文化,18岁就挑百来斤茶油到吉安卖,来回一趟240华里,得走5天时间,一趟赚一两块钱脚力钱。
祖父病故需要安葬,欠下堂姑家的高利贷,借20元,最后还了120元。那时候,哪有什么亲戚可言。因为利滚利,越滚越多。
当革命火种在吉安燃烧开,兄弟俩都纷纷参加,罗通成为儿童团长,后被发展为共青团员,转为党员。当红军扩大队伍时,他与哥哥都参加了。因家中无人,父亲希望留下一个,哥哥改抬担架了,没有参军。
哥哥在家娶妻后,也是一个苦命人,年轻累坏了身子,无法生育。因为受到传统思想,没有儿女给他们精神带来巨大痛苦,还要去安慰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父亲。

自罗通离开家乡杳无音讯,直到1939年给家里写信,父亲得知他还活着非常激动。只可惜1945年,老父亲病故,他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1950年,罗通给家里写信,得到家里回信后,带着300斤粮票,200块银元带着妻儿回家看望父亲、哥嫂,哥哥接到他后才把父亲病故的消息告诉了他。
罗通当了军政委、将军了,哥哥一直安心在家务农,有时候他给哥哥寄钱。哥哥写信说:常年与吃不完的稻谷,吃不完的腊肉,日子过得不错。钱多了没有什么用,不要他寄钱,留着养家,把孩子们照顾好。
多么朴实的哥哥!可他命运多舛。

1954年,嫂子在吉安治病,做手术失事,意外去世。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有人给续弦未成。罗通很担心他,把他接到北方生活,他不习惯,一个人又回去了。一个人时间长了,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没有儿女,1962年夏吃了老鼠药去世。
就这样,一家5口人先后病故,哥嫂虽然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可命运没有让他们好好多看看新世界就嘎然而止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