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让生病婆婆吃方便面,儿子:“不就是月子仇,至于吗?”

[复制链接]
作者: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 时间: 2024-5-23 10:12:22 | 母婴|
0 103

2010

主题

2010

帖子

6030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30
发表于 2024-5-23 10:12: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人这一生,什么时候最难?
很多已结婚生子的女人肯定会回答,怀孕后最不容易。
曾经也是父母掌心里娇滴滴的公主,嫁给了别人当老婆,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洗手做羹汤,照顾男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有些女人还要照顾公婆。
然而大部分的女人却默默地承担起这些责任,只因深爱和自己走进婚姻的男人。和他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为他生儿育女,做好家庭的后勤工作。
当然,大部分的女人做这些事情时也是幸福的,因为男人懂得她的辛苦付出,婆家也认可她的行为,懂得感恩她所做的一切。
可并不是所有女人都是幸运的。你若问女人最大的仇恨是什么,那一定就是月子仇。

坐月子是中国女人的传统习俗。产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身体元气必然大伤。通过坐月子的形式对身体进行恢复调养,才不至于落下病根。
生孩子后坐月子这一关非常重要,不但产妇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要注意饮食上的合理安排,对于后期母子健康都很关键。
并且,很多人都听说过“产后抑郁症”,产妇在生孩子后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落差,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的情绪疏导,很容易造成精神抑郁。
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都会关注到这些问题,但不乏仍有一些老人抱着陈旧的思想对待产妇。以至于引发婆媳矛盾的升级,埋下“月子仇”的隐患。
而这个仇恨一旦种下去,很难说会冰释前嫌,甚至会成为一辈子的仇恨。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位奶奶生病住院,儿媳一直在医院照顾老人。然而同病房的人却发现,这个儿媳经常给老人吃方便面。
很多人在下面跟评说,儿媳妇太自私懒惰,老人吃饭能花几个钱,年轻人天天吃方便面还受不了,何况是老人,生病了更需要加强营养的。
可是儿媳妇始终不语也不做解释,老奶奶也含着泪不吱声。直到老人的儿子出现,医护人员都看不下去了,和他讲儿媳的作为。
那儿子也不过问老人,直接斥责媳妇说她太过分。这时儿媳说:“方便面最有营养,这是婆婆说的,我坐月子时,整整吃了一个月。最有营养的东西肯定要给婆婆吃。”

很多人就瞬间明白了,原来十年前儿媳生孩子,因为离娘家较远,所以只能让婆婆来照顾坐月子,可婆婆却不情愿。她嫌弃儿媳生了女儿,当着儿子面却并不表现出来。儿子常出差不在家,等他离开后,婆婆白天忙着打牌,到了饭点时就拿开水给儿媳泡面打发她。
她告诉儿媳说方便面是好东西,她生孩子坐月子那会儿,能吃上方便面就是很大的福气了。儿媳听婆婆这样说,只能含着泪抱着孩子自己下厨。
女人生完孩子后并不是有多矫情,身体上亏损很大,精神上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不需要全家都把自己当成公主一样捧着,但最起码的照顾是需要的。
因为坐月子时没有受到善待,和老公讲时他却一副不置信的模样,认为他妈不是那样的人,所以这个仇恨对女人来说越发严重了。

这近十年来,女人和婆婆的关系一直磕磕绊绊,男人每次都让女人忍耐,觉得她小题大做,没必要因为过去那些“月子仇”耿耿于怀。
然而事情不发生在谁身上,谁无法体会那种无助和疼痛感。
并且事情发生时,女人最需要的是男人对自己的维护,可是她能依赖的男人却从来不把她的话当回事,只是认为女人矫情。
很多时候,矛盾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要的是当事人的态度。妻子需要丈夫和关怀,可丈夫却有意忽略她的需求。
当男人不能协调好婆婆与媳妇之间的问题时,那么女人就会很受伤。而因月子结下的怨恨,再加上婆媳之间本来没有太深的感情,矛盾通常是难以调和的。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果彼此都互无需求,那么这矛盾会一直隐藏起来。等到一方需要另一方时,就会迅速地发酵出来。
就比如,视频中的婆婆生病后躺在病床上,儿子因为工作不能床前伺候。有的儿媳因为曾经受过婆婆的轻慢,可能压根不会凑到床前照顾。
有的儿媳就像视频中的儿媳一样,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而当婆婆的自知理亏,却也无话可说,因为有求于人。
当然也有的儿媳该照顾照顾但不谈感情,并不是原谅了婆婆曾经的作为,而是像《奇葩说》中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蔡康永却摇摇头回答道:“那不是原谅,而是算了。”
因为“算了”是不和自己较劲,不再纠缠在那些伤心的过往里罢了。

月子仇,真的是很多女人过不去的一道坎。别随便说“至于吗”这样的话,尤其对于男人来说。
婆媳关系相处不好,大部分都是因为男人的角色站位不对。毕竟婆婆和媳妇的感情,需要男人从中调和,如果男人演不好自己的角色,很可能会引发矛盾。
对于婆婆来说,儿媳坐月子是人生大事,推己至彼,要联想到儿媳的不易,不能在此时一味地强调自己当时的待遇,一定要让儿媳和自己生活的时代相比。
毕竟时代不同了,有这个条件享福就没必要吃那个苦。坐月子对女人来说一辈子该有几次,牺牲一下个人利益,搞好与儿媳的关系,才是正题。
或许现在不需要儿媳,但未来总有老的那一天,到那时又将如何舔下脸求对方?
当然,如果老人身体不好,或者出于某些原因不能照顾儿媳,那么小夫妻可以自己想办法或者出钱请月嫂或到月子中心解决这些问题,没必要一定要求婆婆。
过日子,一家人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只不过,彼此都能摆平心态,事情就会好办很多,不是吗?

END.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