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谁的结局最惨?

[复制链接]
作者: 倾听雨落 | 时间: 2024-5-23 01:44:26 | 历史|
0 69

3104

主题

3104

帖子

931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12
发表于 2024-5-23 01:44:2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四公子,皆以好养“士”著称,门下食客三千,那都是标配。四人也以此著称于世,而且,是各有各的特点。

四公子中,齐孟尝君田文和赵平原君赵胜,善于纵横捭阖之术,是继苏秦、公孙衍之后,高举合纵大旗的领袖级人物。魏信陵君魏无忌,则长于兵法,善征战。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则沉迷于玩弄权术。
了解了战国四公子的所长,也就不难测出,谁的结局最惨了。
当然是春申君黄歇了!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是齐国名相田婴的庶子。因为出生月份被认为克父,再加上其母地位卑下,所以,田文一出生就被田婴命令丢弃。好在,他的母亲不忍,才悄悄将他养大。
田文长成少年后,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才智,得到了田婴的认可,负责管理家族外务。从此,田文开始广招门客。
孟尝君招揽门客,是不分良莠,统统收下。其中,既有足智多谋之人,也有市井无赖之徒。也正是孟尝君的这些门客,最终让他得以善终。

孟尝君有两次严重的性命危机。
第一次是前299年,齐闵王派田文出使秦国。秦昭王早就有意让田文担任秦相。
有人就进谗言说,孟尝君是齐人,“必先齐而后秦”,会危机秦国。
秦昭王一听,有道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掉吧。
孟尝君得知了消息,就找到秦王的宠姬,让她帮忙在秦王那里求情。宠姬却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
可是,狐白裘早已献给了秦王。
怎么办?
孟尝君的一名门客站了出来。当晚,这位门客从狗洞钻入了秦王宫,盗出了狐白裘。
得到了秦昭王宠姬相助,秦王决定放孟尝君回国。
孟尝君也不敢耽误,收拾一下物品,立刻起身就走,甚至夜间也不敢休息。
可是,很快秦昭王就后悔了,派兵追赶。
孟尝君一行逃到了函谷关。可是天还未亮,按照规定,城门要到鸡鸣才开,一行人被阻。
这时候,另外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开始学鸡鸣。城内外的鸡也随之开始打鸣,守城的士兵以为天就要亮了,打开了城门。
孟尝君一行这才得以出关,逃回了齐国,并且因祸得福,被齐闵王任命为了相国。
另外一次,是孟尝君任齐相期间。
有人向齐闵王构陷孟尝君,说孟尝君准备发动叛乱。之后,发生了田甲劫王事件,被营救出来的齐闵王怀疑是孟尝君指使田甲劫持的他。孟尝君为了避祸只能逃跑。
孟尝君的门客中,有一个叫魏子的人,曾经三次去孟尝君的封邑薛地收租,结果,一次也没把租金带回来。
孟尝君很奇怪,就问怎么回事。
魏子回答:“有贤者,窃假与之,以故不致入。”收回来的租金都送给遇到的贤者了。
孟尝君一听,很生气,就辞退了魏子。
这次孟尝君出事了,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贤者听说后,上书齐闵王,为孟尝君辩白。不止如此,贤者还在齐王宫殿前刎颈自杀,以性命担保孟尝君的清白。
齐闵王大惊,详加查问,果然冤枉了孟尝君,就又请孟尝君为相。
经过此事,孟尝君托病,辞官回封地薛邑养老了。他将自己的封地搞成了一个独立于各诸侯国的“王国”。后来,孟尝君病逝于薛邑。
传说中,还有一个叫冯谖的人,“狡兔三窟”,为孟尝君准备好了退路,才让孟尝君得以善终。这个故事很精彩,不过,极大可能并不是史实。
孟尝君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开始争夺封地薛邑的继承权,被齐、魏趁机攻灭,子嗣尽绝。
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出身显赫,曾担任赵国宰相之职,救赵国于危难之中。
平原君一生最大的危机,就是同意接收了秦国觊觎已久的韩国上党郡。
秦国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通道。上党太守冯亭不愿降秦,就遣使赵王,说愿意归顺赵国。
平阳君赵豹认为接收上党,祸大于利,而平原君则认为应该接收,最终,导致秦赵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白起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坑杀了40万赵军,致使赵国元气大伤。

第二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开始了赵国的自救之路。
平原君带着“毛遂自荐”的门客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楚国派春申君黄歇率楚军援赵。
魏安釐王也派大将晋鄙率十万魏军救赵。可是,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谁敢救赵,接下来就打谁!安釐王恐惧,下令晋鄙就地驻防,观察局势。
平原君的姐姐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夫人,就责怪信陵君不救赵国。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无果,只能“窃符救赵”,夺了晋鄙军权,亲自率军去解邯郸之围。
平原君也尽散家财飨士,死守邯郸城。
秦军见一时无法攻陷邯郸,而楚、魏援军将至,就撤围而走。
在平原君的努力之下,解了长平之战后的邯郸危机。
平原君有功于赵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有功高盖主之嫌。但是,并没有因此发生君臣相残之事。
平原君从谏如流,任用贤能,做到了尊君安国,被荀子赞为赵之伊尹、箕子,比干、子婿。最主要的是,平原君赵胜所侍奉的两代君主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都非常信任他。所以,终平原君一生,并没有忧及性命的君臣矛盾。
赵胜在赵孝成王年间去世,他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一直到赵国灭亡。
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是魏昭王之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出身同样显赫。
信陵君和孟尝君一样,都曾有食客三千。有一段时间,就因为信陵君的缘故,各诸侯国都不敢侵犯魏国。
信陵君的军事才能非常出众。
有一次,信陵君陪安釐王玩一种叫六博的棋类游戏,突然传来战报,说赵国进犯。
魏安釐王立刻放下棋子,准备召集大臣商议对策。魏无忌则说,赵王只是在打猎罢了。
果不出信陵君所料,很快又传来消息,证实了信陵君所言。
安釐王大惊,问信陵君如何猜到的。
信陵君则慢悠悠的说,他的门客中有善于探听情报者,会随时向他汇报赵王的行动。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优秀的军事家,都非常重视情报搜集工作。
只不过,这件事让魏安釐王心怀恐惧,开始忌惮魏无忌的才能。
信陵君的地位很高,但是,并不得魏王信任。这也导致邯郸被围时,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进军,却屡屡被拒。
无奈之下,信陵君才窃符救赵,杀了晋鄙,夺取军权,带着八万精锐魏军援赵。
邯郸解围之后,信陵君担心魏安釐王追究他窃取兵符,击杀晋鄙之罪,就让将领率魏军返回,自己则和门客留在了赵国。赵孝成王为了感谢信陵君,将鄗地赏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
信陵君离开了魏国,秦王派大将蒙骜攻魏,屡败魏军。
魏安釐王无奈,只能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
信陵君获封上将军之职,联合赵、韩、燕、楚,亲率五国大军攻秦。秦军大败,联军一直追到了函谷关,与秦军相持两个月才退兵。
魏无忌合纵攻秦大胜,声威大振,各诸侯国纷纷进献兵法。魏无忌就将这些兵法整理编写成了《魏公子兵法》。
各诸侯国都很敬重、拥护魏无忌,可是,秦庄襄王,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却很生气。他派人携带重金离间信陵君和魏王,到处散播谣言:“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
魏安釐王恐惧,就让人替代了信陵君的上将军之职。
魏无忌也知道自己为谣言所害,便托病不朝。此后,纵情声色,夜夜与宾客豪饮,最终,因为饮酒过度,病逝。
信陵君死后,魏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十八年后,秦国大将王翦之子王贲灭魏。
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位不是本国宗室的“公子”,也是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公子”。
春申君因为才学,得到楚顷襄王的赏识。
秦国攻楚,楚顷襄王派黄歇出使秦国议和,并让黄歇陪同太子熊完在秦国为质。
熊完,即后来的楚考烈王。
楚顷襄王病重时,秦昭王不肯放熊完回国。黄歇施计,让熊完随同出使秦国的楚国使臣偷偷逃回了楚国,自己却差点被秦王所杀。
正因为黄歇跟楚考烈王有同为人质的患难之交,还有助楚考烈王回国继位的拥立之功,所以,楚考烈王非常信任黄歇。很快考烈王就任命黄歇为令尹,封春申君。
楚国在春申君的治理之下,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复兴。孔子的故乡鲁国,就是被春申君所灭。而春申君援赵灭鲁,也让他的声望在诸侯中大增。
后来,秦灭西周国、东周国,国势大盛。战国七雄中的其余六国,订立盟约,以楚考烈王为首,春申君主事,组成联军攻秦。结果,函谷关一战,六国联军大败。楚考烈王将罪责归咎于春申君,开始冷落他。
接着,春申君又做了一件错事,让他踏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楚考烈王一直无子,春申君就便选美女献给楚王,可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赵国人李园想将自己的妹妹也献给楚王。不过,他认为楚王无子,是楚王身体的问题。如果就这么将妹妹送入宫中,只能靠姿色博得一时之宠,无法长久。于是,李园就投靠了春申君,并将妹妹介绍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也不负李园所望,成功被李妹妹的姿色所吸引,还让李小妹怀孕了。
接着,李园又让妹妹成功说服了春申君,让春申君将妹妹送给楚王。然后,就说孩子是楚王的。
因为春申君已经送了很多美女给楚王,所以,楚考烈王也没有怀疑,还将李小妹生下的孩子立为了太子。
李园作为大舅子,自然也得到了楚王的重用,与春申君在朝堂之上并驾齐驱。
当楚考烈王病重之时,争端也来临了。
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劝谏黄歇,说他了解到李园早已豢养了许多刺客,楚王一死,李园必先入宫夺权,然后杀您灭口。如果您信任我,就安排我入宫做郎中,等楚王一死,由我替您杀掉李园。
可是,春申君听后,却不以为然,认为李园软弱,而且,他对李园又非常好,李园不会杀他的。
朱英听后,一转身就收拾行囊,逃走了。
而春申君在楚王死后,准备入宫处理后事,结果,被提前入宫的李园,派刺客刺杀于棘门(入宫的宫门)之内,头颅也被割下扔到了宫门外。李园就此还不罢手,又派人将春申君满门抄斩。
春申君的儿子熊悍虽然成了楚王,即楚幽王,却无子而终。春申君自此也彻底绝嗣。
而楚国也因为被春申君乱了王室血统,发生了政变。
楚幽王熊悍死后,其同母弟楚哀王熊犹继位。楚哀王的异母兄弟、楚考烈王之子负刍,以楚哀王非楚考烈王亲子为由,发动政变,杀死了熊犹,自立为王。
楚考烈王并没有生育能力,除了黄歇之子熊悍外,楚考烈王的的其他儿子,应该都是李小妹入宫后,带坏了其他妃嫔,让楚考烈王喜当爹的结果。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才让负刍有了发难的理由。

好在,楚国在负刍的治理下,很快就被秦国大将王翦所灭。楚国王室的血统,是否正宗,也就无所谓了。而罪魁祸首春申君,自此也被世人所不齿,还落了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结语
春申君黄歇最后不但自己落了一个身首异处,连家人也被牵连,全家被杀,确实惨!
平原君赵胜因为在不断的挽救赵国,而且,又受到了两代国君的信任,所以,虽然有功高盖主之嫌,却依旧得了善终。他的爵位也被子孙一直承袭到了赵国灭亡,确实很幸运!
而信陵君魏无忌和孟尝君田文,一个虽不受国君信任,最终饮酒过度,抑郁而死,但家人活了下去,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了;另外一个虽然自己狡兔三窟,安然无忧,可子孙却被尽灭,其实也挺惨的。
所以,战国四公子中,最惨的是春申君,其次是孟尝君,再次是信陵君,而命运最好的则是平原君。

说说你的看法

↓↓↓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