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四大兵种互相比较谁更厉害?

[复制链接]
作者: TerryMef | 时间: 2024-5-22 00:44:32 | 历史|
0 28

3116

主题

3116

帖子

9356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56
发表于 2024-5-22 00:44: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变法改革,富国强兵,当当时,有四大兵种威震天下:齐之技击、魏之武卒、秦之锐士、赵之飞骑。荀子在《议兵篇》中有曾发表评论: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齐技击
公元前552年,齐庄公设置勇士爵位,技击军队开始建立,从民间选拔勇士,经过训练,然后拉到战场上,杀死一个敌人,得赏金八两,士兵的赏金只和敌人首级数量挂钩,和战争成败无关,也就是说,只要士兵杀死了敌人,败了也给赏金,但如果士兵没有杀死敌人,胜了也没有赏金。这就相当于雇佣兵形式,小战弱敌还可以,一旦遇到大战强敌,那么很容易导致士兵溃散。
所以荀子说齐技击是“亡国之兵”。
后来乐毅举五国之兵攻打齐国,齐国很快战败,乐毅两年内迅速攻下七十多座城池。

魏武卒
公元前409年,吴起到了魏国,担任将领攻占秦国的河西之地,并成为河西郡守,他训练出一支募兵制形式的魏武卒,能成为武卒的条件极为严格,选拔的标准是:穿上三重铠甲,手中拿着拉力为十二石的弩弓,肩负长矛,背负五十支箭,戴头盔,佩宝剑,然后再带上三天的粮食,规定半天要走一百里。不可谓不苛刻,但选中了待遇也很优厚,家里的徭役会免除,而且田宅都处于有利的地段。即便年老体弱了,依旧享有。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领五十万军队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率五万魏武卒迎战,其中又加上了五百战车和三千骑兵,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吴起以少胜多取得阴晋之战的胜利。吴起曾与各诸侯国之间大战七十六次,其中全胜六十四次,其余为平。
但魏武卒耗资巨大,吴起在楚国变法,其中就有裁汰冗员、降低俸禄等,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军队中。魏武卒中,将士老了弱了,就要重新招募新的,但老弱病残的待遇并不取消,这样导致花费越来越大。
所以荀子说魏武卒是“危国之兵”。

秦锐士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改革,其中一项为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从公士到彻侯,一共二十级。
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名甲士,就可获得公士爵位,另有一倾田地、一处宅子和一个仆人。杀的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赏赐越多。
这极大的鼓舞了秦国士兵的士气,秦国人以建立军功为荣,以私斗为耻。所以秦国的兵员最多,战斗力最强,又最持久。秦国军队攻城略地,覆灭六国,战绩自不必多说。

赵飞骑
公元前302年,深感赵国战力不强的赵武灵王下令进行胡服骑射,穿胡服(短衣长裤)、习骑射等等,训练本土骑兵与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之后,赵武灵王带领飞骑威慑诸侯,收服楼烦,赶走林胡,灭亡中山。
其战斗力不下于秦锐士,公元前269年的阏与之战,赵奢带领赵国飞骑打败胡阳的秦国锐士。又过了八年长平之战,两军再次大规模遭遇,在国力不足的情况下,赵国损失四十五万士卒,而秦国也损失惨重。
综上,在不考虑将领的情况下,齐技击最弱,秦锐士最强,魏武卒和赵飞骑当在伯仲之间。
要是考虑将领的话,那就精彩了,比如吴起与秦军的阴晋之战,比如田忌和孙膑与庞涓的马陵之战,比如赵奢与胡阳的阏与之战。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