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一座神秘古墓,出土一件逆天文物,国家文物局:不得复制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5-19 17:05:53 | 历史|
0 83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964
发表于 2024-5-19 17:05:5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秘古墓背后的国度
1974河北文物部门接到一个消息,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不断到附近两座山丘上取土,他们挖到一个古墓遗迹,其中一些古文物已被挖空并造成了破坏,于是当地的考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察。
在现场,考古人员看到墓室呈“中”字形,布局规整而讲究,证明了这是一个王的陵墓。考古人员往深处走,发现主墓已经被盗墓贼挖掘得所剩无几。当时农民在取土时,挖出个大窟窿,经清理后,考古人员才发现这是个库。

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库和主墓没有相通之处,这样的形式,经后来专家的证实,正是战国时期中山国陵墓独有的形式。也正是因为这个库的存在,才保护了大量文物免遭偷盗。
在这个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日常用品,代表了中山国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

中山国的文物中山国的兴亡与乐羊食子
中山国,是春秋时在晋国东北部有一个由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
鲜虞是北方夷狄之一。《说文 大部》称:“夷,东方之人也。”最开始指以弓箭为武器的东方部落。后来逐渐代指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狄,则是专门指居住在北方的民族,春秋时赤狄、白狄、长狄尤甚。
鲜虞民风野蛮,战斗力强悍,在春秋时代就一直是中原各诸侯国的死对头。他们多次进犯中原北部的卫国和刑国,给中原国家造成很大困扰。

三家分晋晋国作为北方大国,一直持续打击着中山国。春秋末期,赵襄子带兵对中山国发起战争,最终彻底占领了中山国,随后将中山文公扶为傀儡国王。
之后,晋国三家分晋,中山国处在赵、魏两家的控制下,名存实亡。
三家分晋使晋国这边内部陷入混乱。中山文公的儿子中山武公趁机摆脱了赵、魏两国的控制,重新将中山国独立出去,这是在公元前414年。
赵、魏两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造反之事。他们忙完瓜分晋国的事之后,然后回头来准备互相合作灭掉中山国。

中山武公魏国实力强大,但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山国还隔着一个赵国,所以魏国派兵借道了赵国去攻打中山国。
这时候中山国复国才六年,正忙于重新恢复国力,强军建武。

吴起带兵的是吴起和乐羊。乐羊是在战前被魏文侯很是信任的门候翟璜临时提拔上来的。翟璜是魏国的伯乐,向魏文侯推荐过许多杰出的人才,他看中的人基本是没错的。
但对于乐羊,魏国的官员觉得有点不靠谱:他儿子乐舒还在中山国当着将领守土一方呢,还出兵反击过魏国。这两父子兵戎相见,保不准乐羊会做出什么对魏国不利的举动。
魏文侯虽然初见乐羊,但是心里已经有了算计,他直接让乐羊去出征打仗,完全不怀疑其忠诚度。

乐羊朝中大臣仍然觉得极其有风险,都暗自观察和揣摩着乐羊的一举一动。在中山国君这边看来,乐舒也是一颗可用的棋子,所以他命令下属将乐舒立即抓起来,目的是为了要挟乐羊。
然而乐羊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照往常一样指挥军队进攻中山国的城池。
中山国本质是夷狄、化外之地,没有中原这些旧贵族和诸侯国约定俗成的规则,看到乐羊不为所动,便直接杀死了乐舒,还将他的尸体煮成肉酱灌到罐子里。让使者将其交到乐羊手上。
乐羊一边和下属分析着战场上的形势,一边叫外面的使者进来。听完使者的转达,乐羊很平静,接着做出了令人惊骇的一个举动——他从使者手上接过那罐肉酱,一口气吃到罐底见空,反问使者:“看起来怎么样?满不满意?”

乐羊中山国的使者看得惊掉了下巴,回去将这一切报告给了中山国君。中山国上下知道后无可奈何,原本目的未达到,就只能拼命和对方死扛到底。
乐羊用自己的极端行为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从此军队深受震撼,上下一心,他在军中的威望大增。
但身居高位的魏文侯心情很是不安。他一方面相信了乐羊的忠诚,一方面却觉得这个人如此极端,以后指不定会干出更加出格的事。

魏文侯前方的战斗一刻不停,中山国虽然小,但求生欲、韧性却极高,魏军又是借着邻居的土地作战,有所限制。所以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而煎熬,用了两年多才攻克中山国的首都顾城。
命运多舛的中山国就这样又一次灭亡了。
魏国再次将中山国的国土收入囊中,乐羊立了大功,带着部下凯旋。
但对于魏国而言,“乐羊食子”严重影响国家形象,并且极度威胁最高统治者。于是魏文侯把乐羊打发到了中山国旧土,给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养老岗位,让他远离权力中心。

乐羊带兵凯旋剧照逆天文物不得复制
虽然中山国命运多舛,但其短短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这次平山县出土了一件令人惊叹的逆天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它出土时铜方案上的木质漆器板已经严重腐烂,将方案压得变了形,考古人员将这个铜方案带回文物修复室,观察了三天才动手用最少的钢锯将文物解开,研究后然后又焊接上。
铜方案上有造型独特的动物造型,立意也极其巧妙。它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案身是四龙四凤,周身装饰着精美的错金银花纹、勾连云纹,一侧沿口刻着:“十四祀,右车,啬夫郭 ,工疥。”意思就是中山错王十四年,右车工匠人郭制作,监工是疥。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四龙四凤打破了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景,以静为美,互相盘结,构成了内敛外敞的一个支架,稳定又舒展,结实而精美。
铜方案结构复杂,复制有损害原品的风险,因此文物局规定不得复制此文物,并不得出境展出,现在这件文物一直存放于河北博物馆,成为十大珍宝之一。
参考文献:
朱良《战国:七雄博弈》,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孙皓辉《大争之国:战国》,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