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首霸齐桓公,管仲遗言他不听,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复制链接]
作者: -怨天尤人、故我爱之人。 | 时间: 2024-5-19 06:21:10 | 历史|
0 63

3025

主题

3025

帖子

907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75
发表于 2024-5-19 06:21:1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周平王将国都东迁,周朝被称为东周,这时的周王朝已经沦落为一个“诸侯国”了,只是在名义上还享有“天子之位”,统治的疆土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霸,不再朝见周王,周王朝统治诸侯国的权利已经名存实亡。

齐国祖先姜子牙
齐国的祖先是姜子牙,因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并享有讨伐有罪之诸侯这一特权。由于姜太公治国有方,早在西周时就已经发展成为东方大国。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齐国第十五任国君。

春秋首霸 齐桓公
齐国的第十四任君主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害,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即位后第二年春天,被齐国大夫雍林袭击杀死,并商议重立君主。有大臣暗中派使者去莒(ju)国迎接公子姜小白回齐国继位。
因为齐襄公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异母兄弟,管仲辅佐在鲁国的公子姜纠,鲍叔牙侍奉在莒国的公子姜小白。

图片源自网络
鲁庄公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先让管仲带部分兵马前去拦截姜小白,管仲日夜不停地追了上来,伺机瞄准小白就是一箭,姜小白大叫一声倒了下去,周围的人都跑过去救护,有人大喊,有人大哭,管仲见此情景,认为小白肯定死了,于是慢悠悠地向齐国行进。
谁知姜小白是故意倒下装死,管仲的箭只是射中了他的衣带钩,鲍叔牙大喜道“我们快走”,一行人抄小路提前赶回了齐国都城。在鲍叔牙和高傒等大臣的拥立下,姜小白即位,他就是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图片源自网络
过了几天,鲁庄公才率领军队和公子纠来到齐国边境,听说姜小白已经当上国君,顿时大怒,立即命令军队向齐国发动进攻,齐桓公发兵应战,大败鲁军,一直追到鲁国,逼迫鲁庄公将公子纠杀死,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设计将管仲带回齐国,并对齐桓公说“如果君主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主想要称霸天下,那就非管仲不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之后,管仲来到宫中跪下向齐桓公请罪,齐桓公亲自将管仲扶起来,并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计策,两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一聊就是三天三夜,齐桓公随即任命管仲为相。

图片源自网络
在公元前663年,燕国受到山戎的侵犯,向齐国请求援兵,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奔赴前线,与燕国军队一起抗击来犯之敌,后来还相继帮助邢国和卫国抗击山戎,并帮助他们重建国都,这几件事做下来,齐桓公的威望得到很大的提升。
后来周王室发生纷争,齐桓公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即位后称周襄王,为了感谢齐桓公,特意派使者给齐桓公送去厚礼,齐桓公借此机会在宋国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相邻的诸侯国共同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当做泄洪的地方,邻国有灾荒必须卖给邻国粮食,盟国之间要友好相处。像这样类似的盟会,齐桓公主持过十多次,史上称为“九合诸侯”。

图片源自网络
在齐桓公执政四十一年时,管仲病重,齐桓公问管仲“谁可以代你为相?易牙,开方和竖刁如何?”管仲说这三个人品行不端,都不可重用!结果管仲死后一年,齐桓公就任用了这三个人。
在齐桓公四十三年时,自己也得了重病,他的五个儿子竞相争夺君位,易牙和竖刁趁机作乱,他们堵死宫门,加高宫墙,不准任何人进宫照料齐桓公,只留了一个狗洞,每天让宫女钻进去看看齐桓公死了没有,齐桓公这时才悔恨自己用错了人,就这样一世英明神武的齐桓公,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宫中。由此可见,识人用人有多重要!管仲曾告诉齐桓公:“易牙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美味的粥给您吃;开方背板亲人来做您的大臣;而竖刁为得到您的信任把自己给阉了,这三个人都不近人情,不可重用并且要远离他们。”看来齐桓公没有贤臣在身边辅佐,其境遇真是天壤之别呀!提防那些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身边小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要防范的。

临终前的齐桓公
齐桓公死后,五个公子只顾着争夺君位,谁也不管齐桓公的后事,以至于尸体生的蛆都爬到了门外。直到67天后,易牙和竖刁拥立无亏为国君,这时才将齐桓公的尸体装入棺材中。
第二年宋襄公帮助公子姜昭返回齐国成功登位,确立公子姜昭为齐孝公,在齐孝公的主持下正式安葬了齐桓公。一代霸主齐桓公就此谢幕。
(按时间顺序为您呈现中国历史,敬请关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