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乘风破浪的人生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4-5-18 12:27:49 | 历史|
0 97

3160

主题

3160

帖子

9480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80
发表于 2024-5-18 12:27:4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王子落难:
重耳是晋献公的第三个儿子,大哥申生是太子,二哥叫夷吾,后来父亲又跟骊姬生了一个儿子奚齐。
骊姬希望自己的儿子奚齐即位,就陷害太子,逼他自尽,然后又诬陷夷吾和重耳,夷吾得知消息后逃到了屈城(今山西吉县东北),重耳得到消息后逃到了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
两个公子本来以为远离权力中心就可以避祸,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宫廷内斗的血腥程度。骊姬认为斩草要除根,继续向晋献公吹枕头风,让晋献公觉得两个公子暗藏阴谋,于是晋献公派兵去讨伐他们。重耳不敢跟老爸作对,危急时刻翻墙逃走,慌乱之中,连袖子都被追兵砍断了。从此,重耳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逃亡旅程。

二、温柔乡丧志
重耳先逃到了狄国。重耳的母亲是狄女,也就是说狄国,是重耳的姥姥家,也算是重耳的第二故乡,果然姥姥家对这个外甥不薄,他们刚刚打败了一个小部落,并抓到了酋长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季隗,一个叫叔隗,都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季隗,把叔隗赏给了随从赵衰。
重耳在狄国住了12年,季隗给重耳生了两个孩子,小日子过得颇为美满,看上去已经没有重返故国的愿望了,跟随他一起逃亡的贤士有:狐偃(他舅舅)、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即臼季)。除了这五个最有才能的之外,还有其他几十个人,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介子推。
众人当然不满意重耳的小富即安,就一再劝诫,无奈之下,重耳只好离开温柔乡。
三、游历各国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开开眼界,重耳带领众人决定到各国走一遭,要想成就霸业,首先需要在外交上取得一些支持。
在卫国遇到“土地爷”
他们首先来到卫国,卫文公不太重视他这个没落的贵族,重耳带着一众人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的时候,大家又累又饿,正好看见田里一个老农在干活,重耳的随从上前命令道:“老头子,快给我们弄点儿吃的!”谁知道老衣根本不害怕这群贵族打扮的人,他慢慢地从地上捡起一块土,递上去说:““吃这个!"重耳大怒,拿起鞭子就要教训他一顿,随从狐偃拦住重耳说:“这是上天要给你土地的意思,大大的吉兆啊!”重耳一听貌似是这么回事,转怒为喜,把土块恭恭敬敬地接过来,放在车上离开了。

在齐国又陷温柔乡
重耳带着手下到了齐国,齐国当时的国君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他隆重地招待了重耳,给他别墅住,送他金银财宝,还送了他八十匹马,为了抚慰重耳受伤的心灵,又给他娶了一个老婆。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公子耳又一次丧志。
重耳的手下们心急如焚。他们跑到一棵桑树下密谋怎么让公子燃起斗志,他们在桑树下密谈,却不知道他们的谈话被桑树上采桑叶的女奴听到了,转眼女奴就把他们的谈话密报给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女奴本想得点赏赐,谁知道姜氏竟然把女奴杀了。然后姜氏把重耳叫来问:“你们是不是在密谋离开齐国?”重耳一脸蒙圈:“没有啊,我怎么舍得你呢?”姜氏一脸大义凛然地教训重耳:“你应该走啊,贪恋妻子和财产,你的德行会受到损失的。”但是重耳打定主意,即使变成没有德行的人也要守着老婆不走。
姜氏看重耳如此没有出息,就跟狐偃商量办法,他们把重耳灌醉扔到车上,一行人连夜出发了。重耳酒醒后,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齐国。知道原委之后,重耳大怒,提起戈就要杀狐偃,狐偃绕着车跑,重耳拿着戈追,一边追一边喊:“你还我老婆!还我老婆!”老婆终究还不回来,路还得继续赶。
在曹国洗澡时被“走光”
重耳一行人来到了曹国。曹国的国君曹共公是个无礼的人,他听说重耳的肋骨不像平常人一样是一根一根的,而是像马
甲一样长成一块儿的。曹共公被激发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重耳洗澡的时候,他破门而入,不仅如此,他还凑近重耳的裸体,想要仔细看看重耳肋骨的庐山真目。
尽管曹共很无礼,他手下的臣子僖负羁却是个聪明人。重耳刚来的时候,他就劝曹共公礼待重耳,曹共公不但不接受,还做出偷窥重耳洗澡的事情。僖负羁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对他说:“重耳不是一般人,跟随他的人都非等闲之辈,以后一定能复国的。你一定要对他好一点儿。”
僖负羁听从了妻子的话,偷偷给重耳送饭,还在饭里埋了一块玉璧。在古代,玉代表君子,而玉璧代表天下,僖负羁以此表示对重耳的尊重。重耳留下了饭,把玉璧还了回去。而僖负羁的举动让自己免除了多年后的灭族大祸。

在秦国诵诗转时运
重耳离开了曹国,又分别到过宋国、郑国、楚国等大国,十几年过去了,毫无所获。
最后一站是秦国,秦穆公对重耳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好吃好喝好玩地招待重耳,但是重耳一提国家大事,秦穆公马上就打哈哈敷衍他。这让重耳十分焦虑,重耳总想找机会说服秦穆公。
一次,秦穆公宴请重耳,酒过三巡,宾主都有些喝高了,重耳上前朗诵了《河水》,这首诗表达了对秦穆公的感激。秦穆公脑子一热,也朗诵一首诗作为答谢。
秦穆公朗诵的是《诗经·小雅·六月》。这首诗写的是大臣跟随周王讨伐戎狄入侵的事情。其中一段这样写道: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意思是:四匹黑马选配好,马技娴熟守规章。正值盛夏六月天,披挂整齐上战场。披挂整齐上战场,行军三十里赴边疆。周王命我去出征,辅佐天子保家邦。
秦穆公刚刚朗诵完,重耳的随从赵衰大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赐!”重耳马上走下台阶,叩头拜谢,一脸蒙圈的秦穆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赵衰说:“君王朗诵《六月》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天子的使命,重耳怎么能不拜谢?这时候秦穆公才明白,原来自己朗诵错了诗,这就等于给了重耳一个郑重的承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秦穆公当然不能说自己引用错了诗歌,那样显得太没文化了,只能将错就错,派兵护送重耳回国。这一年是公元前 636 年,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他终于登上了王位,就是晋文公。
用命运多舛来形容重耳一点也不为过,虽贵为王子,他经历过常人无法经历的苦难,逃亡、饥饿、命悬一线、奔走呼号。他妥协过,退让过,然而天降大任,由不他自己过平常人的生活。他具有超常的人格魅力,所以至始至终有贤能跟随。他懈怠时有人鞭策,奋发时有人相助,最终走上人生巅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