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翼:东周礼崩乐坏的始作俑者,改变了华夏两千年历史走向

[复制链接]
作者: 花前月下一樽芳酒 | 时间: 2024-5-16 10:41:07 | 历史|
0 124

3007

主题

3007

帖子

902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021
发表于 2024-5-16 10:41:0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曲沃何以能在东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凭借一股小宗势力,最终攻陷晋国都城翼城,灭掉长达300年的晋国大宗,自立为新的王者?
这个远不如晋国的小国侯国,凭什么能够推翻一个强国的统治,改变华夏两千年的政治格局?

这一段曲折离奇的历史,从晋穆侯一家的命名纠葛开始,到曲沃武公最终登上晋国王座,这其中经历了多少权力角逐、宫廷阴谋、血腥战争,才终于推动了这一剧变的发生。
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复杂纠葛,又是如何演绎出一出震惊天下的政治剧本的呢?

率性的晋穆侯 : 父亲错误命名埋下祸根
晋国建立于周初,最初不过是汾河流域的一个偏远小国。而让这个小国逐渐壮大,乃至后来成为英雄辈出的强国,要归功于晋穆侯这个性格豪爽的开国君主。
晋穆侯是个标准的"战争狂人"性格,一有机会就会随周王伐戎、征戎狄。即使在战争中屡次失利,他也从不泄气,反而还把自己的兴衰喜怒,完全写在了两个儿子的名字上。

第一个儿子取名"仇",这个名字往往象征着仇敌、对抗的意味,明显不是什么吉祥兆头。到了三年后,穆侯随周王大获全胜,于是取次子的名字叫"成师",这就完全相反了,"成师"意味着有成就、有前程的好兆头。
当时晋国的重臣师服就曾经担忧过这件事,他说:"穆侯的命名怕是要让晋国祸端不断。"果然不出师服的预料,这个毫无畏惧的战争狂人在自己的家庭和子嗣里埋下了需要十几年才爆发出来的祸端。

弑君得利的晋文侯
穆侯驾崩后,他的弟弟殇叔已经干掉太子仇,自己登基称王。但太子仇并没有就此死心,在弟弟成师等人的帮助下,最终夺回了王位,成为晋文侯。
文侯在位期间,因为站在了周平王这一边,为周平王东迁朝都、击败了周的另一个继承人周携王,所以获得了周天子赐予的诸多权力。文侯利用这些权力,开始了大规模向西扩张,使晋国的疆域越来越大,国力也日渐强盛。

然而,文侯在得到这些权力的同时,也时刻违背了自己的宗法。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公开支持了弑父的周平王,这也必然会在倍感愧疚的弟弟成师心中埋下隐患。
而且,文侯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完全没有穆侯那种毫不掩饰的偏爱,反而平等对待,也没有做什么努力来宣扬自己的嫡长子。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更容易助长成师的野心。文侯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晋昭侯继位之后,对于威望越来越高的叔叔成师,更是心生戒惧。

曲沃小宗的崛起
为了远离这位威胁自己的叔叔,晋昭侯决定将成师放逐到曲沃。但这个举动,却给曲沃小宗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曲沃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侯国,位于晋国的西北边陲,却因为地理位置优越,逐渐在兵力和财力上超过了原本晋国的都城翼城。更关键的是,成师在被放逐后,并没有就此甘心,而是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夺取晋国的大权。
公元前739年,65岁的成师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指使自己的追随者潘父暗中刺杀了晋昭侯,随后自己登基称王,成为了曲沃的新君主。这无疑是对周礼宗法的一次公开挑战,引发了整个华夏的震惊。

不过,这次曲沃的造反并未得逞,遭到了正统势力的打压。但这并没有阻碍曲沃小宗的步伐,他们从不轻言放弃。几年后,成师的儿子曲沃庄伯再次发动进攻,试图夺取翼城,可惜最终还是被打败了。
再过几年,曲沃又发起了第三次进攻。这一次,周王亲自率军出手,才将曲沃军队打退。但即便再次失利,曲沃的步伐也没有停下,相反,他们更加积蓄实力,小心谨慎地等待机会。

曲沃武公的狡诈算计
到了公元前716年,曲沃先前的两任君主均已去世,曲沃武公正式上位。他比之前的父亲和祖父都要更加狡猾和阴谋诡计。
武公上位之后,并没有像前两任那样莽撞地直接发动进攻。相反,他沉下心来,开始谋划长远。一方面暗中削弱晋国大宗公室的实力,吸引大批叛晋的贵族加入自己的阵营;另一方面,则是在汾河流域周边地区,控制了许多军事要地,为最后的决战蓄力。

就这样,曲沃武公潜伏了整整6年之久,一直等到晋国内部矛盾激化到了极点,周王又已经换了一位软弱无能的继承人,才终于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亲自率领大军,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同时包围了晋国都城翼城。经过78天的激烈战斗,曲沃终于攻破了翼城,抓获了晋侯缗,并屠杀了绝大部分晋国公室成员。

权谋算计,斩尽杀绝
曲沃武公在攻破翼城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极为残酷的措施。首先,他下令把所有有翼城公室血统的人全部处死,决不留下一个。这样一来,原有的晋国大宗统治家族就彻底被消灭了。
随后,武公又下令全面搜刮晋国公室三百年来积累的各种财富,全部运往洛阳,用来贿赂周天子。事实上,这也正是曲沃能够最终得逞的重要原因。

面对曲沃拿出的如此巨额的财富,软弱无能的周釐王终于屈服了。周天子虽然原先也不赞同曲沃的反叛行为,但被这些宝贵的财物所收买,还是接受了武公作为新的晋侯的事实。
就这样,曲沃武公不仅凭借自身的军事实力和阴谋诡计,彻底消灭了晋国的大宗统治家族,而且还买通了周王,从法理上获得了这个国家的统治权。

彻底推倒宗法制度
当然,曲沃武公登上晋国王位之后,并没有就此罢休。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接下来还采取了一系列彻底推翻传统宗法制度的措施。
首先,曲沃武公废除了诸侯国内部按血缘关系分配权力的宗法制度,让所有公室子弟平起平坐,不再分大宗和小宗。这直接导致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被打破。
其次,武公还大规模清洗了所有还忠于晋国大宗的人,把他们全部贬为平民,彻底剥夺了他们的特权。这件事可谓是残酷无情,可以说是在用血腥手段来重塑整个华夏的政治格局。

此外,武公还在晋国大开先河,首次容许外族人入籍并担任要职。这无疑是对传统血统论的一次彻底颠覆。包括之前投靠曲沃的晋国叛将,都得到了极大的重用,并世袭其爵位。
通过这些措施,曲沃武公不仅夺取了晋国的统治权,而且还在制度层面上完全推翻了这个华夏政治的基石:宗法制度。这个制度曾经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华夏王朝秩序,如今却在曲沃人的手中土崩瓦解。

礼崩乐坏,动乱连绵
曲沃武公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彻底践踏了周礼。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很快引发了整个华夏的连锁反应。
各路诸侯看到了曲沃的做法,纷纷效仿,开始在自己的国内效法曲沃的手段。凡是有机会的都纷纷采取篡位、弑君等极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权力野心。
从此,整个东周时期陷入了一片动乱之中。不但诸侯国内部矛盾激烈,连周王室自身的权力也岌岌可危。原本作为维系诸侯秩序的周礼,也随之土崩瓦解。

即便曲沃最终成为了新的霸主,但它的实力也远不如以前的晋国强大。内部因为大规模的弑父篡位而动荡不安,外部也饱受战争的蹂躏。到了公元前497年,晋国被分为了三家,彻底丧失了统一的格局。
可以说,曲沃的崛起,不仅仅改变了晋国的命运,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华夏宗法秩序,为整个华夏文明的未来,埋下了不太乐观的伏笔。那引人入胜的历程,又给整个华夏大地涂抹上了一笔撕心裂肺的血色篇章。

结语
曲沃武公最终用非常手段,攻占了晋国都城翼城,灭掉了延续300年的晋国大宗,令自己登上了晋国王座。这一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晋国的命运,更在根本上动摇了维系华夏两千多年的宗法制度。
此后,诸侯纷纷效仿曲沃的做法,在各自国内采取篡位、弑君等手段,东周时期陷入了长期动乱之中。周王室自身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原本用来维系秩序的周礼也随之崩溃。华夏大地一片混乱。
曲沃的崛起与晋国的沉沦,无疑给华夏两千年的历史轨迹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小小的侯国,凭借着狡诈的权谋算计以及惊心动魄的一系列手段,竟能在短短数十年间逆袭成为新的霸主,令人不禁有些费解与感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