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逐鹿中原?齐国为什么敢那么大野心?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4-5-10 05:26:05 | 历史|
0 39

2999

主题

2999

帖子

899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97
发表于 2024-5-10 05:26: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东方,当齐国受封之始,周王朝就赋予它向东开拓的使命,其征服的对象是东夷集团。太公姜尚来到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始,“齐地抱海泻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于是他们“辟草莱而居焉”。
为了开拓东方,太公姜尚“劝其女工,极技巧”,引进先进的手工纺织技术;又“通利末之道”,发展商业,并以商促工,以商促农,搞活经济;“通渔盐,而人物归之”;因势利导发挥地方渔盐生产的优势;引进人才。
经济发展使得“人物辐凑”,这样就为东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春秋以后,东夷人也逐渐融合到华夏族中来了,成为汉民族的族源之一。与此同时,山东的鲁国也有很大的发展,汶水、泗水流域一带有谷、稻、麦,有“渔盐之利”。

到了齐桓公时期,管仲相齐,减轻赋税,“相地而征”,量其民力,关心民生,“无夺民时”;开发自然资源,“山泽各致其时”,“使民各为其所长”。放开了士、农、工、商的手脚,招揽引进人才,使齐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国力也强盛起来。
不久,齐国统一了山东各国,势力到达河北东南,使这个地区东夷与华夏的区别最后消失。齐国国力强盛之后,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燕国打败北戎,并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在南方,江汉流域本来是夏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带。文化历史萌发也很早。此后一度发展缓滞。到了战国时期,楚国虽然一度兴盛起来,曾向北伸展,进入淮河流域。向南伸展,远及云南滇池及越南中部一带。
它继承了东夷图画艺术之风及殷人尚鬼的遗俗,慢慢演变形成了楚国的文明。但到汉代还是:“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广大地区的人民过着刀耕火种和狩猎、采集的生活。
足见其经济文化水平还低于黄河流域。江浙一带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人民山居,虽有鱼田之利,租税才给宗庙祭祀之费”,经济上自给自足,“不待贾而足”。人们“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

自然环境仍保持着“禹贡”时代“厥草惟夭,厥木惟乔”的原生状态。整个长江以南地区,在秦、汉以前仍开发较少,大片土地还被原始植被覆盖着,只有太湖周围、绍兴平原等局部地区农业有了初步发展。一直到战国后期,在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生活着约500万人口,人口密度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