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中的生活哲学:打破失意和埋没的只有坚持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5-4 17:03:51 | 历史|
0 76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27
发表于 2024-5-4 17:03: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748年,湖北荆山,村里一直吆喝着要给大王献宝的玉匠回来了。

玉匠叫卞和,前些日子在山上砍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玉璞,便想着能够将其献给大王,谁料想大王身边那玉工根本不识货,硬是把好好一块儿宝玉看成了石头。厉王大怒,认为这件事挑衅了他的威严,于是命人砍掉卞和一条腿。
公元前741年,楚厉王逝世,他的弟弟发动政变即位,称楚武王。

卞和不甘心,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再次去觐见大王,想要将此宝物献出,情况与上一次几乎如出一辙,他的另一条腿也丢了。
几十年后,文王即位,卞和仍有献宝之心,却不敢再贸然前去,于是便抱着玉璞坐在荆山脚下哭,一直哭到眼泪流干,双目渗血。

文王知晓后便派人前往询问,卞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我之所以哭,并不是因为我无缘无故被砍断了双腿,而是我分明拿着宝物去进献,却被当成石头,而我也沦为欺君之徒。”
于是,文王命人将卞和那块玉璞剖开,果真发现稀世宝玉。

这块宝玉也已卞和的名字命名,史称和氏璧。
和氏璧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极具传奇性的名字,卞和三献玉、完璧归赵等故事更为其增光添彩。

同时,和氏璧在古时也是一种至高权利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因为之前秦国就对和氏璧爱而不得,所以嬴政命当时的宰相李斯将和氏璧雕琢成玉玺的形状,底部用篆书写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代代相传,所以也被称为“传国玺”。
加之始皇帝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凡,所以他打造出来的传国玺无疑成了一种权利的象征,谁手持传国玺,谁就是天下共主。以致于不管之后的时代纷争再怎么混乱,他们也会优先将传国玺拿到手,好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顺理成章。

秦灭亡后,和氏璧几经辗转,经手的人如同过江之卿,期间还磕碰过一角,虽然黄金修补一番,但终究算不上完整了。
直到唐朝末年之后,才很少听到有关传国玺的传言,宋元明清时期虽也有传国玺的消息传出,但经过验证,都是一些噱头罢了。
也有一说,传国玺根本就没有传出来,可能至今还安静的躺在秦始皇陵中。
和氏璧固然带有传奇色彩,但是我觉得在更深层次还有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假如说卞和没能坚持到文王即位?或者说他自己因为害怕而没有了第三次献宝?那后世是不是就无法看到和氏璧的风采了?
和氏璧确实是好玉,但是不是每一块好玉都能被发现的,就像不是每一匹千里马都能遇到伯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卞和一样去一次又一次的坚持。

生活也是一样,你或许有段时间得不到赏识,或许有段时间不被人看好和理解,但不要埋怨生活,坚持下去,总能绽放光彩的。
深林有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