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当代科技加持,定陵文物被毁、兵马俑掉色的悲剧不会再上演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4-4-30 11:02:22 | 历史|
0 115

2985

主题

2985

帖子

895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55
发表于 2024-4-30 11:02: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地下的墓葬不计其数。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级的考古发现”隔三岔五就会被送上热搜,诸如2007年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2009年的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2013年的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墓、2015年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以及2021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
而在今年,武王墩大墓则成为了吸引众多考古爱好者目光的一个热词。这座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经过连续4年的勘探、发掘之后,今年3月开始文物提取。一连串的考古新发现备受关注。
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现场
抢救性挖掘

武王墩墓位于淮南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北依舜耕山,西距楚寿春城遗址约15公里,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的高等级大型墓葬。2020年,相关考古工作正式启动,被列入“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
实际上,考古界并不主动发掘皇陵,武王墩墓是近年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为数不多的大型墓葬发掘项目。这是因为考古工作绝非仅仅是“挖宝”那么简单,出土文物保护工作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氧含量骤增的空气、波动的温湿度、变化的光照,以及繁衍迅速的有害生物等,都是出土文物的“天敌”。对于深埋地下的文物,一旦“重见天日”,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会产生极强的不适应性。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腐蚀,甚至碳化,造成不可逆的毁损。因此,文物的出土,不仅应考虑如何挖掘,更应重视如何保护。
在中国考古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不止一次因为保护不当,而造成出土文物受损的情况,比如万历皇帝的定陵发掘,就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尽管工作人员做了很多保护措施,但受当时技术水平及考古配套设备设施等的制约,让墓葬中已存在数百年的字画、书籍、丝织品等文物,在接触空气后化为灰烬。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发掘也充满遗憾。大多数人见到的都是灰黑色的兵马俑,但其实秦俑是有颜色的。只是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水平、装备设置的影响,兵马俑被发掘出来后短短几分钟内,俑上的彩绘就迅速被氧化侵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头土脸”。
挖掘的本意是发现文物,研究历史,而结果却变成了破坏文物,让很多珍贵的历史信息从此彻底消失,带来了不无可估量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早在1987年,武王墩大墓就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没有主动挖掘开发的原因。
但是这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古墓也引来了大批盗墓贼的觊觎,成为他们眼中的“财富密码”。盗墓贼先后对武王墩古墓进行了3次盗掘,因为盗洞导致大量雨水进入墓室,墓室一塌糊涂,地下文物安全面临威胁,考古学家不得不开始抢救性发掘。
专家表示,武王墩墓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考古的新发现固然让人兴奋,但如何实现对挖掘文物的完整性保护,不再重演历史上的悲剧,始终是悬在工作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考古工作人员现场提取脆弱文物
考古“黑科技”

今非昔比。历经将近4年的发掘,超过1000个日日夜夜,考古人员辛劳付出的背后,我们已经有了诸多“黑科技”支撑起考古发掘工作,一个数字化考古时代已经到来。
武王墩一号墓为陵园主墓,是座带封土的“甲”字形竖穴土坑墓。高出地表约16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四壁有逐级内收的台阶共21级,用巨大枋木构筑的椁室呈“亚”字形,中心为棺室,四周各有一个边室,整个椁室被分隔为九室,有人戏称其为“八室一厅”。
如何在这么大的范围,隔着厚厚的封土找到椁室并明确布局?被称为“地学CT”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技术起到大作用。由于岩石、土壤等地下介质导电性是不同的,针对这样一个特性,考古人员一次性布置几十至几百根电极,这相当于无形的钻探,每一个测深点均可理解为一个钻孔,收集不同地层的电阻率,从而判断土下的情况,探明椁室布局。
考古队提取到大量文物,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其中漆木器数量、种类都是空前的。由于文物数量众多、种类繁杂,靠人工统计归档,费时费力还容易错漏。在考古挖掘现场,每当一件文物出土后,考古人员在经过相应的保护处理后,都会在其封皮外拴上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并进行扫码录入。利用数字化平台,能详细记录考古地点、时间、发现文物位置、文物分类等信息,如同快递站分发快递一样,随时跟踪文物去向。
出土文物——木俑首
文字具有特殊的考古价值。此次在一号墓的椁室盖板上,发现了大量墨书文字,有100多句、近千字,标示着每根椁室盖板的位置、次序和各个椁室的功能。这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历经数千年,木头上大部分墨迹早已无法肉眼识别。红外线成像技术成为考古专家们的“透视眼”,他们利用红外光的穿透性原理——木头与墨迹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不同,红外光能够敏锐捕捉到其表面的模糊墨迹信息,使用专用相机或扫描仪将扩大色彩对比度的图像记录下来,就得到了红外照片。
离考古发掘现场200余米,建有一座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考古实验室。考古实验室内设有低温灭菌室、无机质文物保护室、分析实验室等房间。多学科研究团队持续对武王墩一号墓出土文物与遗迹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开展各类脆弱文物和复杂堆积遗迹的加固提取及稳定性保护工作。
研究人员在保护室工作场景
实验室可被看作出土文物的“安全屋”,可对湿度进行精准调控,还能在常氧与低氧模式切换,实现对文物原始埋藏环境的模拟,为出土文物提供即时保护,满足饱水漆木器、椁室盖板等木质文物脱水定型需求,避免文物因出土后环境突变而受损。同时,低氧考古实验室还可实现对出土文物应急、快速、零化学消毒处理,兼具杀虫防霉功能。除了是“安全屋”,低氧考古实验室也是一个“抢救室”。武王墩的考古团队在完成椁盖板、竹席、漆木器等脆弱文物的加固提取后,会在这座“抢救室”内,对文物进行更精细化的抢救保护。
这一次,武王墩墓在考古探测、文物提取、现场保护等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通过多学科、多平台协作,应用了多项科技手段。目前,现场发掘已进入椁室发掘第二阶段,即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随着发掘的持续深入,更多的科技手段将在武王墩一号墓的考古、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武王墩一号墓的考古价值更加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或许到那时候,这座墓更多的未解之谜也将大白于天下。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