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李牧之死

[复制链接]
作者: ejifahudu | 时间: 2024-4-26 08:47:32 | 历史|
0 68

3065

主题

3065

帖子

919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97
发表于 2024-4-26 08:47:3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细思极恐的李牧之死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的著名军事将领。长期在赵国的代郡驻守,他在防守代郡胡人的骚扰方面,善于谋略,采取进剿和安抚的二手策略,基本上解决了胡人骚扰。公元前234年他在秦军来进攻赵国宜安城一战中,打败了桓齮率领的秦军,还反攻夺下武安城,又乘机潜出井陉,夺取了被秦国侵占了十八年的狼孟城,给了秦国以重创。第二年,他又率领赵军在赵国的番吾再次打败秦军,解除了秦军对邯郸的围攻,为赵国延续国运,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册封为武安君。可见其地位之尊。
然而,仅仅四年之后的公元前229年,秦军在兼并韩国之后,再次大举向赵国用兵,以图兼并赵国。就在二国军队激战正酣之际,赵国秘密将三军统帅李牧逮捕后杀害。三个月后,赵国即在秦军的围攻下,赵王和倡太后不得不开城投降,赵国被兼并。
从《史记》中关于李牧被杀的记载有二处,一处是《赵世家》,一处是《李牧列传》。
《史记·世家十三·赵》载:(赵王迁)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葱及齐将颜聚代之。赵葱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
这段文字的记载实在是太简略了,简略到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赵国朝廷眼见秦军大局围攻,双方激战正酣,竟然莫名其妙地将自己的主帅诛杀,随即战败投降。
再看《史记·列传第二十一·李牧》载: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这段文字记载,说到李牧被杀的原因是“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将赵国朝廷之所以诛杀李牧,是因为秦策反收买了赵国相国郭开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言李牧、司马尚欲反。于是赵王就派赵葱和齐将颜聚去接替李牧统帅一职。可是李牧不接受命令,这才激怒了赵王和朝廷,派人秘密逮捕李牧,将李牧诛杀。废黜了司马尚。二人的处置是不同的。三个月后,赵国灭亡。
李牧之死的事情似乎成了铁案。但这种说法,未免让人不得不叹息赵王朝廷的愚蠢,和秦国反间计的威力有如此之大。
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言李牧、司马尚欲反。郭开说李牧欲反,总得说出一二三的事实理由来,这里说的是“反”,不是“叛”或者“反叛”,也就是说李牧是反对朝廷也就是反对赵王迁和倡太后,并不是背叛赵国、投靠秦国。估计郭开也就是所能依据的一些事情,仅仅只能指证李牧是反对朝廷,反对赵王和倡太后。那么,要说李牧反对赵王和倡太后这种理由,能成立吗?或者说,李牧同倡太后和赵王迁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吗?或者说,赵王迁和倡太后有什么事情,使得李牧反对她们呢?
这就要从赵王迁继位说起了。
赵王迁的继位是有问题的,是以一种不合常理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非法”的方式上位的,那就是,赵王迁的生母倡,不知使出了什么招数,使得赵悼襄王完全迷信了她,竟然做出了废长立幼的重大举措,将自己原先册立的太子废黜,改立倡后的儿子迁为太子,并最终继位。而废太子就是公子嘉,他后来逃到代郡,在赵国被兼并之后,自立为赵王,史称为代王。
在这里,还应该注意到,公子嘉逃去的地方是代郡,那儿远离中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内蒙古的察哈尔等周边地区,可谓是赵国的大战略纵深之地。但是就在二年前的公元前231年,那里遭受了严重的地震,房屋倒塌一大半,损失惨重,这就断绝了赵国朝廷将其作为战略转移根据地的念头。
而代郡曾经是李牧主政的地方,他长期在那里对付胡人,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李牧在代郡有着非常高的威望和很多旧部。公子嘉逃去那里,如果没有李牧的支持,相信是难以立足的。
而李牧同公子嘉的关系,他们的相识始于此前的一次护送。那就是赵悼襄王继位后,在甘罗的撮合下,秦国与赵国关系和好,秦国释放在咸阳做人质的公子嘉回国,就是李牧前去迎接的。
李牧主政代郡是有一个反复,那就是中间一段时间,他还离开过代郡,估计离开代郡的那段时间,就是去朝廷担任了一个并不重要的职务,比如去秦国迎接公子嘉。后来由于派去代郡的人又无法搞定胡人了,赵国朝廷又不得不启用李牧去主政代郡。当他离开朝廷时,恰恰是那段时间发生了赵悼襄王更换太子的事情。
那么,可以说公子嘉逃到代郡去,是不是受到了李牧的支持,所以这才引起了赵王迁和倡太后集团的猜忌,进而不顾一切要将李牧的兵权解除,而这时李牧却不愿交出兵权,导致赵王朝廷最后下定决心,将李牧秘密逮捕杀害了呢?赵王迁集团为何对公子嘉逃亡去代郡,变得这么反感和忌惮呢?这就要说到赵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件故事,那就是害死赵武灵王的“沙丘之祸”。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继位后,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迅速地成为战斗力超强的强国,他一生征战无数,南伐魏国,东抗齐国,灭中山国,使得积弱的赵国一跃成为能与秦国、齐国、楚国争霸的大国。赵国的国势蒸蒸日上。他一度还想从北面深入草原荒漠,探察从北面制秦的战略可行性,可见其志向多么远大。
可是,他却犯了英雄难过美人关的错误!赵武灵王先娶的王后去世后,他又娶了一位名叫娇娃的美女,于是坠入温柔乡里的赵武灵王,智商立刻就变成了痴情莽汉!武灵王原先的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公子赵章,也已立为太子。武灵王宠幸的娇娃又给武灵王生了一个公子何,娇娃面对武灵王的宠幸,使尽自己的浑身解数,将武灵王深深迷住,关键时候,就是要让武灵王改立自己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而将原太子章废除。被迷得神魂颠倒的赵武灵王竟然答应了,以他在朝中的绝对权威,没有任何人敢反对,甚至来劝谏他。原太子公子章被他打发到代郡去担任郡守。一厢情愿的武灵王更是在公元前298年,自己退位,让太子何继位当赵王,就是赵惠文王,他自己则称作“主父”,退居幕后,那时赵惠文王才只有十岁。
过了四年,武灵王大寿,公子章也来给他祝寿,自然也要到朝廷中来觐见赵惠文王,这时候他宠幸的王后娇娃也生病去世了,武灵王对她的思念之情,自然也就淡薄了一些。当武灵王看到身材高大的公子章要跪拜在弟弟赵惠文王面前行臣礼时,他才醒悟到自己当初废长立幼是错了。可是大错已经铸成,这可怎么去改变呢?自负的武灵王竟然想出了更加错误的主意,他把老相国肥义,上卿李兑、公子成、还有代郡的代相田不礼等几个重臣召集起来商议,提出让代郡也成为一个诸侯国,这样公子章也可以称王,与弟弟赵惠文王并立。此言一出,即遭到老相国肥义、公子成等坚决反对,见大家都反对,田不礼表面上也不敢坚持,但内心怂恿公子章夺位的心情更加炽烈。
典礼过后,赵武灵王又带着众人到沙丘打猎,将赵惠文王和公子章全都召集在沙丘,分住各自的宫室。公子章与田不礼密议,假传赵武灵王的旨意,召赵惠文王去面见。老臣肥义觉出有诈,他同李兑商议,他独自一人去面见公子章,探看是怎么回事。李兑和公子成则暗中赶紧召集军伍来救援赵惠文王。肥义去见公子章和田不礼,果然发现他们意欲谋杀赵惠文王夺权篡位,肥义揭穿阴谋,被杀!李兑和公子成即命围攻公子章和田不礼,田不礼战死,公子章情急之下,躲入赵武灵王的宫中,祈求活命。赵武灵王心软了,他站出来,斥责李兑等,要求他们退兵,而李兑坚决不退兵,请赵武灵王交出公子章。自负的赵武灵王大怒,拒不交出公子章。李兑心一横,就将武灵王的宫院包围起来,不许送任何食物和水进去,并喊话让里面的人出来投降。这样僵持了几天,其他人都纷纷投降出来,但生气的赵武灵王仍然坚持不出。公子章眼见已经没有了食物,为了不连累父亲,自己自杀了。赵武灵王以为这事就可以结束了,但李兑和公子成等明白,如果放出赵武灵王,他见到赵惠文王之后,赵惠文王必然不敢把自己的父亲怎样,那样的话,自己的人头就会落地。于是一面派人将赵惠文王送回邯郸,一面继续围困沙丘宫,不让赵武灵王出来,也不送任何食物和水给武灵王。武灵王无奈,只得接雨水和逮地鼠、飞鸟充饥,坚持了三个月,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这么被活活饿死。史称“沙丘之祸”。
先祖赵武灵王有了这么一个惨痛的教训,可是赵悼襄王仍然还犯下如此相似的错误,这就给公子嘉和李牧都埋下了祸根。
此时,离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七十年都不到,可谓殷鉴不远亦。所以,在邯郸和赵国被秦军进攻,危在旦夕之际,倡太后得知公子嘉突然逃亡去了代郡,她们的神经高度紧张了起来。而事情又牵涉到赵军主帅李牧,焉能不更加担心和揪心?如果李牧将自己手上的兵马,再带去同公子嘉汇合,不顾邯郸和赵王迁这个小集团,那么她们的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于是不顾一切要去剥夺李牧的兵权。而李牧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说只想率军击败秦军,不愿交出兵权,但赵王迁集团已经对他彻底失去了信心,从而采取了断然措施,秘密逮捕杀害了。
那么公子嘉为何会逃亡去代郡,或者说李牧为何会支持公子嘉逃亡去代郡呢?这与当时秦军来围攻赵国的危急形势有关。秦国的这次围攻,借用《战国策》中,司空马来觐见赵王迁朝廷时,分析秦赵当时力量对比,双方实力悬殊,赵国可以说是在劫难逃。从李牧主政代郡,和二次反击以少胜多打败秦军来看,李牧可以称得上是智勇双全,有谋略有胆略的统帅,他对秦赵两国军力实力对比应该是非常清晰的,估计他也看出来了赵国此次危急之深重,应该也曾劝说赵王朝廷撤出邯郸,退往代郡,以避秦军锋芒。但由于代郡遭受了严重的地震,房屋倒塌大半,损失惨重,所以倡太后朝廷不愿逃往。而废太子公子嘉,在朝廷中不但是饱受歧视,还一定备受排挤和猜忌,连李牧那样劳苦功高者都不能得到善待,公子嘉的处境就更可想而知。危急时刻,他不得不自求生存出路,逃出邯郸。举目四望,还只有来求李牧给他出路。这一来,李牧出于对保留赵氏政权的最后一点希望,所以帮助公子嘉去到代郡。李牧也知道赵王朝廷对公子嘉的猜忌和防范,所以,当他面对朝廷的缉捕,他没有逃走,而是勇敢地选择了赴死。《战国策》最后说到韩仓奉命审讯李牧,说李牧欲行刺赵王,李牧展示自己的手臂由于负伤,短了一截,所以用木头接上的,根本不是什么短剑之类的凶器,请求韩仓去跟赵王解释,可是韩仓说,赵王已经不接受解释,就是要李牧死。于是李牧就自尽了。这个说法很荒唐,荒唐得不可能有人相信。但李牧被诛杀了,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赵王迁集团此刻对李牧有多么憎恨。甚至超过了对已经逼近邯郸的秦军的仇恨。
所以,在秦赵激战正酣,赵国急需李牧这样的军事统领之际,即便郭开受了秦国的收买,要离间赵王迁来害死李牧,他要造谣或者离间,说出来的理由也一定要很充分,很有说服力,很能触动赵王迁集团那敏感的神经,不可能随便编一个理由和谣言,就让赵王朝廷相信李牧要“反”赵王朝廷。而借用赵王迁对原太子嘉的猜忌和防范来做文章,无疑是最有效力的说辞。也最能促使赵王迁下决心处死李牧。
这才是李牧被害死的真相,是如此残酷,如此冤屈,令人窒息。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