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55荀爽眼中不是只有自己兄弟,而是兄弟们真的好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4-23 05:32:14 | 历史|
0 70

3045

主题

3045

帖子

913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35
发表于 2024-4-23 05:32: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颖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①?”慈明曰:“足下相难,依据者何经②?”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③!”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④。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⑤。《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⑥?”
【注释】
①荀慈明:荀爽(128—190),字慈明,荀淑第六子,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荀爽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太常赵典举拜郎中,奏闻后即弃官离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水之滨,达十余年,以著述为事,先后著有《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号为硕儒。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董卓专权时,强征为官,九十三日内接连升迁至司空,位列台司。见董卓残暴,参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事,举事前病卒,享年六十三岁。
袁阆在《言语》第1条(总第49条)中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因:依靠。
②经:常规;原则。
③国士:全国推崇的才德之士。尤:指责;责问。
④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事见《左传·襄公三年》《国语·晋语七》。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晋悼公时为中军尉(掌管军政的长官)。年老告退时,晋悼公问谁可以接替他,祁奚推荐了仇人解狐。刚要任命,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大家称赞祁奚能推荐有才德的人。
⑤公旦《文王》之诗:《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包括《文王》《大明》等十篇,相传为周公所作,均为赞颂周文王和周武王德业的诗歌。公旦,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曾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周武王死后,辅佐周武王幼子周成王,任摄政,戡灭三监之乱,“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并制作礼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亲亲之义:爱自己的亲人。《诗经·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孔颖达疏:“既能内亲其亲以使和睦,又能外友其贤而不弃,不遗忘久故之恩旧而燕乐之。”《汉书·翼奉传》:“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
⑥《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史书,也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语出《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荀慈明引用此句的用意当在“言自近者始也”,大概是因为与袁阆均为饱读之士,所以没引全。译文为意译。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本自《孝经·圣治章》:“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译文】
荀慈明和汝南郡袁阆见面时,袁阆问起颖川郡有哪些才德之士,慈明先就提到自己的几位兄长。袁阆讥笑他说:“才德之士只能靠亲朋故旧来扬名吗?”慈明说:“您责备我,依据什么原则?”袁阆说:“我刚才问国士,你却谈自己的诸位兄长,因此我才责问你呀!”慈明说:“从前祁奚在推荐人才时,对内不忽略自己的儿子,对外不忽略自己的仇人,人们认为他是最公正无私的。周公旦作《文王》时,不去叙说远古帝王尧和舜的德政,却歌颂周文王、周武王,这是符合爱亲人这一大义的。《春秋》记事的原则是:把本国看成亲的,把诸侯国看成疏的。再说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的人,岂不是违反了道德准则吗?”
【读书感悟】
这段故事中,荀爽举贤不避亲,他所引用的例子中也是如此。袁阆企图从道德的层面来绑架荀爽,但却被他反驳的无言以对。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