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充电“加速”背后的补能逻辑

[复制链接]
作者: 泅渡至彼岸 | 时间: 2024-4-21 14:36:31 |
0 94

773

主题

773

帖子

2319

积分

高中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19
发表于 2024-4-21 14:36:3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补能这件事上,百年大众终于与造车新势力们达成了共识。
7月3日,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仪式正式举行。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了两项重要措施。其一,与一汽-大众共同对开迈斯增资约8亿元人民币,加速中国市场的充电网络布局;其二,与开迈斯携手国网车网公司,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有序充电试点项目,探索可持续、更灵活的充电解决方案,降低客户充电成本。
一个显而易见的信号是:大众正在谋求更加深度、完善而广泛的充电网络布局。在这一点上,大众正在不断向新造车企业们学习和靠拢。
不过,对于大众而言,这或许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必然。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次的增资背后,大众的“补能逻辑”是怎样的?为什么选择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加速充电网络的布局?在布局充电网络的背后又存在怎样的深层次考虑?
1
先建它一万个的“小目标”
事实上,作为国内首个投资布局充电站的海外传统汽车品牌,大众对于充电补能网络的重视由来已久。
2019年,为了完善大众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布局,大众中国以30%的股份联合一汽、星星充电、江淮汽车三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0亿元。其中,大众中国、一汽、星星充电分别出资30%。2020年9月,开迈斯首座超级充电站落地“建外SOHO”,开启了传统车企在国内自建超充站的先河。

截至今年5月底,开迈斯已经在全国180个城市布局了1198座超级充电站、10490个充电终端,充电用户突破200万,率先达成了一万个的“小目标”。相比于特斯拉用了八年时间建成第1万桩,开迈斯的建设速度明显更快。
在大众的设想中,今年年底,开迈斯公共充电网络将覆盖“三横六纵八大都市圈”。其中,“三横”补能线路包含沪昆通道、沿江通道、青银通道;“六纵”补能线路包含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一京港澳通道、京昆通道、包(银)通道。“八大都市圈”包括京津冀、长三角、广深、成渝、山东半岛、长江中游、中原和东三省。并在全国26个城市实现主城区5公里范围内1座充电站的便利度。

此外,按照规划,2025年开迈斯将在全国建设17000个快速充电端口,充分覆盖用户的补能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自建充电网络的动向,并不局限于国内市场。早在2017年,大众就曾牵手宝马、戴勒姆、福特在欧洲成立了一家名为IONITY的充电网络运营商,计划为整个欧洲的所有电动汽车提供全面的补能支持;在美国,大众也成立了一家叫做“Electrify American”的子公司,计划在全美范围内建立150kW+的快速充电网络以及320kW的超充站。
2
补齐电动化的“拼图”
如果说在传统汽车时代,车企所围绕的是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三个利润环节。那么到了新汽车时代,汽车的整个核心价值链都在发生偏移,除了常规的利润环节之外,车企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层面去做全新的布局,补能体系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回过头来看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销量上的成功,不难发现,充电网络的构建和促进作用是不可回避的。当充电网络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不仅能够帮助促进车型销量,更能够成为车企的一项重要资产和竞争优势。从这一层面来讲,大众看到了布局充电网络的重要价值。

另一方面,大众对于充电网络的加紧布局也源自于现实的需要。
为了跟上新汽车时代的浪潮,大众正在全面加速其电动化进程。2022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共交付车辆超31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7.1%,达到206500辆,纯电动车型交付量同比增长68.2%。
根据规划,未来几年内,大众至少要推出近40款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各品牌车型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有望超过40%;到2050年,大众汽车集团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对此,原开迈斯董事长苏伟铭曾表示:“中国市场大众集团的销量是最大的,未来大众的电动车比例一定也是最高的。所以基础设施必须要做到最好。”
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李万里看来,充电配套设施的完善是跨国企业在华深耕本土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补齐电动化转型中的一块“拼图”。尤其是经历过燃油时代辉煌的跨国车企们,更需要摒弃掉对传统油车时代资产的眷恋,构建起全方位的触点矩阵,直达用户深层次的生活场景,不断激活更大的用户基盘。
3
不只是充电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大众对于充电网络的布局绝不仅仅局限于充电本身,而是积极构建一整套完整的充电生态系统。包括住宅充电解决方案、为企业用户提供专业建议、全面的充电费率和合适的车队解决方案等。
以大众引入ID.系列车型的双向充电为例,可以做到将电动汽车的电力实时回馈到电网,在需要时为家庭供电,而它的背后是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此外,大众ID.车型还支持在线路线计算功能,通过更加动态的路线评估,更好地规划沿途的充电站。从这些细节处都可以看到,大众对于充电补能的深入思考。

与此同时,通过车桩信息的打通,大众还可以进一步围绕汽车生态,衍生出更多的营销方式和合作可能。在大众看来,充电网络的构建还是未来构建车联网生态圈的第一步。例如,通过信息的打通,实现全自动无感充电系统,让无感支付、自动泊车等成为现实。
可以看到,大众对于充电网络的布局不仅仅是对补能板块的补充,也是对整个充电生态甚至电动车生态的延伸。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前两年的高速发展,大众的充电网络开始向高质量发展做准备,需要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充电补能市场的优胜劣汰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无论于大众而言,还是于整个行业而言,如何实现高质的精细化运作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必须承认,在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大众选择这样一条从自身出发、向深处延展的充电网络布局,是相当关键而富有成效的一步。相比之下,大众的充电布局无疑走在了传统车企们的前列。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