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上是否存在“东虢国”?新出战国竹简提供了新的解释

[复制链接]
作者: -怨天尤人、故我爱之人。 | 时间: 2024-4-19 11:35:12 | 历史|
0 107

2939

主题

2939

帖子

881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17
发表于 2024-4-19 11:35:1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土古籍的不少记录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其实不在于有多少“颠覆”旧说的地方。实际上,如果仅仅提供孤证的话,很难说能够颠覆什么,但提供的某些新说,确实能够有所启发;另外,有些记载又佐证了印证的某些细节,让它们变得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近些年比较火的清华简大家都知道,第一辑的《楚居》和第二辑的《系年》都提供了不少新史料,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而主要说一说第三辑的《良臣》。
《良臣》记载了上古黄帝到春秋末年时一些明君贤臣的名字,其中有一句是“郑桓公与周之遗老史伯、宦仲、虢叔、杜伯,后出邦”。
《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郑庄公的母亲最早向郑庄公提出,将制这个地方分封给太叔段,郑庄公拒绝的理由是“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过去一般将这个“虢叔”解释为东虢国君,因为《国语·郑语》中提到郑庄公的祖父郑桓公,在西周灭亡的两年后灭亡虢国(国君虢叔)与郐国(国君郐仲)。那么《左传》死于制的虢叔自然就是虢国末代国君,而且这也为后世考证虢国(东虢国)的坐标提供了定位,在今天河南荥阳。
但《良臣》出现后,我们就发现,这位“虢叔”未必就是虢国国君,而有可能是一位跟随郑桓公东迁的虢叔。或许,正是因为这位郑国的虢叔死于制,才被郑庄公借口说这个地方并非吉祥之地。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又如何看待东虢的虢叔呢?实际上,如果进一步思考,是否真的存在这个“虢国”也有问题。《郑语》中太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已经预料到了秦、楚、齐、晋四国兴起,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楚人的作品,并非春秋郑国的原始资料。

而其他史料中,并没有提到郑国灭虢一事,但却不少文献提到灭郐。比如古本《竹书纪年》说“晋文侯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曰桓公”;《韩非子》说郑桓公假装与郐国贤臣有盟誓,从而利用反间计灭亡了郐国;《公羊传》也说郑国以前在留这个地方,因为郑伯与郐国国君夫人私通,而趁机灭亡郐国迁都于此。清华简第六辑的《郑文公问太伯》也说郑桓公“覆车袭沝,克郐朝食,汝容社之处,亦吾先君之力也”。
总而言之,在《国语·郑语》中说的郑国“二年灭虢,四年灭郐”,灭郐的史料很丰富;但灭虢的史料仅有《左传》一句“虢叔死焉”作为旁证,并没有在荥阳一带发现明确指向虢国的考古证据。而随着清华简《良臣》的发现,河南荥阳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东虢国,也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过去一般认为西虢(今陕西宝鸡)、东虢是周文王两个弟弟虢仲、虢叔的封国,这样看来,兄弟封在同一个虢国可能还更符合实际。
兄弟分封在同一个国家,也许我们受后世宗法制的影响,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其实在西周初年是正常现象,可以佐证的是,周文王伯父吴太伯、虞仲奔吴(虞);宋国开国国君微子启和弟弟微仲大概原本封在“微”;周文王“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二虢”自然是虢仲与虢叔,而二“蔡”应该也是同时封于蔡的两个儿子(过去解释为管叔与蔡叔,也许最早同封于蔡)。”正因他们分封在一个国家,所以使用同一个氏称。

这其实正是宗法制不成熟的表现。过去学者往往把宗法制与分封制作为一体两面,但这至少在周代不完全适应。分封不仅仅包括国君庶子,这个自然不必再多说;而庶子是否能够都能够分封,这当然也是有问题的。春秋时期有大量的王子、王孙、公子、公孙,他们都留在以天子、诸侯为族长的家族(氏)中,而西周前期则有诸子封于一国的现象,以长者为封君,而幼者也与长者之子有平等继承权,也就是说嫡长子继承制没有完全确立。
清华简《良臣》中还有一处比较有意思的记载,是说周文王“有闳夭、有太颠、有散宜生、有南宫适、有南宫夭、有芮伯、有伯适、有师尚父、有虢叔”等贤臣。
近年比较火的曾国考古,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曾国开国国君南宫适这个说法。其来源于随州文峰塔春秋晚期曾侯与墓、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犺墓的记载,其中提到祖先为“南公”“伯括”,“南公”是“伯括”本人还是“伯括”长子有争议,但一般认为“伯括”就是南宫适(括)。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清人孔广森,他认为《论语·微子》的周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中,伯达、仲忽即《逸周书》的南宫百达、南宫忽。

那么在他看来,这个“伯括”当然就是南宫适了;而曾国青铜器也发现“南公”“伯括”的痕迹,这让学者更加认为“南公”“伯括”就是南宫适。虽然“南宫”氏确实可能称“南”氏,但这里仍然存在两个疑问:第一是周朝南宫氏与南氏,在《诗经》《左传》中都存在,南氏有南仲和南季、南宫氏有南宫极与南宫嚚;第二就是《良臣》这里的伯括与南宫括并称,明显是当作两人,而且还有一个“南宫夭”,却不与《论语》的周八士同名。
总而言之,“南宫括”与“伯括”,至少在战国文献《良臣》中,是明确被作为两人的。不过《良臣》应该又存在不少错乱之处,比如其中提到“武王有君奭、有君陈、有君牙、有周公旦、有召公,遂佐成王”,这里君奭与召公明显是一个人,而君牙应该就是前文的师尚父,也就是著名的姜子牙;后文提到“晋文公有子犯、有子余、有咎犯”,子犯与咎犯应该也是一个人,即晋文公的叔父狐偃。故伯括与南宫括可能是一人误判作二人。
综上,《良臣》提供给我们一些新的史料,其中包括比较新的郑国“虢叔”说、“南宫括”与“伯括”二人说,这两种说法有一定可信度,但也未必都完全可信;不过至少我们知道战国时期已经流传这些不一样的说法了。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疯狂阅读》《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