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郑灵公,因甲鱼汤被杀,实际上却是国家健康的体现

[复制链接]
作者: 、泪落旧城轻纱坠 | 时间: 2024-4-14 05:34:58 | 历史|
0 94

3081

主题

3081

帖子

924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43
发表于 2024-4-14 05:34:5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事鉴于见于《左传·宣公四年》,也就是有名的“染指”。应该说,春秋各国君主死的奇葩的少,有吓死的,有死在茅房的。也有摔死,春秋不仅无义战。而且弑君如宰猪牛,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虽然数字与实际有出入,但足见春秋时期,臣弑君有多容易,君王控制国家能力有多弱。对比之下,秦始皇之后的皇帝就安全多了,除了末世君主之外,皇帝的个人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郑灵公的事情吧,现在看真是不叫事,如果郑灵公地下有知,肯定会把一锅甲鱼汤(王八汤,大补)都让公子宋吃,甚至天天让公子宋喝甲鱼汤,补死他,要不然,郑灵公也不会在位一年而亡。郑灵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05年,出于两国友好关系,楚国送给郑灵公一只大鼋(yuán),也就是大王八。而此时的郑国,已经不是当年的郑庄公小霸了,现在的郑国极为衰弱,我们也可以认为楚国送了只大王八给郑灵公。此时的郑国国力衰弱,不断游走于诸侯强国,郑国又处于四战之地,夹在秦楚两国之间郑国处境艰难,朝秦暮楚来就是形容郑国的,“国际”环境的艰难可见一斑。

这次郑灵公今天却收到了楚国送来的的大王八。看来郑国的外交策略处理得不错,郑灵公对楚国大使道:“郑国感激楚国在寡人即位之初送来的贺礼,我郑国永远惟楚国马首是瞻”。在送走楚国大使以后,就让大厨把甲鱼给炖了,准备好好补补。事由凑巧,郑灵公的两位宰相公子宋与子家二人求见郑灵公。就在此时,公子宋情不自禁地就动了动食指,随即对公子家道:我们今天有大餐。因为一有大餐吃,我的食指就会动,百试百灵。人家是狗鼻子区域敏感,公子宋的敏感区域在食指。继续往里走的时候,就看见大厨在宰杀大甲鱼。公子家对于公子宋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十分艳羡。二人见到郑灵公以后,公子家肚子里装不了二两豆油。就把公子宋预言能吃到美味,食指大动和郑灵公说了也许就在一瞬间,郑灵公就想让公子宋的食指大动失灵一次。

郑灵公闻言并没有说什么。等到甲鱼汤做好以后,郑灵公召集公卿大夫,满朝文武一起喝甲鱼汤,郑灵公谁都分汤了,就连看大门都有,但就是没有当朝宰相公子宋的,不给公子宋甲鱼汤也就罢了,还语带讥讽地道:你的食指大动也不灵啊,公子宋窘迫就想而知了,羞恼,气愤,怒不可遏之下。公子宋直接走到熬甲鱼汤的鼎前,伸手用手指蘸着汤汁,放在嘴中吸吮着,说道:谁说我的手指不灵,随即扬长而去,应该说,公子宋做得过分了,一碗汤不至于如此,公子宋如此慢待君王,简直就是找死。郑灵公也就起了杀心。但郑灵公生气,公子宋更气愤,觉得郑灵公让他没面子,索性联合子家先发制人杀了郑灵公。这就是一锅甲鱼汤引发的血案。

抛开事情本身而言,公子宋能够杀郑灵公就在于诸侯麾下的大夫(臣僚)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更具有独立的性,政见不和可以辞职,可以去其他国家,本国君主基本也不阻拦,在人格上基本是平等的,没必要对国君卑躬屈膝。杀君主“不算事”。君臣之间一种比较自由、比较宽松的上下级关系,双方不是绝对的服从。但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皇帝的权力与地位逐渐提高,臣属地位断崖式下跌,到了满清就连当奴才都不行了了,可以说,春秋时代华夏是最健康的。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