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女拉开了战国大争之世的序幕

[复制链接]
作者: ejifahudu | 时间: 2024-4-13 09:17:49 | 历史|
0 69

3147

主题

3147

帖子

944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43
发表于 2024-4-13 09:17:4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1)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6世纪末,整个地球一片祥和,几个强大的古文明都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民主、哲学和宗教开始萌芽。
在欧洲,希腊伯罗奔尼撒同盟形成,城邦之间不再混战。它在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境内)的殖民地米利都还产生了西方哲学的奠基石——米利都学派,而它另外一个伟大城邦雅典甚至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民主制。总之,此时的希腊,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氛围之中。
在中东,伟大的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建立了强大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或者称波斯第一帝国,当时,古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及腓尼基人等河谷流域的古老文明都臣服在波斯帝国的脚下,整个西亚地区(包括埃及)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在南亚,印度正处在列国时代,虽然它十六个国家偶尔发生战乱,但另一个伟大人物释迦牟尼已经踏上了求法的道路,佛教诞生了。
而在古老的中国,又一个伟大的人物孔子正在齐鲁之地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儒家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萌芽。而刚好,西方的苏格拉底、耶稣也差不多在处同一时期,因此这一段又被称为人类的伟大轴心时代。

此时的古中国,正处于春秋时代晚期,连年的战火已让天下疲惫不堪,于是,在宋国大夫向戌的调解下,晋国和楚国两大强国终于达成和解,并于公元前546年召集十四国大夫举行了第二次弭兵大会,签订停战协议,达成了一揽子和平计划。自此,诸侯间的纷争遂稍停息,近四十年没有发生较大战争,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类似的协议往往是无效的。罗马与迦太基的和平条约只坚持了23年,雅典和斯巴达的三十年合约只坚持了13年,德国凡尔赛和约从签订到撕毁还不到17年,刘邦和项羽的鸿沟之约则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
但春秋晚期这么多国家,竟然就真的坚持了四十年无战争,这除了久战疲惫之外,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各国贵族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导致各国内部矛盾重重,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外顾。安静的地球,安静的有点可怕,它,似乎已经预见到,在貌似平和的微风中,一股恶戾的气息正在凝结,无边的杀戮将扑面而来。
一切都从一个女人开始,或者说,一切皆从一场迎亲开始。
公元前523年,也就是春秋时代南方第一大国楚国君主楚平王即位的第六年,平王突然宣布派遣大臣费无忌前往秦国,为他的儿子太子建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这是一次政治联姻,目的是争取盟友,以抗衡长期与楚国争霸的晋国,但最终却被导演费无忌同志引上了一条诡异的道路,南中国的大地从此陷入纷飞的战火之中,楚国的命运开始朝变态的方向发展。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和齐国一样,秦国也出大美女,从前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就是个超级美女,曾经把华山上的神仙都迷倒过,而这个孟嬴一点也不比她弄玉前辈差,人送外号“梦萦”,男人看了都得“魂牵梦萦”,后来俗家小说把孟嬴称为“无祥公主”,这个名字取得颇有意味。
因为,事情糟就糟在她太美了。
更糟的是,迎亲的大臣费无忌是个正宗的小人。
美女再加上小人,想想也会出事。
其实,费无忌从前也想当个好人,彼时他在楚国从事的是高尚的教育事业,而且他教育的不是别人,正是尊贵无比的楚国储君太子建。
多么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呀,费无忌本来是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园丁的。
可惜造化弄人,或许他教学水平太差,太子建更喜欢的是另一个老师伍奢,这让费无忌很郁闷很费解:这小孩儿怎么就不喜欢我呢,论学问,论帅气,我哪点比伍奢要差呀!(当时,伍奢是太师,属于大学教授级别,费无忌是太傅,只能算个副教授。)
按理说客户不满意,你就得改方案,更何况这位客户还是当朝太子,日后的国家元首,可是费无忌偏偏不服气,既然客户不满意,那就让他滚蛋,咱换个客户做。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简单,把这太子废掉就是!
不过这事儿说得简单,实行起来可没没那么容易了,一国的储君,哪里能说废就废,关键的关键,就是要挑拨楚平王和太子建的关系——两个本无矛盾的男人如何才能反目呢,最好的工具,就是女人。

这世上为了女人而反目的男人多了去了,从远了说,洋妞海伦让希腊人打了十年的仗,从近了说,郑女夏姬让陈、楚、晋、吴一大堆男人全乱了套,楚平王也是个男人,是男人就有可能为女人犯罪,费老师搞了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别的没研究会,把握人性的弱点却是专家中的专家。而孟嬴这种能引人犯罪的超级大美女,正是费无忌梦寐以求的那个最佳人选。
所以,当费无忌把新娘子从秦国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说:“大王啊,可不得了,这个秦女长的美如天仙,留给太子太浪费了,大王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享享清福了,不如,咱自己娶了?”

楚平王说:“这不太好吧,寡人乃一代明君,怎么能如此违背人伦呢?”费无忌说:“没关系,婚礼不是还没开始吗?咱们给太子再找一个!大王,大王……”
只见楚平王看着刚刚送到眼前的大美女,哈喇子已经流了满地。
许久,楚平王才回过神来,说:“好吧,就听你的,寡人就勉为其难接收了这秦女,也给太子一个尽孝的机会。”
就这样,太子建被分到一个暴丑的齐女当老婆,而孟嬴则被她未来公公给半路截胡了,从太子妃一下升级为王妃,没多久,还生了个大胖小子,楚平王爱如珍宝,故将其取名为珍,这就是后来的楚昭王了。

楚平王已经上钩,剩下的事就好办了,没多久,费无忌又对平王说:“晋楚虽然弭兵,但形势依然很紧张!臣之意,不如扩大城父(在今河南宝丰县,与陈邑城父为二地)的城墙,让太傅伍奢辅佐太子镇守在那里,以监视北方的宋、郑、鲁、卫等国,这样大王就能专心谋取南方的吴越,为我大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发展局面!”楚平王明白费无忌的意思,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要支开太子建呢!这样也好,自己抢了他的老婆,心里老是不得劲,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如让他待远一点,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尴尬。
太子建可怜呀,漂亮老婆给老爹霸占了,还被发配边疆,爱情事业两失意。
接着,费无忌又耐心地等了一年,等到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平王父子产生巨大隔阂了,他才又找到楚平王,说:“太子因为自己的老婆被抢了,整天怨气冲天,大王你还是防着他点好。臣听说他自从驻守城父以后,偷偷地勾结外敌,想攻进郢都来造反呢!”
费无忌果然深通人性:中国的帝王最害怕的就是有人造反,所以不管是不是真的,都要抓起来杀了再说,这样才能把可能的造反扼杀在可能的谋反阶段。
所以,楚平王听了这费无忌的这番话,抱住脑袋抓着头发纠结起来了。
楚平王有个心病,其实他的王位来的也并不是那么光彩。
那还是在七年前,公元前529年,那时候楚平王还被称作公子弃疾,是当时楚国君主楚灵王最小的弟弟。
楚灵王是个好战的君主,没事干就喜欢打仗,这种男人的游戏让他乐此不疲。弭兵之会后,大国之间的大战已被禁止,那他就去攻打一些南方小国,以强凌弱,虽颇有胜绩,但成年累月的战争,仍使得国内的百姓和各大贵阀豪族怨声载道,内乱,没多久就爆发了。
公元前529年五月,公子弃疾趁楚灵王出外狩猎,联合他两个哥哥一起造反,率军攻入郢都(楚国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奉三哥公子比为楚王。楚灵王在众叛亲离下在荒郊野外孤零零地上吊自杀,结束了他疯狂而罪恶的一生。
没多久,公子弃疾又逼死他的两个哥哥,自己做了楚王,是为楚平王。
手足相残,原来这个王位是楚平王手足相残换来的。
有谁知道,多少个孤独的夜晚,楚平王被可怕的噩梦惊醒,梦见几个哥哥拎着自己的头颅站在他的面前,指着他又哭又笑又跳,眼前到处都是血——墙上、地上、衣服上、脸上、手上,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所以,当费无忌跟他说他儿子想要造反的时候,他一下子吓蒙了。
楚平王不知道太子建要造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但他知道,在楚国,父子相残从来就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从前楚太子商臣就残忍地杀死了其父楚成王,自己做了楚国的国君楚穆王。现如今这个可怕的命运又要降临到他的头上了。
怎么办?没办法。这世上,有的错误可以挽回,有的错误可以补救,但有一些错误是没有办法回头的,错了,就错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错下去。

所以,或许费无忌进的只是谗言,或许他的话全都是捕风捉影,但事到如今,楚平王只能抢先向自己的儿子下手了。从前楚平王能手足相残,现在他就能父子相残,这一切,都是为了权力,那至高无上的楚国王权。
这下子费无忌原先的竞争对手伍奢伍老先生倒霉了,楚平王把他抓了起来,严刑逼问太子造反之事。
伍老先生学问虽然好,但性子却是倔得很,他明白这都是费无忌这小子搞的鬼,因而说道:“大王怎么能仅仅凭拨弄是非的小人之臣的坏话,就疏远骨肉至亲呢?小建是个乖孩子,他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费无忌赶忙道:“大王你看,他果然和太子是一伙的,现在不干掉这些人,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了!”
楚平王大怒,遂将伍奢打入天牢,择日处死,同时命令城父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奋扬去捕杀太子建,以绝后患。
奋扬是太子建的老下属,太子建有没有造反,他还能不清楚?所以这种事儿,他可不干!
于是他找到太子建,说:“你快跑吧,大王要我杀你呢!”
“那你怎么办?放了我你可就要遭殃了!”
“放心,我死不了!”
于是,太子建赶忙收拾东西,带着老婆孩子跑到宋国(今河南商丘)逃难去了。
奋扬把自己给绑了,跑回都城见楚平王。
“太子死了没?”
“太子跑了!”
“谁放跑的!”
“我!”
“承认的倒是挺快!你放跑了太子,还敢来见我,你不怕死吗?”
“大王从前嘱咐我,侍奉太子就像侍奉大王您本人,我可是听了您的话才这么做的,您要杀就杀好了!”
楚平王心想也是啊,于是叹道:“你还真是个大大的忠臣,寡人不杀你了,扣你一个月奖金,回去照常上班吧!”
不管怎么说,太子建已经跑了,楚平王于是开开心心改立他的心肝宝贝熊珍为太子,费无忌顶替伍奢的位子做了太师。
费导自导自演了一出绝妙好戏,他的阴谋终于得逞了。
可是费导还觉得不过瘾,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被他害死,这简直是在侮辱他的导演天才。
不行,他一定要斩草除根,将所有潜在的威胁全部都消灭掉。
于是费无忌又找到楚平王,说:“伍奢阴谋造反,必须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此字在此处念云)也不是省油的灯,留之必为后患,大王何不将伍奢做为人质诱骗他们前来送死?”
对于费无忌这个的提议,楚平王当然表示赞成: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费无忌不能回头,楚平王更加不能回头,他们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于是平王又一次提审了伍奢,说:“老家伙,赶快写封信把你两个儿子叫来,这样寡人就放了你!”
伍奢道:“没用的大王,虽然我大儿子伍尚老实厚道又孝顺,我叫他一定会来;可我二儿子伍员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生性坚忍,智勇双全,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岂会看不出这种幼稚的圈套?他是不会来的。”
楚平王对伍奢的话不以为然,仍派了使者驾着驷马高车,封装好诏书和官印绶带,来到伍家所在的樊城,宣读诏令说:“大喜啊大喜!你们的父亲伍奢因为忠信慈仁,已经脱离灾祸得到赦免了。对于从前的误会,大王很惭愧,也很后悔,所以决定提拔伍奢为相国,还要封你们做大官,你们快点领了官印回去一家团聚吧!”
伍尚说:“父亲被关了三年,我们的心中都非常沉痛,日思夜想,担惊受怕。我们只希望大王能开恩将父亲无罪释放,哪里还敢贪图加官进爵呢?”
使者说:“得了便宜还卖乖,鄙视你!赶紧收拾东西入朝吧,啰唆个什么劲哪!”
伍尚大喜,忙屁颠屁颠得跑进去把好消息告诉了伍员。

本书的主人公终于要正式登场了:伍员,字子胥,按照《东周列国志》的夸张说法,此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活脱脱就是一个怪物史莱克。此乃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但是伍子胥长的威武雄壮,异于常人,那是肯定的,如果他长的一幅大众脸,后来的逃亡就不会那么惊险困难了。话说伍子胥听了老哥的“好消息”,脸上却没有半点欢容,一声冷笑,说:“父得免死,已为至幸,我们有什么功劳,值得封侯这么大件事。这分明是大王在诱骗我们回去好一网打尽,我们一去,非但救不了父亲,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我看咱们不如逃往国外,借助别国的力量为父报仇雪恨!”
伍尚道:“话虽如此,但我实在是思念父亲,如果能在死之前见上他一面,我死而无憾。”
伍子胥道:“大哥,你不能回去啊,如果我们和父亲一起被处死,那么,我们一家的冤仇,就永远不能昭雪了,不值当不值当啊……”
伍尚忍不住放声痛哭:“我若贪生怕死,即使能寿终正寝,不能为父亲报仇,终究还是一个废物,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是你不一样,你文韬武略,机敏果敢,父亲的冤仇,只有你可以报得了。死很容易,报仇却很难,为兄自私,您就勉为其难让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为兄先死吧!”
伍子胥见他主意已定,只得拜了伍尚四拜,举起酒杯,以当永诀。
就这样,伍尚走了,他选择舍生取义,伍子胥留了下来,他选择忍辱偷生。就像从前赵氏孤儿的那个故事,公孙杵臼和伍尚从容赴死,固然难得;但是程婴和伍子胥能勇敢的活下来,忍受痛苦和屈辱的折磨,去完成逝者的遗志,却是更加的难能可贵。
从此,伍子胥踏上一条逃亡与复仇的不归路,无数的坎坷、不幸、饥饿、疲惫、孤独、绝望和仇恨将在前面等着他,伴随他一辈子。
当伍子胥在城父苦苦等待消息的时候,伍尚已经在郢都被捕,和老爸一起做了阶下囚。楚平王见伍子胥果然没有上钩,遂立即派遣大夫武城黑率兵前往樊城抓人。伍子胥探知楚兵前来抓自己,知道自己的父兄已难逃毒手,只得强忍悲伤,准备逃亡,但是临走之前,他还有一个人放心不下,那就是他的发妻贾氏。
“我现在被全国通缉,想逃跑却舍不得你,怎么办?”
贾氏不想拖累伍子胥,说道:“你快走吧,不要管我!”
“这怎么行,我走了你怎么办?”
贾氏见伍子胥迟迟不肯动身,心一横竟然上吊自尽了。
妻子死后,伍子胥痛哭了一场,无暇继续悲痛,草草料理完后事,立即收拾包袱,身着素袍(丧服),贯弓佩剑而去。
武城黑在樊城没有找到伍子胥,连忙派兵追赶,一路疾行,狂追三百里,终于在一个无人的旷野远远地看到了伍子胥高大的身影。
伍子胥手握长弓,看着眼前的追兵,眼神无比平静。
“反贼哪里走,还不束手就擒!”武城黑大叫着驱车冲了上来。
伍子胥弯弓搭箭,“嗖”的一声,武城黑的司机应声滚落车下,死了。
武城黑吓得赶快跳下车来,躲在车后,探出头来一边发抖一边朝伍子胥喊话道:“大胆反贼,还敢拒捕!告诉你,你已经被包围了,识相的就赶快放下武器投降!”

旷野无风,天地一片肃杀,伍子胥缓缓地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瞪着武城黑,一字一句地说道:“哼!在你抓住我之前,我这支箭就会刺穿你的喉咙,不信你可以试试看!”武城黑见自己的喊话一点儿不管用,吓得掉头就跑,口中大叫:“你等着,我现在就去再召援兵来抓你,你有种别跑!”
伍子胥大笑:“去吧,回去告诉你主子,想要保住楚国,就赶快放了我的父兄,否则,我必踏平郢都,亲斩楚王之头,以泄我心头之恨!”
武城黑抱头鼠窜,狼狈逃归,楚平王大怒,即命费无忌将伍奢父子押到菜市场斩首示众。临刑之前,伍奢还是抱着一颗赤胆忠心,仰天长叹道:“我死了不要紧,只怕楚国从此永无宁日了。”言罢,引颈受戮。百姓观者,无不流涕。
是时,天昏地暗,悲风惨冽,似乎预示楚国的未来,将由此刻而彻底改变。
从这一刻开始,古老的中国,和平将被打破,春秋乱世,将要变得更加混乱了。虽然史学界通常将“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间的历史分界点,但闲乐生个人认为,春秋末年的吴楚越三国争雄,已经具备了战国时代的性质,而一生都活在仇恨中,讲究“树德务滋,除恶务尽”的伍子胥,则是第一个拥有战国战略思维的人。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波斯帝国,祭司高墨达起兵造反,杀死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夺取了政权,并以免税三年和不服兵役为号召。一时间,原先被征服的巴比伦、埃兰、亚述、埃及等国家纷纷独立,波斯帝国风雨飘摇,整个中亚西亚也陷入了纷飞的战火之中。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