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时代魏武卒是当时天下最强军,其以胜秦闻名,但败亡于秦锐士

[复制链接]
作者: 如鲸向海 | 时间: 2024-4-11 01:12:52 | 历史|
0 69

3146

主题

3146

帖子

943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438
发表于 2024-4-11 01:12:5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战国末期,各个诸侯国都在施行变法,奖励耕战,按军功给予士兵爵位和田宅奴仆,这就使得各国士兵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也可说是冠绝春秋战国整个时期。
在当时步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        魏武卒        ”。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士兵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先后击败以上三国精锐军队,被天下人惊呼为“锐士”,势不可挡,才有了荀子的评价。

其实要论前期的战斗力,最强的是兵圣吴起训练的精锐魏卒。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成为中国古代世所罕见的全胜将军。
《吴子·励士》里记载: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        ,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大军的著名战役,使魏武卒名动天下,因为选拔标准非常挑剔,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魏武卒鼎盛时期也只有五到七万,魏武卒也就成为了当时军队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意思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利剑,能开十二石之弩,并且要背负犀面大橹(盾牌),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一天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合格的武卒,选拔合格后赐予田宅。这样的标准有点类似闻名世界的古希腊的重步兵军团。
可惜的是,吴起因被权臣陷害,并没有长久的在魏国为将,他之后逃到了楚国,在帮楚国变法时,得罪了权贵,兵变被杀死,尸身又被处以车裂肢解之祸。

吴起的离开,使得魏卒军魂丧失,其实就是魏武卒衰落的开始,公元前353年,庞涓率魏武卒攻破赵都邯郸,虽为齐败于桂陵但却于次年败齐于襄陵,败秦于定阳,此战也成为了魏武卒最后的辉煌。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爆发,魏武卒遭齐军伏击,主将庞涓战死前,大叹“遂叫竖子成名”,一战使得孙膑声威大振,魏国却日渐衰落,魏武卒更是元气大伤,威风不再。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从此威震天下的魏之武卒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