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称霸后便长期沉沦,看我大秦帝国如何王者归来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4-11 01:16:18 | 历史|
0 77

3196

主题

3196

帖子

958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88
发表于 2024-4-11 01:16:1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辉煌的秦穆公称霸时代到孝公革新变法之前,秦国历经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厉公、躁公、怀公、灵公、简公、惠公、出子、献公等十五代君王,渐渐从兴盛走向停滞,陷入外有强敌、内有矛盾的窘迫局面。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去世,这时的秦国已经是春秋五大强国之一。然而穆公辛苦打拼出来的辉煌就如一团烟火,在他死后也随之转瞬而逝。

秦国开始了漫长的停滞期,从躁公经过怀公、灵公、简公、惠公一直到出子这几代君王统治下的秦国日趋衰弱。反观是秦国的东邻魏国经过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秦国又陷人了被动挨打的衰败境况。三晋分裂之后,魏国自魏文侯即位开始,任用翟璜、李悝、吴起等一批人才进行改革,取得很大成绩,国力逐渐强盛。
由于魏国和秦国是近邻,两国长期以来又有不少积怨,从秦简公开始,魏国就不断地侵扰秦国。在魏将吴起的率领下,魏国攻取秦国河西数城,魏在那里设立河西郡,并筑城戍守,由吴起担任河西守将。秦国只好无可奈何地退守洛水,沿河修筑防御工程,建重泉城固守,与魏军对峙。

除此之外,秦国的西邻戎狄也不断侵扰秦国,原来主动献礼的义渠戎,在躁公在位第十三年的时候也向秦进攻,一直打到滑水。躁公在位第二年,附属国南郑反叛,脱离秦国的统治。躁公在位十四年后去世,弟弟杯公继位,但不到三年,权臣庶长晁与其他贵族一起发动军事政变,逼死怀公。
公元前424年,怀公之孙灵公即位,灵公在位十三年去世时,大臣再度政变,废掉太子赢师隰(即后来的秦献公),而从晋国接回灵公的叔父悼子,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公子赢师隰逃亡魏国,开始了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简公在位十六年后去世,其子惠公即位,惠公收回了之前丧失的南郑等地方。

惠公去世后,刚刚两岁的出子即位,主持朝政的是出子的母亲,秦国陷入外戚宦官专权。这种状况引起朝廷大臣的不满,于是权臣再次叛乱,联合诸侯力量攻陷都城,杀死出子与太后,拥立流亡魏国的公子师隰回秦即位。公元前385年,公子赢师隰回到雍城即位,是为秦献公。
秦献公是一位英明睿智、发奋图强的君王,他一即位,就立刻开始改革秦国内政外事,期望改变自穆公死后秦国的长期衰败情势。秦孝公首先废除了人殉制度,结束了秦国流传几百年的野蛮殉葬制度。其次,打破奴隶与平民、奴隶主分居“国”、“野”的区别,统一编制户籍。

同时,秦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管,推广了春秋时期兴起的县制。最后,从献公时候起,秦国开始允许工商业发展,从中抽取营业税,这就为秦国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献公在位时最重要的举措是于二年将都城从雍东迁到栎阳。
因为关中东部的黄河西岸已经被魏国所占,秦国需要经常对魏作战,而雍城远在关中西部,很不利于秦献公指挥对魏国的战争。栎阳距离魏国很近,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路,经济比较发达,是战略要地,所以秦献公就将都城向东迁移到栎阳。

对外战争方面,公元前366年,秦献公趁韩、魏两国国君在宅阳相会,出兵进攻韩、魏联军,击败韩、魏。紧接着又在前364年,乘胜深人河东,在石门与魏军大战,斩首六万,大获全胜。这两次胜利,大大改变了秦国孱弱的形象,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连周显王也入秦祝贺。
献公时期最后一次作战取胜是在前362年。当时,晋国的韩、赵、魏正在进行大混战。秦国趁着魏国与韩、赵联军打得不得开交的时候,从后面袭击魏国,大改魏军,攻取了庞城,俘虏魏将公叔痤。

秦献公时期的内外改革虽然没有完全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收回河西之地,但已经极大地重振了秦国的国威,提升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与国家形象,这也为后来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且看我大秦帝国如何王者归来!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