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虽然没有亲口答应,但仍然付诸行动的历史故事

[复制链接]
作者: 、泪落旧城轻纱坠 | 时间: 2024-4-10 15:45:02 | 历史|
0 29

3079

主题

3079

帖子

923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37
发表于 2024-4-10 15:45:0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智者反映了中华民族,弘扬了中华文明。他们的美好故事代代相传,一个个都熠熠生辉,教育着后人。其中,一位名叫吉扎的人曾留下“墓前悬剑”的感人故事。
圣人之师。季扎(公元前576年—前484年),季姓,名查,吴王寿孟最小的儿子。他是孔子的老师,是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史称“南方济北孔子”。历史上,我国南方第一位儒家大师,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圣人”。

吴王寿孟曾想将王位传给季扎,但季扎推荐长兄朱繁继承王位,而他则躲在乡下。他曾被分封于鄢陵,世人称他为“鄢陵季子”。
爱情感动了徐果。东周吴国地处偏远南方,与中原交往甚少。当时,武王虞姬(季札的弟弟)派他出使各国,目的是与中原诸侯交朋友,加强交往。
季扎奉命出使,先来到徐国。徐峻一直很欣赏季扎。听说他来了,大喜,举办盛大的宴会招待他。
席间,徐峻见自己佩带的剑很值钱,就让季札把剑摘下来给他看。

吉扎毫不犹豫地摘下了剑,双手递到了他的面前。徐峻接过剑,仔细端详。他看到这剑的剑鞘是用最坚硬的檀木制成的,用锋利的剑很难劈开。
剑鞘两侧镶嵌着两条金色龙身。剑柄是龙头,龙眼是两颗暗红色的玛瑙。剑鞘与剑柄浑然一体,宛如一条奋力游动的金龙。
徐峻拔出剑,只见剑身晶莹剔透,上面的细纹清晰可见;刀刃极其锋利,光芒冰冷如水,令人心惊胆战。
吴国的精美刀剑在诸侯中享有盛名,而这把剑堪称刀中之王,堪称吴人的国宝。徐峻欣赏得爱不释手。
徐峻不仅爱剑,还爱季札这样的有才之人。徐峻执意要留着他,不肯放开他。终日摆酒设宴,尽其所能地款待他。两人畅所欲言,后悔这么晚才见面。
季扎在徐逗留了十天,但因执行任务,不便久留,便再三请求离开。徐峻无奈,只能放他走。
徐峻送他到城门十里外,二人携手含泪告别。徐峻再三叮嘱他,出差归来,一定要回到徐国。吉扎眼里含着泪水答应了。

吉扎顺利完成出访各国的使命后,启程回国。回国途中,他兴致勃勃地重游徐国,想和徐君谈谈自己出使的经历。
然而,当他到达徐国时,迎接他的是一位年轻的君主。与他关系很好的君主已经去世了。
吉扎痛哭失声,感觉自己失去了一位难得的知己。于是,他率领随从去拜谒徐峻。
来到徐峻坟前,只见四周树木茂密,黄昏时林中乌鸦喧闹,一片荒凉景象。回想起以前两人幸福地在一起的场景,我的心里不仅有悲伤。
吉扎跪在地上,祭奠徐峻的灵魂。祭奠仪式结束后,他将腰间的宝剑取下,恭敬地挂在墓前的一棵大树上。

追随者很惊讶,问为什么。吉扎说:当时徐峻就爱不释手。不过,我要去各国出使,需要佩带这把剑,以示祖国的威严,所以我没有给他。
现在我的使命完成了,我可以把剑交给他了。
追随者说:徐先生已经死了,剑不必送人。他沉声道:不,我心里已经决定了把剑送给徐峻,我怎么会因为他的死而违背自己的初衷呢?把剑挂在坟墓上,可以表达我的心情。
听了他的话,追随者们不禁点头称赞,更加佩服他的人品。
吉扎的承诺是心里许下的,并付诸实践的。但有些人只是说说而已,却不去落实。相比之下,这难道不值得羞耻吗?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与他人、与社会存在着关系。处理这些关系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必须遵守规则,必须兑现承诺。信守承诺,信守诺言,不欺骗,说真话,做诚实事,做诚实人。否则,个人就会失去基础,社会就会失去运行规则。�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