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军在赵国境内作战,为何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4-3-24 17:19:20 | 历史|
0 60

2945

主题

2945

帖子

8835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35
发表于 2024-3-24 17:19:20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开中国的历史,纵观上下五千年,充满着战乱与纷争。每一次战争都会给人世间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亡,但也是无法避免的。虽然历史上的战争发生的太多太多,但总有一些被后人铭记,就如用惨烈形容的长平之战。

不愿降秦的韩国上党郡,主动归附赵国,成为这场大战的导火索。长达三年的两军对峙,造成两国巨大的国力消耗,也以赵国的惨败收场。这场在赵本土作战,远离秦国的战争,为何以秦国胜利告终,难道只是因为赵括吗?其原因还是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一、两国不一样的改革程度
先说一下赵国。
转入战国后期,此时的赵国实力仍不是很强大,但赵武灵王的继位改变了这一切。“胡服骑射”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但也只是在军事方面,其国家的政权仍由奴隶主贵族把持,不全面彻底的进行改革,无法大力提升赵国国力,这与秦国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反观秦国。
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变法从各方面彻彻底底的进行改革。虽然秦孝公死后,商鞅死于车裂,但继位的惠文王依然将这一变革延续下去,最终所有不利于发展的旧制度被废除,秦国实力大幅度提升。特别指出的是,秦国明君辈出,一直延续到长平之战是的昭襄王,这些都是商鞅变法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正是这样的大力贯彻改革,最终让秦国成长为让其他六国敬畏的“虎狼之国”。
二、不一样的经济发展措施
商鞅变法中,推出的“垦草令”等措施,保护提升农业生产的利益,抑制商业的发展。并且允许土地买卖,促进地主经济的发展。还颁布一些措施奖励耕织,这些都极大刺激农业从业者的积极性,保证农业的生产,也为以后秦国进行一系列对外战争,提供一个雄厚的物质基础。

反观赵国。错误的“重商轻农”,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大力提升,虽有丰厚的钱财收入,却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一旦出现长平之战长达三年的消耗战,赵国无力维持。而曾经的盟友又背信弃义,让赵国雪上加霜,不得已调整战争政策,却导致战争的失败。
三、两国不一样的用人方式
赵国
自赵奢去世后,赵国可以挑大梁的就是廉颇了。但他出战之后,就连遭失利,最后也只有防守的份了,但这对于赵国来说是正确的。
长达两年多的对峙,巨大的消耗对于体量小的赵国也是硬撑死撑。廉颇的坚守不出战,是基于战局的整体情况考虑,但赵王需要一次胜利,要求他主动出战,不想拿手下将士性命开玩笑的廉颇当然不愿意,最终让赵王动了换将的想法。赵奢之子赵括,于是走马上任,替换廉颇的主帅之位。

秦国
赵国换主将,秦国也将白起调往前线。代替王龁担任主将,与赵国不一样的是,廉颇被调离前线,王龁只是改任副将而已。
白起上任后,使用计谋,与赵军对战时假装败退,赵军上当后却用骑兵将其分割。陷入包围的赵军只能坚守,但补给线切断,粮草水源断绝,赵括只能领兵突围,战斗中被杀。随后赵军投降,造成赵国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