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武庙十哲”?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4-3-22 02:05:21 | 历史|
0 71

3091

主题

3091

帖子

9273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73
发表于 2024-3-22 02:05: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庙十哲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为了纪念历代武将,而选出的十名名将(实际上有11名):
中间坐着的是:姜太公姜子牙(吕尚);
左边依次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边依次是: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宋朝时更改过一次,我们还是以原始的唐朝版本为准。
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这十大名将?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公元前755年,大唐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安史之乱爆发了。
大唐王朝从此走向了下坡路,安史之乱前后持续了8年。唐肃宗为了平叛,使出了吃奶劲儿,为了鼓励广大将士向前辈学习、奋勇杀敌,就想出了这个主意:提高武将的地位。

以唐肃宗当时的心态,肯定是谁能打,就选择谁。我们以这个思路,简单分析一下,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我觉得乐毅最名不副实
上面的十一个人,大家可能对李勣不太熟悉,简单介绍一下:李勣文武全才,最先参加的是瓦岗军;后来归顺唐,在平叛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李靖齐名;然后驻守并州16年,突厥不敢轻犯,李世民大加赞扬。李勣还参与编纂了《唐本草》,还写过一部《脉经》(已失传),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我说乐毅名不副实,主要原因在于:
一、乐毅参与了燕国改革,但成就不明显
战国七雄都进行了变法改革,有名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齐国的邹忌变法。
论知名度,燕国的乐毅变法最没名气,效果也最差(只维持了一代);燕昭王死后,燕国就走上了老路,一天不如一天。
二、乐毅伐齐的主谋是秦国人,乐毅只是执行
乐毅伐齐又称五国伐齐,主谋是秦昭襄王,行动之前秦王频频和其他国君会面协商;开打时,秦、赵、韩、魏、燕共同出兵,联军击破齐国主要防线、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才有乐毅率领燕军进行报复。

三、乐毅军事才能有限
五国联军击垮了齐国主力,然后乐毅率领燕军攻齐,按说齐国主力都垮了,很快就能取得胜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燕国军队攻打即墨、莒,连续打了五年,愣是没攻下!燕军是憋了一口气,又经过实战训练(攻打东胡等游牧民族),战斗力就算比不上齐军,但应该也差不了太多;怪就怪主将太差劲儿!
有人说乐毅是为了感化齐国人,采取了柔化措施,实际并不是这样:当初燕军攻入临淄后,烧杀抢掠一样都没少干,金银珠宝、祭器往燕国拉了一车又一车。
做了那么多恶,现在又想感化,你当齐国人都是白痴?说到底,乐毅后来降低姿态,主要还是攻不下来,又不能撤兵,那就拖着呗。
论军事才能,乐毅和其他几位名将比,明显差了不少。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