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共掌执政,犹如大公司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4-3-21 23:36:48 | 历史|
0 95

3084

主题

3084

帖子

925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52
发表于 2024-3-21 23:36:4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国自从晋文公以后,朝政一直不稳,渐渐形成了君弱臣强,君主不能自专。在六卿执政的时候,晋顷公在位,每每感觉如鲠在喉。
当朝哪六卿士呢?分别叫魏舒、赵鞅、韩不信、士鞅、荀寅、荀跞。这六人中,只有魏舒、韩不信、赵鞅有贤声在外,其余三人都是贪权怙势之辈。而其余三人里,荀寅最为贪婪。

这荀寅因为向郑国的大夫游吉要礼物被拒绝,便怀恨在心,利用齐顷公征伐郑国,还双管齐下,引起郑国内乱。正因为荀寅、荀跞贪婪过甚,才导致其他人极度不满。于是被其余四家,最先灭族。自此后晋国由魏舒、赵鞅、韩不信、士鞅这四家共同执政。
所以做人,私心不能太过。在大公司里,部门众多,各司其职,却免不了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常言道:跟对人,做对事。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角度。
余下这四卿士中,士鞅随着权势的增长,也逐渐蜕变腐化。这四家听说齐国田氏取代君王,便私自立议,各自占据自己属地的边缘城市,作为自己的封邑。晋出公的属地反而少于这四家,却无可奈何。

我曾在大公司任职。董事长的权限,随着市场不断的开拓,渐渐归于两个副董事长。而人事方面,由于两个副董事长一直在市场上调度,所有员工都听他们的行政命令。董事长逐渐成为了摆设,这情况,和晋出公有什么两样呢?
这四家卿士,士鞅后人即位,叫智伯,素来和赵鞅的后人赵无恤不和。便联合韩康虎、魏桓驹,合三家之众,反伐赵无恤,欲分其地。

三家兵士近十五万人,赵无恤抵挡不住,退守太原。三家兵士把太原重重围困,形势危急。赵无恤派人秘密离间韩康虎和魏桓驹,说:“赵地远不及智伯土地之多。把我干掉,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智伯贪婪,他一定不会分给你们土地。不如我们联合起来,消灭智伯,共同来分他的土地。”

这三家说干就干,韩康虎和魏桓驹当即反水,联合起来,消灭了智伯,共分其地。不久后,三人又聚在一起密议:“晋出公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我们上表给周天子,自立为王。”便驱逐晋出公,把他的土地也均分。那时候周室已经是名义的君主,见三人上表,又有重礼,当即下旨任命。这就是韩国、赵国、魏国的由来。史称“三家分晋”。

我任职的那家大公司,两个副董事长威权日盛,联合起来,把董事长赶下了台。然后在公司内明面竞选,暗地施术,双方较劲。这个状况,和三家分晋又有何不同呢?

所以观史,可以明理,可以知是非、可以通进退。唐太宗李世民曾感叹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身边的人或事,在历史上都有发生。当我们遇到不解,或者是困惑的时候,就拿出历史书本,重温让我们不解或困惑的类似案例。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原来如此”的释然感。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