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历史故事-纸上谈兵,赵括非无能之辈 为何流行为他翻案

[复制链接]
作者: icosigokugacu | 时间: 2024-3-16 12:55:10 | 历史|
0 89

3124

主题

3124

帖子

937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74
发表于 2024-3-16 12:55:1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谈及“纸上谈兵”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历史人物赵括,他被指责为死读兵书,不懂变通,只会高谈阔论,最终兵败误国。如今“纸上谈兵”成了“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代名词。
让赵括背上“纸上谈兵”千古骂名的正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小学习兵法,喜欢谈论军事。曾与父亲赵奢谈论军事,父亲赵奢虽然挑不出他的毛病,但也不曾夸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缘由,赵奢说:“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赵括却把它说得很简单。赵国不用赵括为将还好,如果用他为将,必使赵军遭受危难。”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激战,两国共出动兵力超过百万。赵军首战失利,主将廉颇下令固守。廉颇深知赵军实力不如秦军,他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坚守营垒,消耗秦军的锐气,然后伺机反攻。

秦、赵两军在长平僵持了数月,赵国日益承担不起大军的粮草费用,赵孝成王急于速战速决。他认为廉颇坚守不战是因为胆怯,多次命他主动出击。秦国得知此事,派人到赵国散播谣言,称秦军最怕赵括,若赵括指挥赵军,秦军必无法抵抗。赵孝成王信以为真,立刻撤了廉颇,命赵括全权指挥。

廉颇离任后,赵括按照兵书上的策略行动。他不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兵书的说法。他首先将廉颇布置的星状营垒整合为一个大营,随后发布了一条军令:如果秦军来袭,就要毫不畏惧地出击,猛烈进攻,如果不胜则不退,如果退回,则斩首。赵括刚刚布置好军队,秦国将领王龁便带着三千人马前来挑战。赵括派万人迎战。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秦军不到一个回合就败退了,望风而逃。赵括大获全胜,喜形于色,赶紧写信把捷报传回了邯郸。赵王听说后也非常高兴,认为用赵括为将是正确的选择。赵括心情愉悦,派人去秦军大营下战书,但王龁没有应战,反而退兵十里。“秦军是怕我了。”赵括得意洋洋地想。于是他命令军吏杀牛宰羊,犒劳军队,并传达命令:“来日大战,一定要擒获敌军将领,展示我们赵军的英勇!”

然而,赵括却全然不知,此刻他正身处秦军的包围圈内。为了包围秦军,赵括天刚亮便整军出发,然而,才前进五里路,秦军便迎面杀来。瞬时间,鼓声震天,双方展开激战。秦军派出两员大将出战,赵括也派出两将应战。一交手,秦将不敌败逃。赵括乘胜追击,追至约十余里处,遇到一座秦营。赵括命令全力攻打秦营,然而连续攻打数日,秦军依旧坚守,无法攻破。赵括遂派人催调后军,试图再来一次硬攻。但此时,后军却被秦将引兵冲散,无法前来增援。与此同时,秦营中突然冲出许多秦军,将赵括团团包围,并大声喊道:“赵括,你已经中了我白起将军的计谋,还不快快投降!”一听到“白起”二字,赵括心头一惊。赵括身无粮草,又无援兵,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最终,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在坚持了三个月后全军覆没,赵括本人也在战乱中被乱箭射死。

赵王得知赵括战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痛心和后悔。他原本打算治赵括全家的罪,但由于赵母有言在先,他便没有再追究。赵国经过此一役后,国力逐渐衰落,最终被秦国所吞并。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只会空谈理论,但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多思考,沉着应对,尽量少发表意见,多行动解决问题。赵括虽然书上的内容背得很熟,但他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要实现理想仅靠实际行动,而非空谈。确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是空谈理论,高谈阔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高效完成任务,让学到的知识真正发挥作用。做事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注重实践经验,只会空谈理论,“纸上谈兵”,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而作为管理者如果不能任人唯贤,被空谈之人迷惑,导致决策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赵括并非无能之辈,长平之战,赵国本就凶多吉少,鲜有胜算。
原因之一,秦国在国力上远强于赵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致力于耕、战,到长平之战前夕,变法已近百年,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唯一超级大国。而赵国地处四战之地,北有胡林、匈奴,南有悍魏,东有强齐,西有虎秦,战争不断,无法安心发展经济,虽为大国,但在战国七雄中,国力仅在秦楚之下,位列中等。
原因二,在后勤上,秦军占据优势,赵军处于劣势。秦国拥有巴蜀、汉中、河东三大粮仓,部分江汉平原,粮草极其充足。秦国通过渭河、黄河、汾河从河西郡雍城水运至河内绛邑,再转至长平战区,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保障了前线充足的后勤供应。相比之下,赵国在3年战事中粮草几乎枯竭,当年发生饥荒,向齐国求粟却遭到拒绝,而且,赵国的后勤运输依赖马背人抬,远不及秦国的水运效率高。

原因三,在兵力上,秦军占有优势,赵军处于劣势。长平之战中,秦军动用了“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约有60万人的兵力;赵军投入“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约45万人。秦国位居西北,民风刚毅好武,其马匹优质,军车迅疾,士兵为了争取军功,都奋不顾身,嗜血成性。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骑兵训练有素,军事素养较高,作战经验丰富,但步兵不如秦兵,再加上长平地形有利于步兵作战,秦军在兵员素质上也占有优势。在将领方面,秦国主将是武安君白起,他在大战中的经验丰富,尤其擅长野战,在当时乃至整个战国时代,都堪称数一数二。赵国的主将廉颇擅长防守,而非野战,名气和战绩都不如白起。

赵孝成王之所以换将,是有他自己的考虑。首先,后勤问题是个大难题。面对秦军的锋芒,一味坚守坚壁可以避免损失,但长此以往,势必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和物资。战争中期,赵军已经陷入了粮草匮乏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选择:退兵或进攻。如果退兵,秦军势必会乘胜追击,一路长驱直入;而如果进攻,还可能有一线胜机。然而,廉颇在野战中接连失利,怯于迎战,坚持防守,等待赵孝成王换将,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又能让战败的罪名和骂名都加到自己身上。再者,上党、长平之战带来了人民的怨气。三年来,廉颇的消极抵抗和固守坚壁的策略,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拖延了战事,让原本崇尚武力的赵人感到不满。秦国也利用了这一点,实施了反间计。赵孝成王最终被激怒,只能换掉廉颇。
关于赵孝成王选择赵括为将,实属无奈之举。赵国当时并无擅长野战之将领,如赵奢虽以野战闻名,然已离世;田丹虽为齐人,擅长防守反击;乐毅虽为名将,然已病老,且与秦燕关系密切,其子乐间更是燕国高官;李牧虽善于伏击战,但此时尚未崭露头角。在此情况下,赵括成了唯一的选择。一方面,赵括是赵室宗亲,忠诚度有保障;另一方面,他是名将赵奢之子,与擅长野战的父亲讨论兵法,屡次获胜;再者,他在麦丘之战中献计巧破敌城,在阏与之战中也为父亲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从而大败秦军;最后,秦国的反间计对赵孝成王产生了误导作用。对于赵孝成王来说,形势所迫,非选赵括不可。

赵括初出茅庐,就指挥春秋战国规模最大的战事,虽战败,但能坚持2个月之久且给敌人较大杀伤,已是难能可贵,并非军事上的无能之辈。
他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一点击破的战法主动出击,争取在断粮之前打败秦军主力。然而,由于临战经验的缺乏,赵军功亏一篑而陷入重围。当时的对阵形势是,秦军居西,背靠沁水,赵军居东,背靠丹河,南北分别为太行、王屋山脉,决战场就是山水之间的盆地。
赵括首先命皮牢赵军出击,任务是控制沁水,截断秦军粮草水运,然后挥师向东,和主力一起夹击秦军。随后,他命令晋阳赵军南下,保护皮牢赵军,并威慑秦国空虚的河西本土。一切安排就绪后,他才率主力猛击,打得秦军猝不及防,迅速撤退。然而,他并未意识到这是白起故意示弱以诱敌深入,而是继续追击。在追击中,他发现沁水东岸光狼一带的秦军营寨,率军发起了疯狂进攻,屡次冲入阵地斩杀敌人。

只不过,白起作为身经百战百胜的老将,带领兵士成功截住了皮牢、晋阳两地的赵军。赵括得知后决定率领主力撤回长平。然而,秦军紧随其后,两军陷入了胶着状态。在胜负难分的关键时刻,赵军却陷入了断粮的困境。赵括亲自率领主力撤回大本营,就在快要到达长平的时候,前方却突然出现了成功穿插的秦军,追兵已经逼近。此时,赵军只能选择东渡丹河,才能摆脱秦军的包围。然而,让赵军主力没有想到的是,丹河此时的河水竟然变得异常深,涉水渡河已经成为了不可能。最终,赵军主力被秦军重重包围。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看,赵括能果断地随机应变,表现至少在一般水平以上。但丹河水涨这种战场的非主观变化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这是他临战经验不足的体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将士的军事素养的主观因素,还有战场自然条件变化的客观因素。对于军事指挥的整体把握,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是无法实现的,而赵括初出茅庐,白起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两人并非同一水平。赵军由夹击到被反夹击再到陷入重围,并不是赵括草率冒进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

赵括在断粮被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冷静,指挥赵军与秦军激战46天,对敌人造成了大量杀伤。尽管救援无望,他仍然宁死不屈,亲自率军突围,最终以身殉国。这不仅展现了他作为战将的能力和威望,也展现了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尽管赵军断粮46天,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溃败,反而在最后时刻能够保持镇定,发起最后的反击,并有序地编成四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突围。在破阵无望的情况下,赵括挺身而出,亲自披甲冲锋,最终牺牲在乱弩之下。他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他的英勇和豪杰之气。如果赵军粮草充足,那么这场战斗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秦国临阵偷偷换将,严令泄密者斩,秦昭王亲自到河内郡,也从侧面证明了赵括并非草包将军。
作为对手,白起对赵括的评价颇高。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武安君白起说道:“邯郸实非易攻,况且各诸侯国的救兵每日都在抵达,那些诸侯国早已对秦国怨声载道。现在秦军虽然打败了长平的赵军,但秦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已经变得空虚。”他的言下之意,是赵括生不逢时,在刚开始涉足战场时就指挥了长平之战,虽然最后败北,但也值得赞扬,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去磨练,也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将。

实际上,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赵孝成王,其次在于廉颇。冯亭献上党,本来是嫁祸的计谋,赵孝成王犹豫不决,最后还是中计,引发了战事。他在等到廉颇用3年时间把战事拖到粮草不济时,才急忙换将以转守为攻,使战局变得非常被动,早换将早攻,至少可以给秦军更大的杀伤。他在求援还是求和问题上,也是犹豫不决,缺乏孙权那种与“曹贼”势不两立的决心,最终做出了求和的错误决策,结果就是,各国按兵不动,秦国更加肆无忌惮,赵国孤立无援。求和只会动摇军心,丝毫改变不了秦灭六国的坚定决心,只会让秦国做更充分的军事和外交准备、其他五国更加观望、赵军更加不利;求援既能坚定抗秦的军心和民心,又能疏远秦与其他五国的关系,得到同情,还有获得援助的希望。而廉颇坚守3年,实际上是消极避战,拖垮了赵国。
赵括的“纸上谈兵”冤案,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才得以被证实。
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哪个时期,谁敢质疑赵孝成王呢?那可是对君王的尊严挑战。战败的责任只归罪于全力以赴却战死沙场的赵括,而实际的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而且第二责任人却被歌颂千古。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奇冤,是后进人士对前人的虚喻,实在令人感到震撼。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