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相百里奚至情至性的坎坷一生,死时整个秦国都为他哭泣!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4-3-16 12:36:26 | 历史|
0 52

3980

主题

3980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940
发表于 2024-3-16 12:36:2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晋献公假途伐虢后,灭亡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穆姬)的陪嫁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宛邑。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后,进入秦国成为大夫,人称“五羖大夫”。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堪称一代名相。
秦穆公三十九年,百里奚去世。

早年仕虞
百里奚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可是家境贫困,加上虞国宗法制度森严,平民没有希望入仕为官。百里奚的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旷世奇才,于是就鼓励百里奚出游列国求仕。
在百里奚出游那天,家中已经揭不开锅了。杜氏一大清早起来,宰杀了家里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劈了门闩炖母鸡,煮小米饭,给丈夫饯行。百里奚从南阳出游求仕后,历经宋国、齐国等国家,因为朝堂里无人,都没有得到录用。

在齐国,百里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讨,继续求仕生涯。在齐国郅地,他遇见了蹇叔,两人一番高谈阔论,就结为知己。此后,在蹇叔的举荐下,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但虞国国君是个爱财如命的国君,在收了晋国的垂棘(垂棘地方产的宝玉)和宝马等财物以后,就答应借道路给晋国,让晋国途径虞国去征讨自己的邻国虢国,也是虞国的同姓兼同盟国。
百里奚对虞国国君述说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闭口不再劝谏,并对同僚宫之奇说:“对蠢人直言相劝,无异于把珍宝丢弃在路上。”果然,晋国灭虢国后,把矛头指向虞国。公元前655年,晋国(献公)灭掉虞国,俘虏了虞君及其大夫百里奚。
羊皮换相
由于百里奚拒绝在晋国做官,被晋国充作奴隶(媵人),在穆姬嫁给秦穆公时候,陪嫁到秦国。百里奚在去秦国的途中,逃到楚国。楚国国君楚成王听说百里奚善于养牛,就让百里奚为自己养牛。

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金赎买他,但又担心楚国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国就答应了,交出百里奚。在这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
穆公解除了对他的禁锢,跟他谈论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您来询问?”穆公说:“虞国国君不任用您,所以亡国了。这不是您的罪过。”穆公坚决询问。谈了三天,穆公非常高兴,把国家政事交给了他,号称五羖大夫。

百里奚谦让说:“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没有人知道。我曾外出游学求官,被困在齐国,向铚地的人讨饭吃,蹇叔收留了我。我因而想事奉齐国国君无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过了齐国发生政变的那场灾难,于是到了周朝。
周王子颓喜爱牛,我凭着养牛的本领求取禄位,颓想任用我时,蹇叔劝阻我,我离开了颓,才没有跟颓一起被杀;事奉虞君时,蹇叔也劝阻过我。我虽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实在是心里喜欢利禄和爵位,就暂时留下了。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逃脱险境;一次没听,就遇上了这次因虞君亡国而遭擒的灾难,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于是穆公派人带着厚重的礼物去迎请蹇叔,让他当了上大夫。

结晋强秦
在百里奚辅佐治理下,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而作为秦晋之好的友邦晋国却经历了几次大的国内动荡。
九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他的臣子里克杀了奚齐。
荀息立卓子,里克又杀死了卓子。夷吾派人请秦国帮他回晋国。穆公答应了,派百里奚率兵去护送夷吾。夷吾对秦国人说:“我如果真能登位,愿意割让晋国的河西五座城给秦国。”等到他回到晋国登上了君位,却派丕郑去向秦国道歉,违背了诺言,不肯给秦国河西五座城,并且杀了里克。

丕郑听说此事,十分害怕,就跟秦穆公商议说:“晋国人不想要夷吾为君,实际上想立重耳为君。夷吾违背诺言而且杀了里克,都是吕甥、郤(xì,细)芮的主意。希望您用重利赶快把吕甥、郤芮叫到秦国来,如果吕、郤两人来了,那么再送重耳回国就方便了。”穆公答应了他,就派人跟丕郑一起回晋国去叫吕甥、郤芮。吕、郤等人怀疑丕郑有诈谋,就报告夷吾,杀死了丕郑。丕郑的儿子丕豹逃奔到秦国,劝穆公说:“晋国君主无道,百姓不亲附他,可以讨伐他了。”穆公说:“百姓如果不认为合适,不拥护晋君,他们为什么能杀掉他们的大臣呢?既然能杀死他们的大臣,这正是由于晋国上下还是协调的。”穆公不公开听从丕豹的计谋,但在暗中却重用他。
十二年(公元前648年),晋国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百里奚说:“福祸各有轮替,再说,秦国借粮给晋国,也不是给夷吾一人,而是为了晋国的黎民。”于是,秦穆公同意通过水道运了大量粟米给晋。这次人道主义的义举,征服了晋国的人心,史称“泛舟之役”。

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国也发生饥荒,晋国却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出兵攻秦。第二年,秦晋两国在韩原展开决战,经过数日激烈较量,双方死伤惨重,秦军最终胜利,并生俘晋惠公。为了给秦国发展争取好的外部环境,百里奚主张不杀晋惠公,保持秦晋友好关系。在穆姬以死相威胁的情况下,秦穆公同意放晋惠公归国。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死后。百里奚又辅佐秦穆公设法从楚国把晋国公子重耳接到秦国,并将重耳送回国,驱逐晋惠公的儿子太子圉(晋怀公),立重耳为君,史称晋文公。
在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争霸的过程中,还经历了周王室之乱。公元前636年,东周的京都洛阳发生战乱,周襄王避难到竹川(河南襄县附近)。百里奚劝秦穆公把周襄王接到秦国,乘机称霸。由于秦穆公担心夹在中间的晋国阻拦,半途而废,拱手让给了晋文公。

晋文公称霸以后,百里奚继续着手修复秦晋之间的友好关系,开始共同征伐附近与楚国结盟的小国曹国、卫国和郑国。公元前632年,秦晋军队在城濮打败了进犯中原的楚国军队,使楚国领兵的令尹子玉自杀。秦国成为继晋国以后,北方最具实力的强国。
雪耻崤山
秦国入驻郑国的盟军向秦穆公汇报:“我掌管郑国的城门,可以来偷袭郑国。”穆公去问蹇叔、百里奚,两个人回答说:“路经数国地界,到千里之外去袭击别人,很少有占便宜的。再说,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的人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呢?不能袭击郑国。”穆公说:“你们不懂得,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出兵,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兵。军队出发的那天,百里奚、蹇叔二人对着军队大哭。穆公听说了,生气地说:“我派兵出发,你们却拦着军队大哭,这是为什么?”二位老人说:“为臣不敢阻拦军队。部队要走了,我俩的儿子在军队中也将前往;如今我们年岁已大,他们如果回来晚了,恐怕就见不着了,所以才哭。”二位老人退回来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部队如果失败,一定是在崤山的险要处。”
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国军队向东进发,穿过晋国,从周朝都城北门经过。周朝的王孙满看见了秦国的军队以后说:“秦军不懂礼仪,不打败仗还等什么!”军队开进到滑邑,郑国商人弦高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去周朝都城出卖,碰见了秦军,他害怕被秦军杀掉或俘虏,就献上他的牛,说:“听说贵国要去讨伐郑国,郑君已认真做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还派我带了十二头牛来慰劳贵国士兵。”秦国的三位将军一起商量说:“我们要去袭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了,去也袭击不成了。”于是灭掉滑国(河南偃师东南)。
这时候,晋文公死了还没有安葬。晋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刚刚丧父,趁我办丧事的时候攻破与我同姓的滑国。”于是把丧服染成黑色,以方便行军作战,发兵在崤山阻截秦军。晋军发起攻击,把秦军打得大败,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晋军俘获了秦军三位将军返回都城。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他替秦国三位被俘的将军求情说:“穆公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希望您放他们回国,好让我国国君能亲自痛痛快快地煮掉他们。”晋襄公答应了,放秦军三位将军归国。三位将军回国后,穆公穿着白色丧服到郊外迎接他们,向三人哭着说:“寡人因为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话,以致让你们三位受了屈辱,你们三位有什么罪呢?你们要拿出全部心力洗雪这个耻辱,不要松懈。”于是恢复了三个人原来的官职俸禄,更加厚待他们。

之后,孟明视以复仇为名,继续秦穆公的东进战略。公元前626年,孟明视带着复仇之师再次与晋军大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国军队因实力不敌晋国军队,而失败。秦穆公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继续支持孟明视。百里奚反思过去秦国失败的教训,对国内政治再行改革,实行增修国政,重施于民的政策,使秦国变得强大起来。史称:“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穆公更加厚待孟明视等人,派他们率兵进攻晋国,渡过黄河就焚毁了船只,以示决死战斗,结果把晋国打得大败,夺取了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鄗地,为崤山之战报了仇。晋国军队都据城防守,不敢出战。于是穆公就从茅津渡过黄河,为崤山之战牺牲的将士们筑坟,给他们发丧,痛哭三天。向秦军发誓说(见秦誓):“喂,将士们!你们听着,不要吵嚷,我向你们发誓。我要告诉你们,古人办事虚心听取老年人的意见,所以不会有什么过错。”穆公反复思考自己不采纳蹇叔、百里奚的计谋而造成的过失,因此发出这样的誓言,让后代记住自己的过失。君子们听说这件事,都为之落泪,说:“啊!秦穆公待人真周到,终于得到了孟明视等人胜利的喜庆。”
威服戎狄
经历两次较量,百里奚认识到,秦国东进的道路已经被晋国牢牢地扼死,即审时度势,建议秦穆公避实击虚,实行向西发展策略。
正在此时,秦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戎诸国的注意。绵诸国谋臣由余从绵诸国来秦国进行考察。当时,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戎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茹毛饮血,披发衣皮,各有部落首领,各自为政。但是狄戎人十分强悍,骑马射箭个个都是好手,并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威胁秦国。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与秦疆土相接。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就派由余出使秦国。

秦穆公为了威服绵诸国,达到扩大势力,进而称霸天下的战略目标。就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
为收服由余,百里奚让内史廖出谋划策。内史廖说,绵诸王在西戎闭塞,没听过歌乐,送去十二个漂亮的女乐,一定能使他迷惑。果然,秦国送去十二个漂亮的女乐以后,绵诸王听着美妙的秦国音乐,看着那动人的舞蹈,大享眼耳之福,终日饮酒淫乐,不理国事。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百里奚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于劝谏戎王受到拒绝,两人关系恶化。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归顺了秦国。

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公元前623年,由余引路,百里奚带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几十个戎狄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巴国也来朝拜,史称“秦穆公称霸西戎”。听到秦国征服狄戎的消息,消除了骚扰周的心头之患,周襄王高兴异常,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表示祝贺。
百里奚入秦,为秦国带去了周先进的文化、政治和耕作技术,使秦国由一个偏僻的小国一举成为可与晋国、楚国争高低的强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五霸,为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堂听琴
百里奚在秦国当上中大夫以后,始终保持着爱民思想,他勤勉政事,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深得秦国人民的信赖。对内,则提倡教化,开启民智,也就是精神文明,按照周朝的官制和朝仪,百里奚改变了秦国落后的国体;对外,搞好与邻国的关系,不兴战事,使秦国短期内大治。
有一次,百里奚的相府觥筹交错,宾主笑语频频,非常热闹。百里奚交待歌舞者奏乐演唱举办堂会,来款待客人。在相府内一个洗衣服的女佣听到乐器声后,主动要求为中大夫百里奚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表示同意。那老妇人走到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地援琴抚弦,自弹自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
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听着这委婉幽怨,耐人寻味,字字真切的歌声,百里奚大为惊讶,就上前去询问,方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杜氏千里寻夫来到了眼前。百里奚妻杜氏自丈夫离别之后,几十年杳无音讯。家境贫困,又逢上灾荒年景,就带上儿子外出逃荒。杜氏讨饭到秦国,打听到百里奚已经在秦国当了大夫。为了能接近百里奚,她设法到百里奚府中当了洗衣的佣人。
相堂之上相认后,夫妻两人抱头痛哭起来。秦国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很为百里奚的品质所感动。秦穆公还派人送来了许多财宝馈赠,以示祝贺。从此,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姓氏由来
百里氏出自姜姓,百里奚的后代以百里为氏。
此外,史书《国语》称百里奚为子明,也就是明先生,说明百里奚原名为明,按照史学家马非百考证,百里奚真实名字应该叫孟明,后世子女,以他的名为姓,才有了明氏。

南阳百里奚故里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