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劝文种一块逃跑,文种说,越王是个好人,结果没多久就被赐死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4-3-16 11:57:57 | 历史|
0 52

3980

主题

3980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940
发表于 2024-3-16 11:57:5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蠡离去后,大夫文种感到情况不妙,托病不上朝。某位对文种怀恨在心之人趁机诋毁,向越王勾践挑拨离间,声称:“文种认为立功未获嘉奖,心生怨恨,故不再上朝。”
越王深知文种智慧超群,但灭吴之战后无用武之地,担心将来生变,无法控制。他早就想除掉文种,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此次,越王以探病为名,亲访文种府邸。落座前,他卸下佩剑,然后面对文种,说:“思虑国家者,不惜牺牲生命,希望实现理想。您提供七策,我仅用三策,便灭吴建功,让我再登越王之位。余下四策,欲用何处?可为已故吴国先人谋划?”

言罢,不等文种回应,即上车离开,留下佩剑在座。文种拿起长剑,只见其名为“属镂”,曾是吴王夫差赠予伍子胥自尽之剑。文种惋惜道:“古人云:‘大功德,不见好报。’我悔当初未听范蠡建议,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转而大笑道:“百年后,评论者必将我与吴国忠臣伍子胥相比。这是我的荣耀,即使身死也无遗憾。”说完,自刎而亡。
文种(约公元前?—前472年),又作文仲,字会、少禽,又作子禽,春秋末期楚国郢地(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迁居越国。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曾担任越王勾践的谋士,与范蠡共同辅佐勾践成功击败吴王夫差,立下了卓越的功绩。

勾践为何要杀文种?越国在一举灭吴后,文种仍然留在越国担任丞相,与勾践在和平或称霸的战略方针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相同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然“执迷不悟”。他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已经与越王相差甚远。从某种程度上说,文种的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王者之道”和“人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公元前496年
吴王阖闾带兵攻打越国,结果两国在檇李交战的时候,吴国输了。阖闾被灵姑浮拿刀砍断脚趾,没救过来,死了。然后夫差就坐上了吴王的位置。

公元前494年
这一年的春天,吴国和越国打了起来,吴国的夫差在夫椒打赢了越国的军队,越国的国王勾践就被困在会稽山了。越国的大臣文种就跑去吴国的太宰伯嚭求和,吴国的国王夫差不听他的大臣伍子胥的劝说,还是答应了文种的请求。然后,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在公元前492年跑去了吴国,变成了吴王夫差的奴隶。他被关在石城,很听话的样子,三年后,夫差心软了,想把勾践放回越国。但是,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觉得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是放虎归山。虽然吴王不听他的,但还是把勾践放了。

回国后,他委托范蠡建城作为都城。为了不忘复仇,他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他还戒掉一切娱乐活动,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对外,他继续讨好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这些木材都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因此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木渎。对内,他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最后,他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公元前484年
吴王向北进攻齐国,越王勾践听说了非常高兴,就拿贵重的珍宝贿赂太宰(伯嚭),鼓励吴攻齐。伍子胥知道后说,这是越国要毁掉吴国啊,就进谏吴王放弃攻齐,而攻打越国。

公元前473年
越王又攻打吴国,将吴王包围,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赴吴议和
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听从勾践的命令,去吴国谈和。勾践、夫人和大夫范蠡在吴国做人质,而文种则管理着越国的事务。越国的臣子们在浙江岸边举行了一场水上送行仪式,文种在仪式上发表了祝词:“前事要放得下,后事要看到希望。祸事可以转变成福气,忧虑可以变成幸福。威胁别人的人会被消灭,听从别人的人会兴旺发达。”

勾践回到越国后,每天都会向吴国报告情况,所有的国事都交给了文种处理。吴国为了表示诚意,还加封越国,使得越国的疆域扩大到纵横八百余里。文种向吴国索要了葛布十万、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艘,作为礼物送还,以此来回应吴国的封礼。文种还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总结了商周以来的战争经验,提出了伐吴九术。这九术是:一是尊崇天地,祭祀鬼神;二是重视财帛,赠送君王;三是收购粟米和布帛,使国家空虚;四是赠送美女,让他沉迷女色;五是赠送能工巧匠,让他们修建高台宫殿,耗尽他的钱财和人力;六是赠送谄媚的臣子,让他们轻易被攻打;七是增加直言的臣子,让他们自杀;八是国家富裕,装备精良;九是加强军队,防止失败。
鸟尽弓藏
我去吴地买了一万石粟米,两年后,把精选出来的好粟米蒸了一下,又把它们还给吴地。吴国灭亡后,范蠡就离开了,还写信给文种说:“飞鸟都没了,好弓也就不用了,狡猾的兔子死了,给它放哨的狗也被煮了。”文种收到信后就称病不上朝,别人就诬陷他要作乱。于是越王就赐给文种一把属镂之剑说:“你擅长用计谋,用兵法来对抗敌人,取得了国家。我用了你的九种策略,已经用了三种来打败强大的吴国,剩下的六种还在你那里,希望你能用剩下的策略来为前王在地下谋吴之前人。”
文种于是就拔剑自刎了。死后被葬在越都西山之上,把西山改名为“种山”,也就是现在绍兴城内的卧龙山。他的墓就在卧龙山望海亭下面。
伐吴九术

《越绝书》这本书中记载了东汉时期,会稽人袁康等人编写的书,里面提到文种向勾践提出的伐吴九术:“一是尊重天地,信仰鬼神;二是多给吴王送财宝,让他享受;三是多买吴国的粮食,让吴国财政空虚;四是送吴王美好的东西,让他分心;五是送技术高超的工匠,让他们建造宫殿和高台,让吴国的财力和人力都用尽;六是送好话说尽的大臣,让他们协助吴王打仗;七是收买吴国的谏臣,让他们自杀;八是让吴国的国库充盈,武器装备精良;九是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准备抵抗吴国的攻击。”
然而,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认为,文种灭吴的策略只有七个:“一是送钱给吴王和他的大臣,让他们喜欢我;二是大量购买吴国的粮食,让他们的粮仓空虚;三是送美女给吴王,让他分心;四是送技术高超的工匠和优质的材料,让他们建造宫殿和高台,耗尽他们的财力;五是送擅长拍马屁的大臣,扰乱他们的谋划;六是收买吴国的谏臣,让他们自杀,削弱他们的辅佐力量;七是积累财富,训练军队,准备抵抗吴国的攻击。”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