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在春秋时代依然非常活跃

[复制链接]
作者: c9Pd7kV32fbH | 时间: 2024-3-15 10:37:14 | 历史|
0 102

3050

主题

3050

帖子

9150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50
发表于 2024-3-15 10:37: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五霸
周郑交质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弭兵吴越之争
春秋时代出现的霸主习惯上有“五霸”之称,但实际上称霸者不止五位。五霸也不是个确定的概念,说法不尽相同,是一个泛称而已。

在东周前期,周王室主要依靠郑国和晋国的支持。郑国国土不大,但经济也算发达,西接王室。在齐国、晋国和楚国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时候,郑国还算是强国。在王室担任卿士,在东周初期一度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最早尝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就是郑庄公。《古文观止》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就是这位郑庄公。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确实是非常出色,用一种看似特别客观的视角,实际把郑伯的狡诈阴险残酷写得栩栩如生。这位郑伯曾以天子的名义联合齐鲁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击败北戎,一度声势颇大。
周平王看到郑国的权势太大,“一度二于虢”,打算用虢国的国君做卿士,想疏远郑国,郑庄公表示了严重的不满。周平王迫于郑庄公的权势,矢口否认,说没有那么回事儿。于是就发生了事变,叫“周郑交质”,王子狐和公子忽被交换做人质。天子和诸侯立盟交质,可见天子的身份是大为降格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领虢国、蔡国、卫国、陈国等等诸侯讨伐郑国,于是发生了繻葛之战。郑国公然率兵抵抗天子的联军,而且郑庄公的将领祝聃射中了周桓公的肩膀。这场战争周军大败,周王威信扫地,还伤了一个肩膀,从此这个肩膀再也承担不起天下共主的责任了。
次年,齐国遭北戎的攻击,郑国救齐,大败北戎之军。公元前702年,郑国联合诸国进攻鲁国。
所以在东周初期,郑国一度相当活跃,俨然有霸主气象。但是郑庄公死后,几个儿子争利,内乱频繁,郑国下降为一个二流国家。但郑国处的位置在列国之中,和宋国差不多,哪回打仗都要把他们捎上边儿,所以郑国在春秋时代依然非常活跃。

春秋有一个霸主是齐桓公,他是由管仲辅佐,通过改革强大起来的。
齐桓公因其攘夷的巨大功业而成为霸主。当时北燕遭到山戎的攻击,齐桓公击败了山戎挽救了北燕;又击败狄人,救邢存卫,挽救了这两个国家。这样的功绩,为保卫华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确实会使华夏列国感恩戴德。南方的楚国向来被视为华夏的大敌人,所以齐桓公的攘夷事业必须要跟楚国较量一番。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八国联军侵蔡伐楚。因为这时候的蔡国成了楚国的盟国了,所以进攻蔡国就等于向楚国宣战。联军观兵于少陵,与楚成王结盟,遏制了楚国的北侵势头,使华夏列国转危为安。
双方的使者代表各自的国君曾经有过非常精彩的对话,《左传》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典籍,由此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是如何的精彩。
齐桓公观兵少陵的时候,楚庄王派出了使者,对齐国提出质问。齐国咄咄逼人,楚国使者屈完也有礼有节,毫不畏惧。机智的外交辞令背后是双方的实力对比。

齐桓公遏制了楚国的北侵势力。孔子给了管仲很高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胡人深目、高鼻、左衽  。
此外齐桓公还参合了周王室的继位问题。在后来的葵丘之会上,齐桓公成为霸主。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内乱,实力稍减,但齐国仍不失于大国。
宋襄公能成为霸主吗?所谓的五霸可以理解为争霸者。宋襄公是一个争霸者,但并不被视为霸主。宋国是殷朝之后,“于周为客”。春秋初年,宋殇公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作为殷人,可能存在着一种特殊心理。胡适考察说,殷人中存在着一个悬记,认为殷人中会出现一个圣人,来振兴殷朝。后来出现了孔子,他们认为就是这个人了。
作为被统治者,殷人的国君和国民可能都有一种特殊心理。古文献中春秋战国的笑话很多都是嘲笑宋人的。所以宋人的心理也比较特别。

春秋初年,宋殇公十年十一战,很有点找回昔日殷朝统治的意味。但他没有成功,还引起了内乱。数十年之后,宋襄公重温旧梦,在公元前539年,不顾众人劝阻,和楚国会盟争霸。宋国哪有和楚国较量的实力,结果反而为楚劫持。被释放之后,他又去进攻郑国,再次向楚国挑战,所以楚国干脆出兵宋国,双方有了一场战斗——泓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宋襄公没有抓住时机,允许楚国渡河、排阵,等军队都整理好了,才开始进攻。结果被楚国打得大败,宋襄公的大腿还受了伤。有人说他哪有你这样打仗的,应该半路而击之,结果宋襄公振振有词说打仗要像君子,对方受伤就不能继续伤害他,不俘虏老人,虽然我们是亡殷的后代,也不会进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子鱼评论:这样还打什么仗呢,别打算了。不过《公羊传》里大力夸赞宋襄公“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反映了新旧观念的不同。
古代战争确实存在着规则,如《礼记》“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但是春秋时代已经时过境迁。宋襄公抱着老的观念打仗,也算是自讨苦吃。
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之后,回到了晋国。重耳身边有一批非常精明强干的臣子辅佐,他由此整顿内政,结束了内乱,使晋国得以强大起来。

当时楚国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黄河中游,所以如果晋国要取威定霸的话,与楚国的较量冲突势不可免。为了准备决战,晋国建立了三军,准备了战车七百乘。宋国背叛了楚国而跟晋国结盟,楚国为此伐宋。在这个时候,晋国便联盟齐、秦、宋等国向楚国等军事集团宣战,进攻楚国的盟友曹国和卫国,以此来迫使楚国北上决战。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爆发。这是春秋前期两大军事集团的一个最大的决战。
战争中晋文公有意地退避三舍,使楚国主将子御为之轻敌,最终击败了强悍的楚军。
晋文公在践土盟会诸国,周襄王也被召来参加,并且册命晋文公为“侯伯”。“伯”读音“霸”,侯伯的意思就是诸侯的霸主。
晋国在春秋时期,灭掉了二十几个国家,还灭掉了很多境内的戎狄。
秦国是一个后起的弱国。在西周的时候,秦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因为它没有立过诸侯,只是大夫。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大夫只能称家,不能称国。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护送有功,由此得以列为诸侯。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秦晋之间关系特别复杂。双方既有姻亲关系,留下了秦晋之好的成语,彼此争权夺利又非常之激烈。
在秦国企图扩张的时候,在东向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就是晋国,令人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晋文公死后晋襄公继位,这时候秦穆公不顾蹇叔的劝阻,于公元前627年派军远袭郑国。这时候晋国抓住这个机会,在崤山设伏,使秦军远征军全军覆没,给了其一个沉重的打击,俘虏了秦军的主将孟明视。孟明视在被释放的时候对秦人说,我三年后来感谢你们的恩赐。“拜赐”——口头上说感谢恩赐,实际上是来报复的意思。不过公元前625年,秦晋彭衙之战,秦军再次失败。这次军队被晋人称为拜赐之师。今天拜赐是“由于什么的帮助”的意思,其实是错的用法。这句话其实是负面的意义,是报复的意思。这句话是孟明视说的。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亲自率兵伐晋,渡过黄河之后烧掉了船,显示敢死敢死必胜的决心。慑于秦人的声威,晋人不敢出战。秦军夺取了晋国的王官和郊二邑,秦军由此得以渡过黄河,封埋了崤地崤之战战士的遗骨。在这以后西戎也多来归附秦国。
但是一年之后,晋国出兵包围了秦的两个城邑,报复了上一次的王官之役。总的来说,在秦穆公之后,秦晋两国之间的大战,秦国一胜两败,向东发展的势头被晋国阻拦,转而向西进攻西戎。所以史称秦“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但是在中原的征战之中,秦国不是主角。这种情况直到商鞅变法之后才有了决定性的改变。
楚国是芈姓,在金文中“芈”是写成“妳”的。在《史记》中又有一个说法说楚国出自祝融氏,祝融氏在神话传说中是火神。楚国的祖先熊绎被周成王封为子爵,所以在春秋作战中被称为楚子。晋文公晋侯,在国内可以称公,但是在国际只能称侯,盟会的时候就称晋侯。宋国的爵位比较高,是公爵,所以在盟会的时候提到宋君就是宋公,提到楚国就是楚子,可见他的爵位相当之低。
大约在前八世纪末,楚武王楚文王的时候,楚国强大起来了。楚君自称为王,虽然你周朝只给我一个子爵的称号但我自称王,明显蔑视周朝权威。楚国自认为是蛮夷,十分好战,五年不出兵就认为是耻辱,专门进攻华夏。
楚成王惨遭城濮之败,是国力的一大挫折,但是在楚庄王的时候,强大起来了。

公元前606年楚国出兵讨伐陆浑之戎,在出兵过程中,陈兵周郊以示军威。楚国的王城在郢,他一直打到陆浑之戎,离周的王城已经不远了。
春秋时代,每个国家是一个一个点,国与国之间有大片的荒地,有各种各样的部族居住在这里,还有很多土著在这里住着,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和战国以降就不一样。战国时期大部分荒地都被开垦,经济文明高度发达文明了,在国与国之间能画出明显的国界来。
在春秋之时,比如说楚和周之间就有大片的土地,也没什么人实际控制,所以楚国可以一直打到陆浑之戎这儿来。这里离成周王城已经很近了,所以楚国陈兵周郊以示军威,而且问鼎之轻重大小。传说大禹铸九鼎,历朝代代相传,是天下最高统治权的一个象征。楚庄王向周王室问鼎,显然有一个欲取而代之,挑战周王室权威的意思。当时周王室派来使者来慰劳楚国军队,使者由王孙满担任。春秋时期的外交家,非常机智,措辞有理有力有节,分寸掌握的非常好。王孙满申明原则“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老天给了周王朝七百年的天命,鼎之轻重你没有资格问。楚庄王为此不得不告罢。
当时齐秦一东一西,晋楚都想争取他们作为盟友,宋国、郑国夹在他们中间,成为矛盾的焦点。郑国春秋时代很活跃,其实也是没办法,处在列国中间,和宋国差不多,不得不为之。
宋国在春秋时期参战40多次,郑国参战70多次,只要打仗就要被捎上,想走都走不开,是由地缘政治决定的。
公元前597年,楚国伐郑。晋国率兵来救,于是晋楚在邲(郑州附近,离黄河已经很近了)爆发邲之战,晋军惨败。
据说晋军在溃逃的时候,中军、下军争舟,逃难的为了爬上船,把持着船板;上了船的人为了船能够早点开走用刀来砍他们的手,砍断的手指一捧一捧的。我们特别佩服那些中国春秋时代的史学家记录宏大的历史战役能够抓住重大的事件而且不忽略一个历史细节,就好像一摄像机投向一个局部,这个让你立即就了解了晋军的溃败是多么惨。
《左传》讲一个勇士被敌军逮着了,被用犀牛皮缝在一边了,押解到目的地的时候,“拳足皆见”,可见勇士在犀牛皮里不断拼命地挣扎,把犀牛皮打烂了,手和脚都伸出来了,四个字把勇士的强悍刻画得栩栩如生。晋楚邲之战也是这样,“舟中之指可掬也”寥寥数字,刻画得栩栩如生。
《左传》晋楚邲之战“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晋国的军队在溃逃的时候,车和车之间彼此相撞,后来狙击的楚军教他们,说你们笨蛋,你们把车两边的东西拆下来,这样就不会互相撞了你就可以逃的快点了。之后晋军继续逃命,由于风很大,车上有旗,造成很大的阻力,马跑不动了,楚军又教他们,你们把旗拔下来,放到车上再跑。就是说晋军在前面逃跑,楚军在后面追击,还得教他们怎么逃跑。然后晋军最后终于逃走了,还反过来对楚军说,你们不愧是大国,看来逃命很有经验,他们又反过来嘲笑楚军——“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左传》把这语言非常之精妙,故事的情节写得非常有趣。
在这个时候,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两年之后,发兵围宋七八个月,宋被迫与楚结下了城下之盟,晋国力不从心只好装没看见。这个时候鲁、宋、郑、陈都归属了楚国,楚庄王成为霸主。据说春秋时楚国灭国四十五,楚国的疆土是最大的。
诸侯争霸战争不息。晋楚之间的对抗互有胜负,晋联合齐国,楚联合秦国,双方旗鼓相当。不过随着政治变迁,各国的内部矛盾逐渐激化了。国君外部乏力,内部斗争卿大夫专政,国君的权力受到到了挑战,这时候再对外宣战,就真是内外交困了。这个时候,春秋的中后期出现了弭兵的呼吁:呼吁和平,放弃用兵。

第一次,前579宋国华元弭兵。数年之后,楚国就撕毁了盟约。不过楚国没占到什么便宜,在此后的鄢陵之战楚国打了败仗,还不止一次败仗。
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戌弭兵。两次弭兵都是宋国提出的。宋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举止。向戌联合了十四国会盟,可是这次弭兵本身就不和平,楚人穿着礼服,礼服中又穿着甲胄,带着兵器争当盟主。晋人见势不妙,不敢与楚人相争,私下说咱们让着他们,咱们讲道德,他们不讲,早晚完蛋。向楚国让步,达成协议↑。晋楚同为霸主,各小国要同时朝贡于两国。齐秦是大国,不参与盟约。此外两个小国,邾国、滕国是齐国和宋国的小国,不参加盟约,其他各国家都参加了盟约。
晋楚平分霸权,礼兵之后,战争确实减少了。各国的斗争处于激化,卿大夫专政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春秋末年,前584年楚大夫巫臣由于内部矛盾投奔晋国。由于恨自己的楚国,他就想给楚国找点麻烦。他自告奋勇到吴国去,教吴国人射御、乘车、战阵,叛楚,结果弄得楚国一岁七奔命。
吴国在巫臣的指导下强大起来,开始向楚挑战。吴王阖闾又任命著名军事家孙武大举伐楚,在前506年五战五胜,一直攻入楚国首都,楚昭王仓皇逃命。但是在突然到来的胜利之前吴国贵族发生了内讧,越国趁机攻入了吴国的首都,同时楚国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救。据说他在秦王庭之前哭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君,秦国才出兵。这就是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后来秦兵赶走了吴军。

越国来自越族的一支,越王允常与吴王阖闾结下了怨恨,互相进攻。晋国一边派巫臣前往吴国,让吴国给楚国找麻烦,楚国这边也如法炮制。采用了连越制吴之策,一个叫范蠡的政治家,教越人治国用兵。前496年,吴王阖闾进攻越国,被越王勾践击败于槜李,这就是槜李之战。阖闾手指受伤后来就死了,没准是破伤风。
阖闾的儿子夫差立志复仇,前494年在夫椒一战,击败了越国。越国几乎亡国了,但此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服侍夫差,励精图治。夫差取得胜利之后野心膨胀,开始北上争霸。在此后的若干年中两次击败齐国,又北上与诸侯会盟于黄石,与晋国共争霸主,雄心勃勃。就在此时,勾践趁机攻入吴国首都,前473年,越国灭吴。随后勾践也效法夫差,北上争霸,会诸侯于徐州,一时也号称霸主。但这已经是春秋霸业的尾声了。此后的越国也昙花一现,在楚国的压力之下最后逐渐的衰败解体了。
淹城有可能是吴国的一个城堡,有三城三河,也有人说就是淹人所建,这里有一支人就叫淹人,在今天的江苏武进。

很有南方墓葬的特点,这么大木材做的棺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