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文物奖励500元,称“再也不上交了”的李磊,过得怎样了?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3-13 21:05:42 | 历史|
0 104

3198

主题

3198

帖子

959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94
发表于 2024-3-13 21:05: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青铜文化存在已久,起源于黄河流域,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而其包含的创作材料主要成书于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对于我国来说,青铜器具是不可遗失的历史文物。

文物它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朝代的文化,还有历史更迭中各个时期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对于后世人来说,不管是哪个时期的文物,都有着巨大的价值。青铜器具的文化已有很早的历史,大概在尧舜禹时期便已经有青铜器的出现;夏朝至战国早期,青铜器具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不过到了战国末年以后,青铜器具便开始走向了衰弱。
挖掘于世的青铜器也有不少,比如最大的青铜器便是后母戊鼎。虽然挖掘于世的青铜器具有很多,可这并不代表全部,还有很多也没有现世。有的可能是还未被发现,而有的则是已经遗失。在陕西就有一男子,他捡到了一青铜文物,后捐赠于国家并奖励了500元,但他却称“再也不上交了”,后来他过得如何呢?

此人名叫李磊,是陕西省丹凤县一水泥厂的普通员工,每天的工作便是筛沙子。这一天与往常一样他在工地上筛着沙子,突然他发现沙子中有一个很长的东西,他只顾着工作并没有想太多,只把它抽了出来放到一边。当李磊拿起这件东西时,才发现这东西又硬又重,瞬间对其产生了好奇心。
下班后的他把这件东西拿回了宿舍,因为表面有很多的沙子,所以他先对其清洗了一番。洗干净后这件东西的形状也暴露在外,它是一把金属制成的剑,年代以及材质李磊并不知晓,于是便拿着它与同事们一起探讨。后来大家觉得这肯定是一把宝剑,具体的情况便不知道了。

李磊捡到宝剑的消息很快被大家传了出去,许多贩卖古董的商贩们也都闻讯前来看看传言中的宝剑。经过一番查看后,他们得出这是青铜材质制造而成的宝剑,大概是在战国时期。也就是说这把宝剑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因为这些商贩们都想得到这把剑,所以便把价格炒到了20万左右。
也正是在这时,有人提醒了李磊,如果捡到文物有不上交者,被国家发现可是要坐牢的。李磊听到这句话犹豫了很久,毕竟在金钱面前,谁都会有动摇之心,并且他也不知道卖掉剑对于国家来说是有极大损害的。

那些倒卖古董的商贩们,只能在一些黑市进行交易,可黑市也并不是国家察觉不到的,除非卖往国外。可如若卖往了国外,那估计这些古董便再也回不到中国。李磊最终在意识到这件事情后,便决定把青铜剑上交给国家,让国家收藏着。
因为是在陕西,所以李磊也只能向陕西省文物保护相关部门申请,在他们接到申请后便派了工作人员前往,后经过专家鉴定,确实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而他们为了奖励李磊主动上交,便奖励了500元钱和一面锦旗,并且在当地宣扬李磊的事迹美德,还让大家多多地学习他。

不过后来,在人们传播的过程中居然把李磊的善事扭曲成了丑闻,说李磊后悔上交文物,还称自己以后拾得文物再也不会上交了。因为这样李磊成了大众的探讨对象,也成了舆论风口的人。
不过后来有人去采访李磊时,他说:自己并未后悔上交文物,曾经看到这样的流言蜚语也曾担心过,但后来想明白了便觉得没什么了。大众说的也不过是新闻中的李磊,而现实的李磊也绝不会那样子,身边的人以及朋友们也知道真实的李磊是怎样,如果再来一次,他表示还是回选择上交。所以事实摆在那里,人们再怎么扭曲也是没用的。

文物对于我们来说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有了它们便能够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方式以及文化,这对于研究古历史有着极深的意义。当然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后如若有发现文物,那么一定要上交,千万不要因为金钱而让文物流失。
参考资料:
《周礼·考工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