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史官有多霸气,即使全家被杀,也要记录事实

[复制链接]
作者: 江山犹似昔人非 | 时间: 2024-3-13 12:43:49 | 历史|
0 14

3063

主题

3063

帖子

9189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89
发表于 2024-3-13 12:43:4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史官,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记录历史的官员。其实真正的史官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历史记载比较着重。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设置了史官。之后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用于记载历史。当然,这些史官可以说非常厉害,有时候为了记载史实,连性命都可以豁出去。

崔杼弑君的故事体现的就是史官的霸气。崔杼弑君的事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崔杼杀的是齐国的国君齐庄公。齐庄公与崔杼的妻子东郭姜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在那个思想开放的年代,说真的男欢女爱是常事。但是你和人家老婆发生奸情后,还把人家的帽子送给别人,这可以说是极大的侮辱。

有一次齐庄公又去和崔杼的老婆偷情,结果被崔杼把门关上了。这时候齐庄公就抱着一个柱子唱歌,想让自己的手下救自己。结果手下被人拦住了,进不来。这时候崔杼的手下手执兵器一拥而上。齐庄公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齐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齐庄公于是请求到宗庙自杀,众人仍不答应。最后齐庄公开始逃跑,被箭射中大腿,掉下来摔死了。
说真的,在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更没有后来把君主放到至高无上地位的思想。崔杼弑君可以说很平常,毕竟齐庄公做的太过分了。这件事发生后,史官就记载“崔杼弑其君”。这下崔杼不愿意了,和大臣说你也知道事情,这件事确实不能都怪我。我给你高官厚禄,你改成国君是病死的。结果史官不愿意改,仍旧写“崔杼弑其君”。这下惹到崔杼了,就把史官杀了。史官死了之后,史官的二弟接替史官的位子,仍旧写“崔杼弑其君”。不管崔杼怎么威逼利诱都不愿改,后来崔杼把这个二弟也给杀了。

之后三弟来当史官了,还是记载“崔杼弑其君”,死活不愿改。崔杼就杀了第三个史官。最后是这家老小来当史官了,仍旧写“崔杼弑其君”。崔杼就说你不怕死吗,结果这个最小的史官说“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觉得也没办法,就放了他,随便他写了。

不过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崔杼杀史官这件事传到了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史官听说这件事赶紧往齐国来,因为他害怕崔杼如果把最小的史官也杀死的话,就没人记载历史了。所以自己就过来了,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条思路,但还是坚持过来。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看出来,史官为了记录事实,真的是豁出性命的。不过还可以看出其他的事情,就是史官对君主来说也是一种威慑。当时的史官都是世代相传的,只在这一家内传下去,而且不受君主和其他大臣的干涉。换句话说,这家人掌握了记载历史的权力。古人还是很在意历史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对史官也礼让三分。即使在后来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度后,史官还是在皇权制度外的。这也就是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的原因。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怎么可能允许这种官职的存在,不受自己控制。这对皇权是极大的挑战。

也正是由于这种史官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当时的历史。这对后世来说是极大的幸运。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