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对巩固周朝统治起到了大作用,为何最后却导致王朝衰微?

[复制链接]
作者: 叶落之森 | 时间: 2024-3-11 23:40:28 |
0 18

3990

主题

3990

帖子

1万

积分

博士后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970
发表于 2024-3-11 23:40: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殊时异,不变的制度遇到了变化了得现实,原本的好政策已经不再是好政策,王朝走向衰微。
接下来,我们看下具体情况。
分封制之初的好处。

周武王联合各诸侯国攻打商朝,最终消灭商朝,可自己的力量又无法牢固的控制新的疆域,周王朝面临着如何处置好同盟者的关系、原商朝贵族遗民的安置和治理问题、王朝边远地带的防守问题。

于是,周朝最终确定了分封制,他满足了当初加盟的其他部落的利益,满足了支持自己的功臣的利益,也满足了商朝贵族遗民利益,更是满足了自家家族的利益。
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姬姓诸侯占大多数,他们有的分封在边疆,用来防范外族的入侵,替周天子守卫鞭长莫及的地方,同时兼有开疆拓土的作用,比如燕国;有的分封在原商朝地域附近,用来监视和防范,比如卫国、鲁国和大功臣姜子牙的齐国;有的分封在周王畿附近,用来拱卫王室,防止造反者直接冲击周天子,比如周武王灭商后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
天下除了周,原本有很多其他诸侯部落,经过分封,周天子满足了部分其他诸侯部落的利益,自己的姬姓宗族趁机大封特封,增强了周朝的统治能力,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分封制下的周王朝,到周公时期,制定和完善了周礼,用来约束诸侯,提高诸侯归属感和周天子的威望,增强周王朝的向心力。
分封制后期的弊端。

分封制在开始的时候,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诸侯国的逐渐强大和周天子实力的衰减,情况发生了变化,分封制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原本的诸侯国可能只有一个或数个城池,用来防守,随着人口的增加,实力的增强,诸侯国的疆域也在慢慢变大,一些小的诸侯国开始被吞并。
一开始时,大诸侯国依照周礼抓住小诸侯国的把柄,趁机把人家灭了,周天子自然不会太过干预,随着诸侯国强大,当大到一定程度,周天子的命令也越来越不管用。

另一方面,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并不是周朝初年一次性分封的,后来的周天子也在不断分封,这样一来,周天子的地盘越分越小,实力也越来越小。
诸侯国和周天子实力对比的变化,此消彼长,分封制逐渐失控,到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诸侯国更有理由不听周天子号令;郑庄公一箭射伤周天子,更是把周天子射下神坛;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周天子居然默认,实在是因为实力不济,成了吉祥物,不得不从。
战国七雄争霸,当秦国逐渐胜出之时,周王朝也走到了尽头。因分封制而兴盛的周王朝,也亡在分封制之下,究其原因,是世殊时异,当年的政策不再适合当下的需要,甚至成了进步的枷锁。可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实在是必要的,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对此,大家认为呢?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