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爆发内乱,齐国趁火打劫烧杀抢掠,激起燕国民众的仇恨

[复制链接]
作者: ethan.wu | 时间: 2024-3-8 03:11:56 | 历史|
0 19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pioneer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177
发表于 2024-3-8 03:11: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燕国君主哙向往尧舜之道,且自感能力不足,于是诞生了禅让的想法。
这种想法最终被野心家子之利用,他先后让自己的亲家苏代以及燕国官员鹿毛寿等人劝谏燕王哙将君位禅让给他,最终掌握了燕国的国政大权。
作为燕国正统继承人的太子平以及一些旧贵族自然对子之夺走自己的权力不满,一场内战即将在燕国爆发。
1.燕国内战
子之本来就是野心家,并没有像他的同党吹捧的那样圣贤,再加上太子平与他的斗争,燕国并没有实现大治,反而有些动乱。

公元前314年,太子平想明白了,他不再使用权力斗争夺回属于自己的君位,而是决定使用武力使子之屈服。
此时的齐国也看到了燕国即将发生的内乱,齐国的将军们对齐宣王谏言道,此时我们趁机奔袭燕国,必能攻破它。
齐宣王于是派人对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坚持义理,想要废私而立公,整饬君臣之义,明确父子之位。我的国家虽然弱小,不足以供你驱使,但还是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
于是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密谋联合进攻子之,毕竟子之掌握了三年朝政,所以太子平和市被失败了,市被还被子之俘虏了。
市被被俘之后倒戈到子之一边,然后率兵攻打太子平,结果被太子平击败俘虏,可见这将军是真没水平。太子平自然不会放过他,将他杀死之后陈尸示众。

就这样太子平与子之两边互相进攻,战争持续了几个月,因为这场内乱死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百姓们非常恐惧,对燕国也越来越离心。
2.齐国出手
随着燕国内乱越演越烈,百姓们离心离德,齐国君臣都认为进攻燕国的时机已经来临。就连亚圣孟子也对齐宣王劝谏道,现在攻打燕国,就是文王、武王伐纣的时机,不可失去。
于是齐宣王命令名将匡章率领五都之兵,加上北方守军,攻打燕国。燕国的士兵和百姓对齐国的到来不仅不反抗,甚至连城门都不关。
齐国军队因此很容易就攻破了燕国首都,燕王哙被齐军杀死。子之想要逃亡,结果也被齐军抓住后砍成了肉酱。

如果齐军到了这里见好就收,推举一个燕国的王子继位为君,然后再让燕国割让点土地,那么齐国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可是齐国君臣并没有这么想,他们想要的更多,所以当子之之乱平息之后,齐军并没有离开。
此外他们认为自己不远千里为燕国解决了内乱,就是燕国的救世主,于是他们开始放纵起来。齐军在燕国打砸抢烧、奸淫掳掠,对燕国百姓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从近代的历史资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两个词代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也就能明白这样的齐军必然会遭到燕国百姓的反抗,燕国百姓也必然会在心里仇恨他们。
如果有机会,想必燕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他们。
齐军对百姓的残暴很快就激起了燕国百姓的反抗,最后齐军无奈之下不得不撤回齐国。

在齐军对燕国进行烧杀抢掠的时候,另一个国家中山国也趁火打劫,占领了燕国数十座城池。
赵武灵王正在图谋吞并中山国,所以不希望中山国的实力壮大,再加上此时各诸侯国图谋合纵攻齐保存燕国,所以赵武灵王派遣大臣乐池护送燕公子职由韩入燕。
公元前311年,公子职正式即位为王,是为燕昭王。
3.结束
燕王哙当初想要禅让的时候,恐怕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向往圣贤之道,不仅让自己丢了性命,还差点让燕国灭国。
齐宣王同样也不会想到,因为齐军这次对燕国百姓的暴行引起了他们的仇恨,最终齐国百姓也要遭受这种暴行,齐国也要用差点亡国来偿还。
无论双方是谁针对谁,最无辜和痛苦的都是底层老百姓。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