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发掘两座战国墓,墓中惊现《老子》母本,专家:我们被骗了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2-23 04:29:00 | 历史|
0 104

3186

主题

3186

帖子

955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558
发表于 2024-2-23 04:29: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4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村民报警,有两国战国古墓被盗墓贼盗挖,警方连忙通知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连夜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发掘后,专家才知道这是两座葬于战国中期的楚国墓葬,下葬时间大概在公元4世纪前后。

墓中的金银财宝几乎已经全被盗墓贼盗走,但在其中一座古墓的北侧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墓中竹简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洗礼,竹简大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只有少量残损,在经过考古队仔细清洗后,共收获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30枚,共记录了一万三千多个楚国文字,上面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儒、道的典籍,共有16篇先秦哲学著作。
其中令人惊讶的是,郭店村这两座墓葬出土了《老子》和《太一生水》两部道家经典著作,出土的《老子》竹简一共有两千多字,并分为甲乙丙三篇,但如今我们看到的《老子》这本著作,一共有五千多字,分为八十一章。

光从字数上就可以得知,如今传世的《老子》版本和郭店《老子》版本大有不同,这次出土将《老子》这本著作的版本推到了先秦时期,而如今传世的《老子》则是后来世人经过精心校订的版本,为此有的学者还认为,郭店竹简版本的《老子》可以认为是传世《老子》的母本。
而这本《老子》的出土,巅峰了传世本《老子》的许多观点,传世版本《老子》在19章写到“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两句话一直被认为是道家否定“仁“”义”最有力的证据,也是作为儒道两家思想对立最有力的证据。

但是郭店竹简版本《老子》对此的记载却完全不同,上写着“绝伪弃虑,民复孝慈”,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先秦时期,道家并没有排斥儒家的仁义观,说明早期儒道两家是和谐相处的,但后来可能是因为是政治的原因,道家和儒家成了对立学派,“绝伪弃虑”也就变成了“绝仁弃义”的说法。
而另一个较大的差异,让考古专家也不仅感叹这千年来,我们一直被欺骗了。《老子》中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应该就是那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学说中,一直认为“气”是形成世间万物的根源,这里的“道”也就是“气”,数千年来,无数学者也赞同了这种说法。

可是在郭店竹简中,《老子》一书并没有一句话,而且在《太一生水》中却提出了“水”才是万物的根本。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在这,“水”才是万物的根源,而且认为世界万物是循环产生的,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更加科学,对于生命而言,把水当作根源并无不妥之处,如今也经常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由此可见,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水的重要作用。

传世版本的《老子》是两千年来不断被后人修改的,而郭店竹简距离老子所在的年代只有三百余年,所以可以说,这个版本的《老子》是最接近老子真实思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思想史的空白,对于盗墓贼而言,这些竹简一文不值,可在考古家看来,这些印着文字的竹简,才是不可估量的宝贝。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