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伴随“文与礼”,从化外之地迈入华夏体系的春秋戎狄

[复制链接]
作者: 拨云见日 | 时间: 2024-1-11 17:36:42 | 历史|
0 17

3099

主题

3099

帖子

9307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07
发表于 2024-1-11 17:36:4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任微言卿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是个社会大动荡和战争大爆发的时期,但也是中国各民族走向大融合的时代。诸侯一面图霸、一面“尊王攘夷”,华夏与戎狄的冲突和交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戎字常与西字连在一起(西戎),狄字常与北字连在一起(北狄)。周人其实与戎狄有不解之缘,周人崛起于西北,有很深的西戎背景,与戎狄是老邻居。如何处理与周边戎狄的关系,始终让天子和诸侯颇费脑筋。
春秋三百年,华夏与戎狄频繁开战,亦频繁形成融合之势,悄然改变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格局和历史命运。

华夏与戎狄的重要分界线——长城 一、谁是华夏?谁是戎狄?
据载,华夏族这一称谓是因夏朝的建立而产生的,华夏人又称“夏”、“诸夏”,或者“华”、“诸华”,都有高雅、圣洁、显赫、尊贵等美好之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按照左丘明、司马迁等古代历史学家的观点,五帝同根、三代同源。华夏族的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颛顼、帝喾、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代有传承。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 在周朝之前,“华”、“夏”大都用单称,从西周开始出现“华夏”的连称——凡是讲文明、懂礼仪,文明程度较高的,都是华夏。
周人眼中,华夏人不但冠冕博衣、大带采饰,还居住在天下的中心地带。与此相反,华夏四方的化外之民就是“蛮夷戎狄”。
在殷墟甲骨文里,将四方部族称“方”而不称“戎狄”,可见商朝还没有“戎狄”的称谓。进入东周时期,华夏诸侯都挤在一起,形成了方位的概念,这才有了“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华夏与四方的“蛮夷戎狄” 在华夏人的眼里,这些夷蛮戎狄都是不服王化之地,其人不懂礼义廉耻,见利忘义,好勇斗狠。
戎人与周人血缘较近,与后世的氐羌有亲缘关系,周朝的同盟姜姓各部落最早也是羌戎的一支。姜戎的酋长也说:“我诸戎,四岳之裔胄也。”姬姓、姜姓两大姓氏,都有一部分人既属于华夏,一部分人属于戎。
戎人居于中原西北部,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和犬戎最为著名,大体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一带。
狄人居于中原北部,《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以赤狄、白狄、长狄最为著名,跟后来的匈奴、东胡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大体上居住在蒙古草原南部和黄河流域北部。
戎人、狄人在地域上一西、一北,但其中有些部落游移不定,中原之人对他们一会儿称戎、一会儿又称狄,其内部又分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小部落。他们各有君长、不相统一,经常侵扰周王畿和诸侯的疆域。

戎狄形象 二、华夏家门口边的戎狄
立国之前,周人在陇西故土就与西戎各族相互杂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周人建国之后,就没有摆脱过戎狄的影子。戎狄,眼红于中原世界的繁华安乐,曾多次入侵华夏。戎狄不时的侵扰,成为历代天子和诸侯们的心疾。比如周幽王,招惹来的就是西戎中的“犬戎”,最后落得身死国灭,西周变成了东周。

周平王东迁后,戎狄们尾随而至,与中原诸侯犬牙交错,出现了“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的现象。 春秋时期,戎人弥漫四处,东方的齐、鲁、宋等国边上有戎州泗氏之戎,周王室大门口的伊洛地区有泉皋、伊洛、陆浑之戎,燕国边上有代戎、山戎。
狄人也见缝插针,涌进中原汪洋大海,卫、邢、齐、鲁外围,都有狄人。《左传》记载,卫侯''登城以望,见戎州。”清代学者顾栋高也说''蛮夷戎狄,犹错处内地。”可见当时,诸侯国出了自家城池,门外差不多都被戎狄给占了。

华夏周边的戎狄 但戎狄之患最严重的还要数秦、晋两国。
秦国继承了西周旧地,也承担了大部分西戎之患,昆戎、绵诸、义渠、乌氏、朐衍之戎、大荔之戎、陆浑之戎,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晋国周边,姜戎、大戎、小戎、骊戎,扬、泉、皋落、潞氏、鲜虞、肥、鼓等毗邻环绕,晋国一度出现“戎狄之民实环之”的现象。秦、晋两国,实际上也是在与戎狄的交战中,越打越强的。
诸戎狄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上周边建立了众多小国,势力一度十分强盛,与中原华夏关系错综复杂,一边斗争、一边接触。

晋国周边的戎狄 三、“戎狄之患”——春秋时期华夏与戎狄的冲突
春秋开始,戎狄气焰十分嚣张,不但灭掉了一些华夏小国,还多次进犯王畿,捉拿王臣、 焚毁王城、灭亡畿内釆邑,并驱逐周王,“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使得周王室和众多诸侯国深受其害。

勇武善战的戎狄 1、华夏诸侯所受的“戎患”
前716年,周桓王派王室大夫凡伯到鲁国访问。回国的路上,天子的外交使团在今山东省成武县的楚丘地方被戎人袭击,这是《左传》中最早体现的一次戎患。
戎人的战马不断叩击诸侯的城门,他们先后侵伐郑、齐、曹等国。前663年,山戎侵犯燕国,燕国靠着齐国派出的远征军才确保没有亡国,著名的“老马识途”故事就发生在这场战役中。郑、鲁、虢等诸侯,受到鼓舞,打起精神来积极迎战,阻止了戎族的入侵。
“为戎难故,诸侯戍周”,诸侯开始了“尊王攘夷”之路。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谋,召集了宋、陈、卫、郑、许、曹诸国之君会盟,派出军队联合抵御戎人。这样的大规模抵抗戎人的结盟共有九次,史称“九合诸侯”。孔子感叹:没有管仲,我们都将变成夷狄了。

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 晋国称霸后,接过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团结诸侯共同防范戎人。前649 年,王子带与周襄王争夺王位,王子带召戎人伐京师,“夏,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晋国连忙出师伐戎,以救援王室。
此后戎人仍时有侵犯之举,因秦、晋两国的大扫荡,两国一起给陆浑之戎搬了家,陆浑之戎从西部迁来到了王畿腹地的伊川,给周王室带来了新的威胁。

2、华夏诸侯所受的“狄患” 前662年,《春秋》记载“冬,狄伐邢。”狄人入侵中原虽然稍迟于戎人,但其为祸更烈。
因狄人南下侵扰,前661年,齐桓公与宋、曹等国救邢。前660年,狄人也学会了战略大迂回,又突然攻打卫国。前659年,狄人灭掉邢国,邢国人溃败南逃。随即,狄人又攻陷卫国,繁华的卫国最后只剩下730人,国君都被狄人给吃了。
“狄人至,及(卫)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吕氏春秋》
齐、宋等国在黄河以南安置残余的邢国、卫国,以避狄难。狄人席卷南下之势,搅得中原民众不得安宁。
前650年,狄人进犯王畿之内苏氏大夫的采邑温地。但周天子因与苏氏有私怨,便弃之不救,坐视不管,温地最终被狄人所攻灭。前636年,狄人又攻占了郑国的栋地,王室又无动于衷。

周天子袖手旁观,很快就尝到了苦果,最大的一次狄难就发生在周王室畿内。 周襄王与狄人联姻,迎娶狄后。王子带与狄后私通,企图利用狄人的力量夺取王位。前636年,狄人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往郑国边境的汜邑落难,一批王室大臣被狄人俘虏,王室大乱。四年后,晋文公率军击退狄人,周襄王才得以回到王城。
趁着齐国衰落和王室内乱,狄人又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发展势力,以控制齐、鲁、宋、卫等国,一部分狄人还越过黄河,成为与齐、秦、楚相提并论的强大力量。

3、华夏对“戎患”和“狄患”的反击 春秋时代,华夏诸侯相继变革图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调整政策,逐渐取得对戎人的压倒性优势。
在戎狄为害中原之际,晋国开始朝周边戎狄占领地“启土拓疆”,晋文公“作三军以御狄”,逐步吞并东山皋落氏、咎如氏、白狄、潞氏等部,与晋国为邻的狄人部落先后归附,狄人在黄河、济水流域的扩张也基本受挫。

华夏诸侯的战车军队 秦国虽被晋国所遏制,堵在函谷关内不能东出争霸,因此转而在西部用兵,“遂霸西戎”。前525年,晋国的荀吴率领军队消灭了陆浑之戎,在中原地区彻底解决了戎患。
此后,戎人在晋、秦的制服下与华夏大体保持着和平关系。到战国时,秦国宣太后与义渠戎王私通,当时机成熟后,宣太后趁义渠王不备,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并派兵剿灭义渠残部,从此彻底解除戎之忧。

另一边的狄人日子也不好过了。前594年,狄人伐晋失败,反而丢盔卸甲,晋国派遣大夫赵同献狄人俘虏于周王室。次年,晋国大夫士会率军消灭赤狄主力,又献狄俘于周。 此后,晋悼公采取“和戎”政策,用和平结盟、联姻结亲等多种手段,实施“疆以戎索”的社会变革,对狄人大搞“和平演变”,狄人开始走向衰落。
到了春秋晚叶,狄人土地大部分并入晋国,狄人降众被晋国分赏给诸卿大夫和众将。
进入战国后,狄人中的一支鲜虞建立了中山国,于前296年灭于赵国,林胡、楼烦也被赵国打败,从此狄人不再见于史册。

中山国疆域示意图 四、“柔远能迩”——春秋时期华夏与戎狄的融合
春秋初期,华夷之别区分明显,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华夏人自视为衣冠文明礼仪之邦,歧视夷狄为野蛮人,甚至污蔑为“禽兽之人”。
但是华夏与戎狄,地理上的毗邻、经济上的互补,使得双方在冲突不断中又免不了相互影响。孔子就曾说“用夏变(于)夷者夷之,夷而进至中国则中国之。”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大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戎狄已与华夏族处于融合的前夜了。

1、战争的兼并必然促进戎狄与华夏融合 戎狄和华夏一开始打的不可开交,但实力占优的华夏诸侯后发制人,渐渐取得优势,戎狄之地逐步化为了诸侯的疆土。
从春秋中期开始,伊洛地区、河济地区、秦晋周边地区的戎狄部落,一个个被诸侯国灭掉。到了春秋晚期,几乎所有戎狄部落都不复独立存在了。
直到战国后期,秦昭襄王灭义渠之戎、赵国灭鲜虞之中山国,彻底消灭了戎狄,少量没有归属的戎狄也迁徙到远方去。

这些狄人和戎人部落被划入各诸侯国后,原来东一块、西一块零落分散的土地被连成了一片,人民也被诸侯国“编户齐民”,原来的戎狄之人,摇身一变成了普通的秦人、燕人、齐人和晋人百姓。 最著名的归化政策就是晋国立国以来一直实行的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即在制度上用“戎”的世传之“法”驾驭戎人,采用求同存异、宽厚包容的治国新政。
从居无定所逐渐到农耕定居,过去的戎狄之民渐渐有了土地、户籍等意识,最终融入华夏。

戎狄从迁徙游牧,慢慢向定居生活发展 2、相互的交往必然促进戎狄与华夏融合
“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礼?夏官?职方氏》
“戎狄荒服”——《国语?周语上》
在周人眼中,戎狄并非独立于自家的统治体系之外,周王室将戎狄纳入“五服制”最外围一层,天子属下职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掌管戎狄之地。说明在主观上,周王室一直是将戎狄看作是子民的。

虽然一开始,用声威与德行感化戎狄归附更多是一种理想主义。但随着戎狄不断地向中原迁徙,华夏与戎狄,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和平共处打交道必然成为大趋势。 周边戎狄最多的晋国表现最为明显,晋献公纳娶戎族两名女子为妻,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小戎狐姬生晋惠公夷吾,还娶了骊戎之女骊姬等。
晋公子重耳流亡期间,在狄人的翟国避难多年,重耳和心腹赵衰各娶了一个隗姓的狄女为妻,赵衰和狄女生下的儿子赵盾还继承了赵氏宗主。可以说,晋国公室的血统中含有戎狄的基因,也足以看出晋与戎狄千丝万缕的联系。

晋国面临戎患最剧,兼并戎狄最多 春秋中期开始,戎狄开始频繁的参与诸侯的会盟。《左传?僖公二十年》记载“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首领“驹支不屈于晋”,与晋国大夫范宣子在会盟上据理力争。
晋国大夫魏绛曾对晋公说过“和戎有五利”,《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国君与狄君一起田猎,“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这更反映了双方上层统治阶级友好往来的事实。

春秋中叶以后,戎狄开始广泛参与华夏诸侯会盟 随着长期的相处和了解,华夏诸侯和戎狄部落彼此都逐渐认识到,和平往来对双方都是有益的。和平交往的加深,必然导致相互的了解和纷争的减少,还促进了进一步融合,这也是戎狄与华夏最后走向统一的基础。

3、文明的吸引必然促进戎狄与华夏融合 春秋之初,华夏与戎狄之分,不仅仅是地域之别,更尤其强调文化,更重要的差别在于语言、习俗和礼仪。
姜戎首领就曾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挚币不通,言语不达。”
但到了春秋中叶之后,随着戎狄和华夏诸侯的不断交往,华戎杂处,习俗礼仪相互影响,以周礼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对戎狄族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原有的戎狄族部落也逐渐接受了华夏文化甚至被华夏文明所同化。

诸侯纷纷尝试对戎狄“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比如,如何怀柔戎狄,华夏各诸侯国一般都愿意采用修文德以招探远人的文化招抚政策,《论语?季氏》就曾有“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话,指的就是这种文化招抚的政策。 自春秋中期以后,华夏族和戎狄的文化差异已经逐步缩小,很多的华夏族典籍传播到戎狄族所居之地,戎狄的学者就曾经用大量的典故,给鲁国的昭子介绍少皋氏以鸟名官的来历,让孔子感叹“学在四夷”的重要性。
到了春秋末叶的孔子时代,当时的人们虽然仍有歧视戎狄的一面,但也认为戎狄只要接受华夏的文化礼俗,就可以被视为华夏。
华夏族在经济上高度发达于戎狄,内附的戎狄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受到了华夏族的影响。华夏族娴熟农耕,戎狄族擅长游牧,先民们逐渐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使两族逐步在各方面消弭了差异。

戎狄逐渐接受了华夏礼乐文明 结语
春秋时期,华夏与戎狄的关系在春秋前期(以冲突为主)和春秋后期(以融合为主),呈现出了不同的趋势,在渐进和曲折中,由冲突走向融合,这种融合也为战国后期的大统一创造了必要条件。
经过大融合,此后百年中,戎狄已渐为华夏诸侯所接受。最迟至战国中晚叶,华夏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发达的物质文明终于同化了戎狄族,戎狄与华夏已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民族的雏形。

成为新的华夏之民的戎狄,是华夏民族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融进华夏的那部分戎狄,以后成为匈奴、东胡的重要组成之一。 华夏族与戎狄族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开发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我国疆域,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先秦文明,戎狄之人给华夏文化注入新的因素,使华夏文明更为多姿多彩。

—全文完— 我是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任微言卿,进入主页还有更多精彩。青梅煮酒,以史会友。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