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离职手续完全不合法!孩子出生后,公司决定辞退我

[复制链接]
作者: 江水寒舍 | 时间: 2024-1-9 10:09:14 | 母婴|
0 84

1995

主题

1999

帖子

6081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24-1-9 10:09: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晓璐蓬头垢面地在家哄着孩子,心烦意乱地面对着不断哭泣的宝宝。她是一位初为人母的年轻女子,曾经的打扮与现在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前,她总是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她把自己的一切都扑在了孩子身上。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她陪伴着孩子度过了从出生到百天的每一天,孩子的点滴都融入了她的爱,并且化解了她作为母亲的辛劳。孩子的哭声让罗晓璐的心如同刀割,孩子的笑声却能给她最大的欣慰。无论多么辛苦,她都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这天,当罗晓璐正在尽力哄着孩子,奶瓶失灵了。她尝试了各种方法,但孩子仍然不肯停止哭泣。就在她束手无策时,她接到了公司的电话。电话是来自人事部的小李打来的。小李直截了当地告诉罗晓璐:公司决定,在她休完产假后立即解雇她。
电话的突然响起对罗晓璐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她无法接受这个意外的打击,于是开始和小李争论起来。小李以强势的口吻回答说:“这不需要和你商量,这是公司的决定!”罗晓璐知道公司已经决定将她辞退,雷打不动。但罗晓璐无法理解为什么公司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她想到她在公司已经工作了3年多,今年5月份她休产假,而产假还未结束就被直接解雇,这是违法的啊!她不明白为什么她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每天早到晚退,甚至偶尔主动加班,为公司尽心尽力,为什么现在公司对她如此冷漠。罗晓璐感到被冤枉,于是她开始与其他几位休产假的同事取得联系。她并没有料到,他们当中有几位也遭遇了相似的境遇。
其中,王姐的遭遇和罗晓璐非常相似。王姐是公司的一名资深员工,已经在公司工作了16年。她曾经任职营销部总监,也是一位管理人员。然而,在今年6月底产假到期后,公司却一直不让王姐回岗,理由是目前没有适合她的岗位。

公司始终让她待在家里无所事事,每个月只给她发2000元的最低工资,并且不允许她从事兼职或者应聘其他单位的工作,否则将视为自动离职。这是公司逼迫王姐主动离职,同时又不愿支付任何赔偿金的手段。罗晓璐对此感到义愤填膺。她发现还有其他几位同样在产假期间被公司直接解雇的同事。她们也经历了相同的痛苦,但却无法正当维护自己的权益。
马叔叔观点:
1. 公司有权在业务需要的情况下解雇员工,即使是在产假期间。尽管这对罗晓璐来说可能是个打击,但公司可能已经考虑到了其他因素,如职位空缺或经济压力。
2. 公司在产假期间直接辞退员工可能是为了减少额外的成本和麻烦。养育孩子可能会使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能力受到限制,公司可能希望利用这个机会找到更适合的人选。
贾奶奶观点:
1. 公司直接辞退员工违反了有关劳动法和产假的规定,罗晓璐有权要求公司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司不应该以这种方式解雇她,而应给予她应有的保护,确保她的权益不受侵害。
2. 公司对产假期间的员工采取这种做法不公平。一些员工在产假过程中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角色和责任,但公司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而解雇他们。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公司直接辞退罗晓璐和其他在产假期间辞退员工的行为都有其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包括法律责任、员工福利和公司利益等方面的因素。
上述的故事中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1. 依法违约不予补偿:劳动合同解除前,应当提前30日通知对方。根据罗晓璐和王姐的故事,她们在产假期间却遭到了公司的直接解雇,而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支付任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2. 禁止性别歧视:雇主不得因劳动者怀孕、生育、哺乳等特殊情况解雇或降低劳动者的待遇,并且雇主应当特别保护产假期间的女性劳动者的权益。然而,公司对于在产假期间的罗晓璐和王姐不仅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支持,反而采取了不公正的解聘方式对待她们。
基于以上违法情况,罗晓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并提出如下法律依据: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0条:“劳动者怀孕、生育、哺乳享受法定的产假、哺乳假。给予产假、哺乳假的经济待遇和待遇不得低于劳动者本人在停产前所支付工资的百分之百。”公司违反了对罗晓璐的这一保护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违反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此条款,公司应当对解除劳动合同事宜给予响应的赔偿。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1条规定:“雇主不得歧视劳动者,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此条款,公司的解聘行为归类为对产假期间女性员工的性别歧视。
针对这种情况,罗晓璐可以与其他受影响的同事共同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寻求合法权益的维护和赔偿。同时,她也可以寻找一位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和寻求法律援助,并在合适的时机向法院提起相关的劳动诉讼案件。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