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法严酷,为何从秦孝公到秦始皇没有爆发农民起义?说出来别不信

[复制链接]
作者: 发如雪 是纷飞了谁的泪、 | 时间: 2024-1-6 11:55:33 | 历史|
0 95

3046

主题

3046

帖子

9138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38
发表于 2024-1-6 11:55:3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开始,在讨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后世文人、政治家大多把秦法严酷、不施仁政作为原因,在讨论秦法是否严酷时,都免不了要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为秦国变法的商鞅,这也是秦国强盛最主要的原因,没有之一。
秦国从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开始,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六七代人,终于在秦始皇手中统一了纷争数百年的乱世,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来自于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强盛。

秦始皇统一天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商鞅是“天资刻薄之人”,意思是商鞅残忍对待百姓没有恩德,《战国策》也曾评论商鞅,是这么说的: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这话的意思是说:但是对百姓刻薄而少恩惠,只是用强硬的办法来使人顺服他罢了。言外之意是说商鞅用强硬的办法让百姓顺服,对待百姓刻薄而不给予恩惠,这个评价与司马迁的评价类似,《战国策》中还记载了商鞅被杀后,秦人并不可怜他。
那么商鞅的刻薄少恩到底体现在哪里?

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变法
西汉宗室刘向在《新序论》中举出一个例子,是这样说的:
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人,渭水尽赤。
这话的意思是说:商鞅处罚囚犯,一天时间在渭水边杀死了犯法的人有七百多人,鲜血都染红了渭水。这看起来确实很残忍,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残酷对待儒生术士以及对文化的伤害,大兴土木修长城、陵墓、直道而滥用民力,秦朝也被后世朝代称为暴秦。
如果这事属实的话,是不是就说明了秦法严酷呢?既然秦法如此严酷,那么秦国的百姓为什么能忍受?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的一百多年间,为何秦国老百姓不出来起义,反对秦国呢?

陈胜、吴广起义其实是关东六国反对秦国的起义
有人说,秦始皇去世之后,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不是席卷全天下,最终推翻秦朝的统治了吗?话虽然如此,但这只是表面,因为天下反秦的百姓全部都是原来东方六国的百姓,而秦国传统势力范围(关中、汉中、巴、蜀)的百姓,根本没有人起来反对秦国。
陈胜、吴广起义后,派出周文率领起义军一起向西打,周文率军打进了函谷关,但是很快就被章邯以骊山囚徒和关中子弟组成的联军击败,章邯打出函谷关后,秦朝开始总动员,不断有关中、汉中以及巴蜀子弟加入秦军,对抗反秦起义军,从这里也能看出秦国传统势力范围一向都是支持秦国的。
至少从秦孝公开始重用商鞅变法开始,到秦朝灭亡,秦国传统势力范围的百姓根本没有反对过秦国,相反还是一直支持的,背后深刻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很多人看商鞅变法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背后深刻的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唯一彻底、深刻并成功的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其首要原因就是变法支持了秦国普通百姓的利益,打击了世袭贵族的利益,维护了国君的利益。
秦朝之前的社会包括夏、商、周(春秋及战国)都是贵族政治,而且是世袭制,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是出生,而不是其他,社会所有资源都集中在贵族之手,百姓没有上升通道,整个社会阶层是固化的,一世为平民,万世为百姓,一世为贵族,万世是贵族,这是当时的阶层分化。
商鞅变法就是打破了这种贵族世袭制,打破了阶层固化,让普通百姓可以有一个上升成为贵族的通道,这个通道虽然很难,但是仍然有实现的可能,让普通百姓看到改变命运的方法,举个例子:军功爵位制。

军功爵位制
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规定秦国士兵,不论身份如何,只要在战场上斩杀敌人的甲士首级一颗,就能获得一级爵位,爵位可以在犯法时免除处罚,还可以拥有土地、奴隶,还可以积累爵位升官,跻身贵族阶层,这样就把贵族和普通百姓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了,不看身份了,只看功劳,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斩首敌甲,就有爵位,这对百姓来说,有着巨大积极性与诱惑,毕竟翻身的机会不多,没有人不支持的。
秦军之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也正是商鞅变法的这种激励,战国时期的兵就是民,秦军就是秦国百姓,这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人性就是如此,谁都想自己获得晋升的通道,商鞅用变法把百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种做法如同现代工厂的计件制员工积极性远高于计时制员工,是同样的道理。

商鞅变法的内容
再举个例子,商鞅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秦国太子犯了法,商鞅处罚了太子的老师,用黥刑(在脸上或者额头上刺字)来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秦国宗室公子虔犯了法,被商鞅处于劓刑(割掉鼻子),连贵族犯了法都要被处罚,那普通百姓犯了法当然也会处罚,这就相当于把贵族和百姓放在同等的地位。
这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其实就是对百姓的支持,如果没有法律,当百姓与贵族产生矛盾纠纷时,百姓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属于被欺负的一方,有了法律就不一样了,当双方产生矛盾时,只认对错,而不认身份,这样无形中就抬升了百姓的地位,所以社会地位低下的百姓无一不支持新法。
不管在哪个朝代,法律永远是保护弱者的,因为强者不需要法律来保护,强者(贵族)有各种特权,有政治权力,有经济实力,处于封建社会的顶层,一旦没有法律,弱者(农民)就要受到强者的欺压,这是很明显的道理。

虎狼之师的秦军就是普通秦国百姓组成的
商鞅变法中还有一个内容是奖励耕地和织布的,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社会,农业一直是主业,对于贵族来说,他们有土地但是却不亲自种地的,把土地租给农民来耕种,自己坐收租金,商鞅变法时奖励农民开拓土地,规定新开土地或者种地向国家上交粮食也能获得爵位,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与打仗斩首敌人的首级一样重要。
商鞅还把国家的土地分给失地农民和从东方六国来的流民,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和生产资料,让这些农民去租种国家的土地,然后以比例上次粮食给国家,这就给了农民生活提供了一个保障,既养活了农民,又让国家有了粮食收入,有了这样的做法,农民怎么会不支持变法?怎么会不支持秦国呢?

商鞅奖励农民种地
再回过头来说说刘向在《新序论》中说商鞅在渭水边一次性杀了七百人,估计不论这事是不是真的存在,先说这是不是很残忍?没错,这确实残忍,但要你需要看到,商鞅处决的是犯了法的人,刘向并没有说商鞅处决的是在一次事件中犯法的人还是多次累积起来犯法的人,既然处决的是犯人,这在道理上就没有错。
商鞅变法中所有的法律条文都是提前颁布的,而且还有连坐法,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秦法确实严酷,但是要用那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待法律,法律是有两面性的,乱世本来就是要用重典,而且在严酷法律之下,秦国能做到路不拾遗、人人守法,治安良好,这放在东方六国可能实现吗?当然不能,没那个基础。

秦国军队百姓拥护秦国
秦国就在商鞅变法之下逐渐强大起来,而百姓也看到了变法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利益与好处,当秦国人人习惯了变法,百姓们自然也就拥护变法了,变成守法的秦国好公民,怎么会反对秦法,反对秦国呢,这也就是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甚至在秦末天下大乱,六国峰起反秦之时,老秦国人仍然支持秦国的原因所在。
不仅仅秦国百姓支持变法,秦国国君同样支持变法,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维持了商鞅所制定的各种变法,因为秦惠文王看到了商鞅变法能够让秦国变得强大,这是实实在在的变革,这也让变法成为秦国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最终在秦始皇手上统一了天下。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