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腊肉引发的大事件:魏国丢了15座城,顶级谋士走上历史舞台

[复制链接]
作者: 指上菁芜 | 时间: 2023-12-21 23:58:01 | 历史|
0 21

3038

主题

3038

帖子

911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114
发表于 2023-12-21 23:58:0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时期,公元前330年,周天子祭天后将祭祀的一块腊肉赐给了秦惠王,但这块腊肉可不普通,它引发了一系列事件。

这块腊肉有什么特殊呢?
胙(zuò)指的是祭祀用的腊肉,而文武指的是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当时,周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天子之名还是天下正统,所以周天子祭祀祖先文王、武王的这块腊肉可就是意义非凡了。
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之胙於秦惠王。
本来应该哪个诸侯身份显贵、地位高、为周朝贡献大,就会赏赐一块祭祀用的“胙”,以表示帝王天子对这个诸侯的称赞和表扬,同时也赋予先王的荣誉。这块腊肉就相当于二战时美国给将军们颁发的奖章。
周天子把这块代表荣耀的奖章颁给了秦惠文王,其实是非常无奈的。秦国势大,军力雄厚,野心勃勃。多年来一直征战其他诸侯国,就差没有打到周王城,去抢那代表天下之重的“鼎”了。

为了安抚秦国,所以周天子在祭祀后赶紧把这份荣耀的腊肉赐给秦惠文王。周天子的意思也很明确,你打其他诸侯我管不了,请一定不要忘记你的祖先是世代侍奉周王的,所以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只要你不来打我就好。
周天子身为周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要害怕这个自己分封的诸侯国呢?
周朝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封的意思就是君主天子很喜欢分封诸侯,这些诸侯自己控制自己的地盘和封地,每年进贡、上缴财物供给天子。这些诸侯名义上是奉天子为最高统治者,按理说应该百依百顺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经过春秋和战国的纷乱时代,各个诸侯国经过几代人的繁衍或者篡位,他们对控制自己的诸侯领地已经越来越不满足,甚至有的诸侯已经蠢蠢欲动要自己称王称帝了。

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各个诸侯国早已把周天子当作摆设,毫无顾忌地开始攻击其他国家,吞并土地,夺取城池。各国统治者的水平各有差异,唯独秦王的几代人都是非常精明,他们善于治理国家、青睐人才、推行军功制度,这使得秦国的实力已经完全超过其他国家,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秦国要建立一个新的朝代,要统一中原。
对于这样的局势,周天子除了惋惜外没有任何办法,他现在只有一个王城和一群无用的朝臣而已。所以周朝天子时刻害怕,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周朝说灭也就灭了。
没想到送出安抚秦国的腊肉却引发了不少事件

秦惠文王本就是一位善战的国君,在收到周王的腊肉后,立刻信心十足。他开心地明白,周王已经放弃对他的指手画脚,不敢再对他有任何怨言了,周王这是在明显的自保。
秦明白其中道理后安耐不住激动的心,秦王立刻派公孙衍进攻魏国,不但生擒了敌将龙贾,还攻下了雕阴,因此战魏国元气大伤,最后不得不贡献15座城求和。
这一块腊肉引发的雕阴之战也对整个战国形势有了不小的影响。
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据《史记》记载,当时正值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他顺利地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成功让赵王牵头六国,施展合纵计划。赵王年少,很欣赏苏秦的才能,赐予他不少金银财宝让他继续游说其他诸侯国。正在苏秦高兴的数钱的时候,秦国却攻占了雕阴。
如果秦国继续向东进攻,沿途的韩、魏甚至赵国都将迎战或者投降,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组成六国联盟的。思来想去,苏秦写信给张仪,设计逼他去秦国。
苏秦恐秦兵之至赵也,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待张仪当上秦国客卿后,苏秦又实情相告。张仪感激苏秦,答应尽力让秦国暂时不去攻打他国。也这因为此,这位最顶尖的纵横谋士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下,一块腊肉引发了这么多连锁事件,想来也十分有趣了。
参考资料:《史记》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