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役粮草至关重要,这两场经典战役的反败为胜深有体现

[复制链接]
作者: chavop1-sp | 时间: 2023-12-20 22:40:27 | 历史|
0 14

2954

主题

2954

帖子

8862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862
发表于 2023-12-20 22:40: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行军打仗这一点至关重要。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军队与战马更是如此,尤其是奔波几十里,冲锋陷阵的时候,一顿饱饭是补充体力消耗最重要的因素。两军在人数相差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士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试想一下,饿着的士兵怎么会爆发出高昂的士气呢?所以说古代战役粮草至关重要,官渡之战与长平之战的反败为胜,就深刻体现了这个兵法典范,被后人引为经典!

官渡之战发生在汉末,那个时候群雄并起,争霸天下,这次战役对于后来三国的时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官渡之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曹操的一家独大。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一共持续了九个多月,最终以相对弱小的曹操取得了胜利,究其原因,在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就是这场战役的转折点,失去了粮草之后,袁绍的军队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败给了曹操。
长平之战发生在周赧王47年,此时的秦国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已经巩固了在诸国之中的绝对地位,然而,相对强大的赵国还在虎视眈眈,准备着与秦国一较高下。在秦国将韩国一分为二之时,韩国以上党17座城池为代价,请求赵国援助,但是此时秦军已经攻陷上党,所以这是韩国的一大计策,让秦军与赵军对垒,好缓解自己的亡国危局,同时自己也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由于上党远离秦国,接近赵国,所以在得知秦军的意图之后,赵国在名将廉颇的带领之下,打起了持久战。由于距离的原因,在粮草的供应方面赵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逐渐地,秦军军心不稳,处于劣势,就在秦国准备撤军之时,赵国主动来攻,原来赵国出现了内讧,军队由赵括指挥,但是即使这样,秦军依然大败。后来秦军得知赵括的弱点之后,派人截断邯郸粮道,赵军从此孤立无援,无粮草供应,最终大败,秦军一举摧毁了强大的赵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由以上官渡之战与长平之战可以看出,这两场战役的反败为胜,粮草至关重要!这两场战争之所以被引为经典,就是在两军对垒之际,一方能够抓住战争的命门,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以利用,最终实现以弱胜强或者迅速解决战局的宏伟蓝图。所以在著名战役之中,名将都会对己方的粮草看得至关重要,粮草一失,军心肯定不稳,战败就会理所当然了!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