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傻子——楚怀王,是如何以一己之力,败光祖上打下的江山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3-12-8 16:00:14 | 历史|
0 88

3097

主题

3097

帖子

929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1
发表于 2023-12-8 16:00:1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国国力日盛
公元前339年,楚威王继位。楚威王的儿子就是楚怀王。
楚国历代国君励精图治,吴起在楚国变法后,经过三代楚王苦心经营,到了楚威王时期,楚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了。可是,随着秦国的崛起,楚国一统天下的愿望遥遥无期。
楚威王在位的十一年里,把楚国推向历史的巅峰,让楚国成为实力最强,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面对越国的主动出击,一声令下,举倾国之力,消灭了越国的主力。一雪前耻——一百七十年前柏举之战,楚军大败越国。
楚威王在位期间,还将位于四川的巴国盐池抢了过来。盐在古代是极其重要的硬通货。
这时候巴国的三座盐泉已经落入楚国手中。此时的楚国如日中天,并有一统天下的趋势。
但是,楚国的强盛永远停在了楚威王时代。楚怀王的继位,使楚国像流星陨落一般,由盛转衰。

楚怀王的短见
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在秦国边上的魏国,率先派出公孙衍,对赵、韩、燕、楚国进行游说。魏国主张合纵来对抗秦国。
楚怀王表面上同意了,背地就向秦国通风报信。
楚怀王的小心思——如果联军打赢了秦国,自己可以坐享渔翁之利;如果联军打输了秦国,自己也可以置身事外。怎么样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于是,等到联军出兵的时候,楚怀王百般推辞,就是拖着不出兵。联军意识到自己被楚怀王骗了,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出意外,联军大败而归。三国联军被秦军斩首八万二千人。
这次战争难道楚国是赢家吗?非也!这次战争除了秦国都是输家。因为,秦国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此时各诸侯不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就会被一个个击破,最后的结局就是亡国。

而楚怀王的短见也促进了秦国进一步增强国力,这时候只有楚国能够危险秦国一统天下,因此秦楚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秦国对外扩张
秦国要一统天下,也是讲究策略的,上文讲到能对秦国一统天下的只有楚国,因此,这时候秦惠文王决定打服韩、魏两国,使其与秦国联盟,这样对楚战争时,就有更大的胜算。
公元前314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赶忙派人前往秦国求和。

接下来就是攻打韩国,但是要拿下韩国还是要费力些。韩国制造的武器精良,尤其是“弩”。秦军一靠近就被射成筛子。
所以两军僵持不下。这时候韩国的相国提议,割让一座城池给秦国,并与秦国讲和。
这事很快传到楚怀王的耳朵里。他赶忙找陈轸前来商量对策。楚怀王知道如果韩魏都臣服于秦国,那么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自己。

陈轸认为,派使者给韩国带话:“楚国愿意派兵支援韩国。”
这样一来,韩国必定和秦国死磕。
天真的韩宣惠王苦苦支撑着秦国的攻打,还幻想着与楚国一起对抗秦国。却没想到,左等右等,没等来楚国的援助,等来的是韩国战败的消息。

战败的韩国不得不将太子送往秦国做人质。
被楚国骗了两次,韩国认为这仇不报不为君子。
这么看来,楚怀王还是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他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惜一步步败坏楚国的信用。

作为能对抗秦国的唯一大国,在五国伐秦时就应该率领联军给秦国致命一击,结果他却放了四国鸽子,使其失信于四国。
在韩国危难时刻,楚国帮助韩国就是在遏制秦国的发展。
可楚怀王奇怪的脑回路,把好好的牌打得稀巴烂。

秦离间齐楚关系
秦在收服了魏、韩后,下一步就是楚国。但是楚国与齐国结盟,毕竟都是大国,所以显得很棘手。
秦惠文王派出张仪去忽悠楚怀王。
张仪:“我们秦国下一步就是要攻打齐国了,但是楚国与齐国结盟,这样一来楚国也就是我们秦国的敌人,要不你们楚国与齐国断交,和秦国结盟。”

作为补偿秦国可以割让商於六百里地给楚国,听到这里,楚国心动了。
于是在张仪的忽悠下,楚国与齐国断交了。
在楚国与齐国断交后,秦国拒不认账。愤怒的楚国决定用武力拿下商於六百里。

丹阳之战
秦楚大军在丹阳(今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附近)大战一场。秦军斩杀八万多楚军,收到楚军大败的消息,楚怀王不甘心,决定倾尽全力击败秦国。
蓝田之战
一场决定楚国国运的大战——蓝田之战即将爆发。
楚怀王征召了数十万大军,把楚国内的男人能动的全部征召了。可以看出楚怀王已经倾尽举国之力。

集结完毕的楚军直扑商於。杀红眼的楚军攻破武关,直扑关中而来。
秦惠文王知道此战不成功便成仁。于是也从全国征集数十万大军,源源送往前线。
秦国大军在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驻扎,蓝田位于商於道的出口,只要楚军一走出商於道,就会途径蓝田。
秦军准备以逸待劳与楚军决战。

战争从早上进行到下午,楚军全体将士都战死于蓝田。韩魏在这期间,趁楚军主力在前线,掠夺了不少楚国土地。
蓝田之战使楚国受到重创,从此无力再与大国对抗。
楚国介于秦、齐之间,是双方的争取对象本可以左右逢源,为楚国谋取最大利益。而目光短浅的楚怀王偏偏反其道而行,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