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荒地寸草不生,老农一锄头下去,挖出两千年前的大古墓

[复制链接]
作者: Bogdan Comanesc | 时间: 2023-12-7 19:18:22 | 历史|
0 18

3097

主题

3097

帖子

929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291
发表于 2023-12-7 19:18:2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中平原自古以来便历史悠久,曾经见证过许多王朝兴盛衰亡,很多历史名人,帝王将相都长眠于此。

距离陕西宝鸡凤翔县县城南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叫做南指挥村的小村庄。那里的百姓勤劳朴实,但是小村有一件怪事困扰当地居民千年。就是离村不远有一块荒地,不管雨水多少,不管人们怎么养地施肥,那里都是收成不好,甚至寸草不生,附近百姓都把那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直到1976年,一位赵姓的居民因为家中要修补院墙,于是到这块荒地前来取土。但奇怪的是,黄土中还夹带着许多奇怪的土块,这些土的颜色明显跟正宗的黄土土色不同,而且质地坚硬,还有许多碎石。对于在黄土高原生活的人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件怪事,于是村民在闲谈时都议论纷纷。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些话语,被在田间地头走访的陕西省考古所考古专家记录下来。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伍,带着各种仪器前来勘查探访此地。结果倒是让在场的考古专家们大吃一惊,地下的工程是非常庞大。

当时资金不足,开掘如此大的墓葬需要耗费大量金钱,于是考古挖掘工作陆陆续续坚持了10多年之久。这座墓葬的工程深度足有八层楼那么深,而且历经两千多年,被多次盗掘。仅各式各样的盗洞,就发现了247个。墓地中同时发现了当时跟墓主一同陪葬的186具殉人的遗骨,根据这些殉葬的方法和陪葬棺木中文物样式,初步判断这是先秦时代秦国某位君主的陵寝。

直到1986年,墓主的主棺才被发现,从棺中的石磬上铭文中,发现了“共桓是嗣”这四个字。考古专家们判断,墓主应该是秦共公和秦恒公的继承者——秦景公。秦景公嬴姓,赵氏,名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是秦国第14位国君,是始皇帝嬴政的18代祖。他在位时,秦国日渐强大,开始染指中原地区。所以秦景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周天子黄肠题凑葬式,而这座墓葬则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占地5334平方米,是迄今我们发掘的最大的古墓,即便遭遇历代盗掘,还是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珍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