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有东征、北伐,“征”与“伐”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

[复制链接]
作者: Biggruffbear | 时间: 2023-11-30 06:29:41 | 历史|
0 80

2988

主题

2988

帖子

8964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64
发表于 2023-11-30 06:29: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8年至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曹魏发起五次进攻战,称“诸葛亮北伐”。612年到614年,隋炀帝三次带兵攻打高句丽,称“隋炀帝东征”。1161年10月到12月,金朝皇帝完颜亮举国之力兵分四路攻宋,称“完颜亮南征”。1690年到1696年,康熙下令三次对战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称“康熙西征”。
当然,除了上述战争以外,古代还有很多战役,战役名称中也大多带有“征”或“伐”字。那问题来了,明明含义上这两个字都有“进攻、讨伐”的意思,为什么名称上会做出区分且不能随意换用?
一、“征”
“彳”有行军之意,“正”可理解为正义、正当,因而“征”即正义的、有道理的发兵,为了纠正对方错误而出兵等,褒义词性。

“征”强调“上”攻“下”。《论语》里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意思是孔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治才是正确清明的,春秋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如果由诸侯才决定礼乐征伐,那这样的政权也不会存在很久。这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大多是同姓子弟或血缘、姻亲等关系,这就决定各国间的混战不会下死手,目的不过是训诫或警告,而不是真的要消灭对方,也就不存在“正义”一说。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也延续了这一观点,如《孟子·尽天下》中云“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不过就算是上对下的征战,也必须有正当的名义,如《尚书·胤征》里指出“奉辞伐罪曰征”,还有《墨子·七患》里说“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在注重礼法的和等级秩序的古代,上攻下必定是对方“非礼”,违背了宗教、人伦、道德、孝道、君臣之道等。《周易·谦卦》载,西周初年周王对诸侯国的管理手段就是“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二、“伐”

“伐”指因利益冲突进兵杀戮,不限制是上对下,也不论有道或无道,多用于诸侯国或平级双方之间的攻伐,“伐者,敌国相征伐也”,是中性词。如《左传》里《曹刿论战》开篇就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当时的齐、鲁皆为诸侯国,二者不是上下级,齐国发兵也不会为了纠正错误维护正义,故为“伐”。
此外,“伐”也是有名义的且必须是公开宣战,是正式战争,即需要大张旗鼓。《诗经》和《左传》分别说过“有钟鼓曰伐”“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所以古代正面战场以击鼓做进军指令,场面磅礴浩大,鼓声浑厚震耳,《左传》中也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描述。不过后来“征”与“伐”常连用为“征伐”,“伐”也逐渐有了褒义色彩。
三、其他常见词知识延伸

“侵”指不宣而战,带有贬义。它没有发兵名义,不敲击钟鼓,偷偷摸摸入侵别国领土,有侵占、侵犯的意思。

“袭”比“侵”要更加神秘,动作轻,指出其不意的进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载,“辽招讨使韩德让以征党项回,遂袭河东,赐诏褒美。”和我们现在的“偷袭”“奇袭”意思相近。

“讨”的重点在它的言字旁,即声讨,多注重舆论方面的引导。《孟子》说“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意思是面对那些犯了罪的诸侯国,周天子可以下令出兵声讨其罪行,其他诸侯国奉周天子之命出征,他们只能征伐不能声讨。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