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

[复制链接]
作者: JoeDavidHunt | 时间: 2023-11-28 05:26:15 | 母婴|
0 56

1973

主题

1973

帖子

5919

积分

研究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19
发表于 2023-11-28 05:26:1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真素(左二)与爸爸(左一)、奶奶、二爸合影。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奶奶:
“好歹是一条命,总不能丢了吧。”
“可怜的娃,只要还有一口气,奶奶就不会丢下你。”
孙女:
“如果不喂养我,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苦、那么累。”
“钱能代替陪伴吗?孝心不能等待。”
“奶奶——”11月27日清早,一阵哭喊划破乡村的宁静——江津区最长寿老人、112岁的何树彬在中山镇龙塘村三组家中去世。孙女袁真素悲痛的哭声,将邻居们的思绪又引回41年前的那个寒冬。
袁真素是何树彬41年前从坟沟捡回来的弃婴,早已长大成家。11年前,她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家伺候奶奶至今。
就在老人去世前6天,记者采访了婆孙俩的真情故事。当时,老人刚刚摔过一跤,虽然行走不便,但眼睛、耳朵都好使,说话也很清楚,还吵着要出门晒晒太阳、透透气儿。
“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袁真素说,这是她对奶奶的承诺。
七旬老人捡个弃婴回家
1982年腊月初十早上,71岁的何树彬到后山捡柴火,刚进林子就隐约听见断断续续的哭声,然后在杂草丛中的坟沟里发现了一名弃婴。
“女娃……可怜哦……”老人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忆起当时的情形,反复说着两句话,“脸色……都变……了,快哭不出来……”
何树彬将女婴抱回了家。邻居郑贵珍闻讯赶来看热闹。她回忆,女婴是用黄色衣服包裹着的,打开一看,好像手脚都有伤口。大家判定,这孩子应该刚出生不久。
来不及多想,何树彬急忙将奄奄一息的女婴送往医院。医生简单处理后告诉她,这孩子很难养活。但老人没有放弃。
当时,何树彬老伴已去世,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虽有三个儿子,但老大育有四儿两女、老二也有一个儿子、老三还没结婚,一家子光景并不好。“捡了个‘烫手山芋’哦。”亲友邻居都认为,“养个娃娃,老三也不好找对象。”
“好歹是一条命,总不能丢了吧。”时间过去41年,大家还记得当时何树彬的倔强。她把白糖兑开水,用勺子蘸着喂女婴。看着女婴小嘴微微吮吸着勺子,老人一边落泪,一边坚定地说:“可怜的娃,只要还有一口气,奶奶就不会丢下你。”
何树彬坚持把女婴留了下来,取名叫袁真素。
听说邻近的詹登群刚小产有奶水,老人抱上袁真素上门求助。见孩子可怜,詹登群也欣然同意留下孩子,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何树彬隔三差五就去看望孩子。
为表达感谢,老人还先后送给詹登群两头大母猪。
两年后,詹登群早没奶水了,自己也有孩子,还要忙农活,何树彬就把袁真素领回了家。
母子仨节衣缩食养女婴
袁真素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何树彬让未婚的三儿子袁杰祥认孩子做女儿。后来,二儿子袁清华的妻儿相继去世,母子仨就一起节衣缩食喂养袁真素。
那时,袁杰祥、袁清华还不到40岁,老人给兄弟俩分工,袁杰祥年轻力壮,就到周边做零工挣点油盐钱,袁清华在家种地刨口粮,老人自己就料理家务,照看袁真素。
“从小体弱多病,稍不注意就感冒。”袁杰祥回忆,袁真素身子骨太弱,家里的鸡蛋除了给她吃,就是积累起来卖了给她买奶粉,他挣的钱主要是给袁真素看病,“平时母子仨都舍不得打个牙祭啥的。”
袁真素还记得,她每年冬天,双脚、双手爱长冻疮,每天奶奶就用热水给她烫手烫脚,睡觉时奶奶又让她整个身子蜷缩在自己怀里取暖。直到后来自己也有了孩子,袁真素说她才真正体会到一双冰冻的双脚搂入怀里时的那种冷冽。
夏天,袁真素热得睡不着、又有蚊子咬,吵着要奶奶买电扇。可她哪知道,这个家哪有闲钱买电扇。只是后来,每当她从睡梦中醒来时,总看到奶奶一边打着瞌睡,一边手里不停地为自己摇着蒲扇。
“奶奶,我啥时候能读书?”到了6岁,袁真素见其他孩子上学,也有了念头。可老人也难,两个儿子可都想攒钱修房屋、娶媳妇呢。“我们就是吃了不读书的亏哦。”两兄弟一咬牙,就送袁真素去上了学。
到了10多岁,袁真素隐约得知自己的身世,甚至找到了生父母,但她还是留在了袁家。
转眼袁真素长大成人,但奶奶、爸爸、二爸也更老了,种地、做工都很吃力。因为成绩不好,她就回家跟着奶奶料理家务,18岁时跟着邻居外出务工。
放弃打工回家赡养老人
袁真素外出务工,但每年再忙她都要回家过年。当时,她每月只有800元工资,但每次回家都要给三位老人添新衣。
“我这条命都是他们救的。”袁真素告诉记者,自己懂事后,就知道不少人为爸爸、二爸说过媒,但都因家庭负担太重没了下文。得知身世后,她就暗下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三位老人。袁真素说,“如果不养我,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苦、那么累。”
2012年,何树彬在割草时摔下3米高的坡坎,卧床不起。得知消息,袁真素坐不住了,打算回家照顾奶奶。那时,袁真素已结婚,和丈夫在厂里上班,10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工友们劝她,外面打工挣钱多,孩子学习环境好,多挣点钱寄回去一样算敬老。
“钱能代替陪伴吗?孝心不能等待。”袁真素想起奶奶喂养自己的一幕幕,带着儿子回到了奶奶身边。那时,何树彬已是百岁老人。
龙塘村三组组长冯定国告诉记者,袁真素回家后,天天为奶奶梳头、洗脸、洗脚、喂饭、擦洗身子,百岁老人卧床两个多月,没长过褥疮,最后居然挺了过来,吃饭、走路、交流,一如往常,“连医生都感到吃惊。”
回家11年,奶奶再没生过大病,袁真素也完全摸清了老人的生活规律,饮食爱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她都知道代表啥意思。老人的嘴不停地动就是想吃零食,只要眼睛一闭就表示吃饱了,扭头不住往外望就是想出门透气。
“奶奶常跟人说,没有我照顾,她活不了那么久。”袁真素则回应奶奶,“要是没有您把我捡回来,我早就没了!”
如今奶奶走了。袁真素说,她还有爸爸、二爸,她还要继续孝敬他们,给他们养老。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