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立接班人,韩国建议把该邻国一分为二,有人不同意

[复制链接]
作者: -怨天尤人、故我爱之人。 | 时间: 2023-11-26 13:13:43 | 历史|
0 54

3117

主题

3117

帖子

9351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351
发表于 2023-11-26 13:13:4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国王如果在生前没有选定接班人,那么他去世之,国家往往会陷入灾难,就跟下面这个故事一样。
上文说到魏武侯在世的时候,因为留不住人才,导致魏国国力有点下降,还把老盟友赵国和韩国给得罪了。

这还不算啥,最可怕的是,魏武侯因为几个儿子能力都很平庸,不堪大任,在生前居然没有立下太子。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说死就死了,几个儿子为了争夺侯位就打起来了,其中魏罃是长子,得到了贵族的支持,势力比较大,最具竞争力。

弟弟魏缓觉得自己实力不行,就偷偷跑到赵国邯郸去寻求国际援助。于是,韩国和赵国联合出兵,在浊泽大败魏军,包围了安邑。
魏罃在城内束手无策,看着城外的赵韩联军忧心忡忡。但他不知道的是,赵成侯和韩懿候在怎么处理他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赵成侯因为和魏缓有合作协议,就说:“杀掉魏罃,立魏缓为魏国的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是长治久安的办法。”
韩懿侯不希望亲赵的魏缓即位,因为三国之中韩最弱而魏最强,如果魏赵联手,韩国还有活路吗?

所以韩懿侯就说:“杀别人的国君,是暴行;割别人的地,是贪婪。不如把魏国一分为二,比宋国、卫国还不如,从此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了。”
在大鹏来看,韩懿候的谋略还不是不错的。二战后盟军对德国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让魏国分裂成两个三流国家,就可以一劳永逸。
这虽然是个好主意,但是,不符合赵成侯的心理预期,他的目的是杀死魏罃,扶持一个亲赵的魏国,所以坚决不同意。

韩懿候很不高兴,他知道韩国是个弱国,最需要的是安全。如果魏缓以后和赵国走在一起,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他决定连夜带军队离开。
赵成侯一觉醒来,发现驻扎在旁边的韩国军队突然间不见了。单独面对魏军,赵成侯心里也没底,也只好选择了退兵。
愁得一夜无眠的魏罃早晨起来一看,围城的赵韩联军全撤了,简直跟做梦一样。魏罃马上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带兵去收复失地。

魏罃很快就打败了没有了靠山的魏缓,并且把他给杀了,然后自立为君,这就是历史上的魏惠王,因迁都大梁也有人称他梁惠王。
太史公司马迁不由得感叹,这事太悬了,如果不是韩、赵两国意见不和,魏国一定会被瓜分。所以说:“国君死时,无继承人,国家就会被击破。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