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廉颇、赵王难辞其咎,为何后世却只责骂赵括

[复制链接]
作者: icosigokugacu | 时间: 2023-11-23 22:56:33 | 历史|
0 107

2976

主题

2976

帖子

8930

积分

博士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8930
发表于 2023-11-23 22:56:3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乱世,注定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在战国时期,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将领,其中白起、廉颇等人皆千古流芳,可战国时期同样也有反面教材,那就是赵括。
长平之战,因为赵括的指挥失误,不但导致了赵国全面崩溃,还被白起杀掉了足足四十万的士兵,让战国也进入了最后的结尾阶段,可从整体战局来说,这一战的失败,廉颇与赵王都有责任,可后世为何却单独针对赵括?

责任的划定
长平之战是战国阶段中参与人数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战斗,虽然在历史记载中,两国参与战斗的人数都有一定的水分,但保守估计两国的参战人数也达到了100万以上,因为这是一场决定未来的战斗。
如果这次战斗秦国获得了胜利,那么强大的赵国将会失去唯一的战斗纵深,将自己的国度暴露在秦军的面前,如果赵国获得了胜利,秦国国力就会大损,起码在三年之内不能卷土重来,趁着这个机会,秦国最终能否统一尚未可知。
经过最终的战斗,秦国获得了胜利,根据战斗总体情况可以判断,对战斗失败负责的主要是三个人,分别是赵王、廉颇和赵括,按照责任大小去划分,责任最小的是廉颇,其次是赵王,责任最大的是赵括,如果不是赵括,这一战也许并不会输。

在历史中,廉颇也是一位名将,脾气暴躁,是一位妥妥的战斗狂人,但廉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愿意服软,对于自己的错误,廉颇是可以虚心接受的,负荆请罪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于长平之战,廉颇唯一需要负的责任,仅仅是没有获得战斗的胜利,从廉颇到达前线开始,几乎瞬间下达了防守的命令,和秦军进入了僵持的阶段,虽然这对赵国的后勤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但无论是秦王还是白起都无可奈何。
赵王的责任
如果说廉颇不需要对长平之战的失败负责,那么赵王就一定要对这件事负很大的责任,因为正是赵王决定用赵括换回廉颇,才导致最后的失败。

对于这次失败,赵王需要负两个责任,首先,他没有根据战场情况选择正确的将领,大军对垒,将领的选择非常重要,一开始赵王选择用老将廉颇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在战国末期能够和白起掰掰手腕的也就只有廉颇了。
但赵王却没有充分的信任廉颇,相比之下,秦国就完全不同,大军出境后,秦军所有将士都只听命于白起一人,白起拥有绝对的信任和指挥权,但赵王却完全不同,在不了解现场情况的前提下,私自换回了廉颇,直接影响了战局。
其次,赵王没有完全履行身为一个国王的决策权,战国时期和后世不同,很多国家的皇帝并不能做到完全的一言堂,在某些时刻,群臣甚至可以代替皇帝做出决策,这就是赵王的最大问题。

在战争时期,永远都需要一个决策者,如果没有决策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悲剧的,在长平之战进入到中期的时候,赵国国内一片混乱,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将赵国的危险性扩大了百倍以上。
这个时候,赵王最正确的做法是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方面否定国内的危险言论,一方面持续保持廉颇的战前供给,面对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廉颇不仅没有失败,还保证了秦国没有前进一步,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胜利,但赵王却拱手将这个优势送给了别人。
赵括的责任
对于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原因。

首先,是赵括对自己的不正确判断,在参加长平之战前,赵括不仅没有指挥过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而且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可是面对赵王的询问,赵括却非常自信的答应赵王,并且明里暗里看不起廉颇。
其次,赵括对战场形势的错误判断,是导致其最后失败的最大原因,长平之战前期,为了麻痹赵国,秦国方面的白起一直没有露面,和廉颇对战的秦国的年轻将领王龁,但廉颇并没有任何的放松,因为廉颇明白,白起不出现一定有着更深的图谋。

可赵括却不这么想,看到秦国的将领不是白起,赵括立刻制定的主动出击的计划,这一幕就是白起苦苦等待的破敌之道,根据记载,在得知赵国将领有廉颇更换为白起后,白起立刻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只用不到三天时间,就拿下了长平之战。

赵括的行为,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将领颇为相像,他们并没有进入过真实的战场,却盲目自信,最终将自己和大量无辜的士兵带入绝路,对于战争,士兵并不害怕,但是士兵却会害怕那些不会指挥的将领。
这点酷似现在年轻人当中十分流行的游戏,很多玩家在和电脑角色的对战中大杀四方,就认为自己是游戏高手,结果来到和玩家的对战中,却连最基本的队友配合都做不到,这和赵括的纸上谈兵如出一辙。

综合来说,虽然长平之战的失败廉颇和赵王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赵括还是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他没有那么想立功、想表现自己,坚守廉颇的作战方阵,长平之战最终就会以秦军的收兵结束。
虽然这次战斗给赵国也带来的极大的负担,但战争比的是人,只要有足够的士兵,最后的胜负尚未可知。
但赵括却拱手将赵国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假如这次指挥战斗的是廉颇,即使守城失败,廉颇也可以将大部分的士兵平安地带回赵国,虽然不能保证赵国最后可以获得胜利,但拖延几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如果这次秦国没有一鼓作气拿下赵国,最后能否成功完成统一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但可惜的是这些都不会发生,因为赵括替代廉颇,就是白起的计策,也是白起的底牌,虽然白起获胜无数,号称死神,但离间计,白起同样十分精通。

来源: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